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
——本单元导语
单元概念
1.通过西欧庄园生活,了解西欧庄园具有独立的经济、行政和司法权力,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2.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3.初步认识早期的欧洲大学。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庄园的发展演变
8世纪初开始的封君封臣制
西欧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广义的庄园和领地的概念相似;狭义的庄园指封建主用劳役地租剥削依附农民,并独立进行经营及核算的一个地段。
出现
遍布欧洲,之后,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瓦解
9世纪
约11世纪
14-15世纪
庄园土地由何而来?主要用于什么生产?
阅读P38,补充时间轴
此时拥有大片领地的封建主,以经营农业为主,形成了庄园制度。
庄园的农业经济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一个庄园的图解
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大的庄园往往成为地方经济的中心。小的领主可能只有一个庄园,而大贵族可以拥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庄园。
P38 相关史事
结合图文信息,庄园经济有何特点?
特点/性质:
在领主的统治下,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农业经济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一个庄园的图解
读图,庄园里有哪些建筑,分别住着哪些人?
领主、教士、佃户(有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庄园的居民主要为哪一群体?与领主有何关系?
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劳役量的多少主要依据佃户份地的大小来确定,而且是按照惯例相对固定的,领主不能随意增加。佃户为领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是分开的。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教会也向佃户征收“什一税”。如果佃户是农奴,负担就更重了。农奴的女儿嫁到庄园以外的人家,要缴纳一笔称为“婚姻捐”的赔偿费。农奴死亡,子女继承份地,要向领主缴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
P39 相关史事
领主
佃户
提供份地、保护
提供劳役、税收
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P41 知识拓展
中世纪农奴住所示意图
中世纪欧洲农奴的生活状况
即使中世纪农奴的命运确实比罗马的奴隶要强得多……但它仍然是粗陋的、可怜的,为现代人所难理解。住处一般是破陋的茅棚,用糊上泥巴的枝条编成的篱笆搭成……据说,一顿好饭经常只包括两道饭菜:非常像粥的麦糊和非常像麦糊的粥,这不完全是玩笑。水果几乎没听说过,蔬菜限于洋葱、韭菜、萝卜和甘蓝之类,统统煮成一种稀汤。肉食一年难得碰上几遭……
——[美]罗伯特·E. 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
《西方文明史》
封建社会的庄园农奴与奴隶社会的奴隶有何不同?
庄园的农业经济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庄园土地全部归领主所有,土地使用状况如何?
自营地
份地
共用地
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通常占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归领主所有
剩下的耕地属于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前提是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属于“共用地”,全体佃户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如果佃户没有遵守庄园领主的要求,会面临哪一机构的处理?
庄园的政治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阅读P40,补全庄园法庭的基本信息
主持者
特点
审判依据
惩罚方式
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开庭时间;没有固定开庭地点;
领主或他的管家
习惯法或者村法
罚金(罚金全归领主所有)
庄园法庭
庄园的政治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庄园法庭档案还记录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
P40 相关史事
庄园法庭有何作用?
作用:
①维护领主的利益;
②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③维护佃户的利益,限制领主的特权。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 )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P41 课后活动
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错误的画
1.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D】
2.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 )
A.无需缴纳“什一税” B.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 D.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
3.“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已。”这种生产组织形式遍布欧洲各地大约是在( )
A.1世纪 B.5世纪
C.8世纪 D.11世纪
4.《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人民法院
【B】
随堂练习
【D】
【C】
城市的发展演变
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 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兴起时间
城市代表
特点
10世纪
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德意志(科隆)
交通便利,规模比较小,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最快
中国开封100万人
英国伦敦4万人
法国巴黎6万人
P42 相关史事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城市的工商业经济组织
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形成了一批有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以及陶工等……他们离开原领地,在不属于原来主人的土地上,或者在废弃了的罗马城市的旧址上,或者在城堡、教堂附近,或者在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筑起栅栏,聚居而进行手工业生产……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寻求自由的人聚居而形成集市,由集市扩大为城,西欧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为何在10世纪西欧城市能够重新兴起?
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重新兴起的西欧城市居民主要是哪些人?从何而来?
城市的工商业经济组织
中世纪集市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为何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
农奴。
在城市住满101天的农奴、农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富裕的手工业大作坊主
富商、银行家
市民阶级
早期的资产阶级
获得市民身份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城市的工商业经济组织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行会的正式成员一般是作坊主,行会招收的学徒没有报酬,学徒期满后成为帮工,才可得到报酬。帮工通过行会组织的考核后可以取得师傅的资格,独立开设作坊。
P44 相关史事
手工艺人行会
呢绒商行会
神职人员文书行会
新兴的市民阶级受到哪股旧势力的束缚和控制?如何摆脱?
行会为何产生?有何作用?
城市的政治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P43 相关史事
琅城市民通过哪些方式争取自治?
城市获取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
1128年,在琅城市民的压カ之下,国王路易六世不得不签发“特许状”,琅城最终赢得了自治。
方式: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获得“特许状”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城市的政治组织
读P43,补充表格信息,获得“特许状”的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有何异同?
保留着大量中世纪建筑的巴黎市区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权力
局限性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国王和城市之间建立了怎样的利益关系?
国王: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城市:获得自由与自治,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西欧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
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①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②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③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
城市的文化组织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
P44 相关史事
大学的分布有何特点,由何产生,有哪些著名大学?
西欧多,教师行会
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欧洲大学之母”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城市的文化组织
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收缴马匹和其他商品的税收,免除他们向国王缴纳旅行税。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
中世纪欧洲大学课堂
P45,得到国王和教会支持的教师行会在管理大学时有哪些自治权?
在教廷的极力授权之下,中世纪大学成为唯一被允许进行教学的权威机关……实现了相当大程度的独立与自治……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不能有异端言论)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 法学、医学和神学
城市的文化组织
从中世纪大学课程表中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中世纪大学: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大学的探索精神造就了大批学者;奠定了近代西欧的教育体制。
大学课程设置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封建时代的西欧
封建时代的西欧
政治
经济
文化
封君封臣制(西欧封建等级制)——新兴市民阶级、早期资产阶级
庄园(农业)经济——城市(工商业)经济
大学的兴起,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 )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 )
选拔官吏的需要 ( )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 )
P46 课后活动
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
经济发展: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经济
教育发展:城市大学的兴起
1.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 )
A.市民 B.领主 C.佃户 D.资产阶级
2.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改材料反映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3.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的教育,由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组成。主要教授基督教的教义和一般的读、写、算的知识,也有的教唱宗教赞美歌等。12世纪开始,西欧各地以大学为标志的新型世俗教育蓬勃兴起,教授内容更加广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封建领主的支持
C. 基督教会权威的下降 D. 西欧城市的兴起
随堂练习
【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