3 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 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8 16: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课题
《雨的四季》







核:
时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从中体味大自然美丽的情趣。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析本文优美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难点: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预计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课前导学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静谧(
)高邈(
)咄咄逼人(

粗犷(
)干涩(
)一脉情思(
)莅临(
)2.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意思。高邈:莅临:咄咄逼人:3.填空:《雨的四季》作者
,当代
。二、课堂学习
(一)导学1、导入:雨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沟通天地的精灵。当代诗人刘湛秋特别喜爱这美丽的雨,便饱含真情地写下著名的散文《雨的四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湛秋的散文,走进雨的世界。2、明确学习目标(二)自学1、交流“课前导学”内容2、谈谈刘湛秋散文的特点。刘湛秋的散文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文字自然、亲切、优美,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三)互学整体感知5.有感情的放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全文采用(
)——


——(
)的写作结构,以(
)为线索,2——5自然段依次描写了(
)(
)(
)(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什么?7.
作者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学法指导】教师课件播放优美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生举手回答5题。6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肯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雨季段落进行美读,教师出示相关的动态雨景图,全体学生感受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完成7题。合作探究8.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概括。.概括9.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来谈)10.分析课文首段与最后两段在结构上的特点及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11、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会不同,雨使你想到了什么?(四)测学1、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⑴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⑵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2.课文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做一段精彩的描写(五)思学(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三、课后思学1、作业布置:背诵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男女生开展背诵比赛。2、板书设计:
教学课题
教学时间



星期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课前导学1、2、3、二、课堂学习(别忘了做笔记哟)(一)导学1、导入:2、明确学习目标(二)自学
(交流“课前导学”内容)(三)互学(包括主问题设计,学法指导)(四)测学(五)思学(可以小结本节课内容,也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训练等)三、课后思学1、反思学完本课的得与失;2、布置作业:3、板书设计4、教后反思
(此处可来点与本文有关的名言警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