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2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爱护水资源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包括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现状。
2.知道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能列举保护水资源的常见方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体污染的具体措施。
3.掌握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常见方法,如蒸馏法和反渗透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认识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从微观上理解水体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初步养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习惯。
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水资源相关数据和实例的分析,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建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模型。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
2.掌握保护水资源的常见方法。
二、教学难点
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养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习惯。
本节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2024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本课题围绕水资源展开,对于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具有关键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包括地球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国的水资源现状。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地球总水储量大,但淡水资源有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且分布不均等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接着探讨保护水资源的相关内容,分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并从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体污染两个方面阐述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教材还安排了思考与讨论、典例分析、变式训练等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对水的用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思维方式上,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例如,在探讨如何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以及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等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关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家庭用水情况、当地的水资源现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习惯。
教学环节一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屏幕展示一些数据:人体含水量约65%,水母含水量约95%,蔬菜、水果含水量约80%。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啊,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现状到底如何呢?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水资源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水资源及其利用。
设计意图
1.联系生活实际:展示人体、水母、蔬菜和水果的含水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与生命的紧密联系,将抽象的水资源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近感。
2.引发思考,导入新课:通过数据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现状和利用问题的思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关于水资源及其利用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教学环节二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活动一:地球水资源的分布
【问题】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是怎样的?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又如何呢?
【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约被海洋覆盖,海水约占地球水储量,海洋中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虽然地球总储量很大,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大部分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两极、高山和永久冻土层中,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讲解】评价、强调:地球水资源分布特点很明显,海洋水占比大,但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少。我们要清楚淡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数据分析、阅读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地了解了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状况,使学生认识到水是宝贵的资源。
活动二: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引入】了解了地球水资源的分布,那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问题】展示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图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水资源现状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 我国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属于严重缺水国家,说明我国总量大,但人均水资源量少。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部分地区极度缺水。
【讲解】评价、强调:我国水资源现状严峻,人均少且分布不均。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设计意图
通过对海水淡化技术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现代科技发展的同时,形成遇到困难要寻找解决方法的意识。
【对应训练1】下列是某同学对水资源相关问题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珍惜它
B.地球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十分稀少
C.我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比较均衡
D.水资源短缺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制约经济发展
【学生回答】C
【讲解】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较少且分布不均,所以说法错误的选C。
【对应训练2】如图是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B.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储水量的2.53%
D.水有许多用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
【学生回答】C
【讲解】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海水淡化可以获取大量的淡水,故A不符合题意;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但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淡水储量的1%,故C符合题意;水有许多用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教学环节三 保护水资源
活动一: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引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那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问题】展示我国不同年份的用水量比较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学生思考】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年份用水总量在逐渐上升。水体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很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
【讲解】评价、强调:用水量增加和水体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为接下来的保护水资源的途径教学铺垫。
活动二:保护水资源
【引入】既然我们知道了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保护水资源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思考】合理利用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合理调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农业上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生活上推广节水器具等。 合理调用水资源方面,修建水库和实施跨流域调水等。防治水体污染,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讲解】评价、强调:保护水资源要从合理利用和防治污染两方面做起。我们要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节约用水的方法,同时也要关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保护。
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
【对应训练1】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做法未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是 ( )
A.大力开采地下水,缓解淡水危机
B.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用来冲厕所
D.实施调水工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学生回答】A
【讲解】大力开采地下水,会造成水资源匮乏,所以答案选A。
【对应训练2】为加强水土保持和节约用水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理念。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B.工业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淘米水用来浇花,减少水的浪费
【学生回答】C
【讲解】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相比传统漫灌方式,能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节水的有效做法,A 正确;工业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防止污水污染水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B 正确;农业生产中,农药可防治病虫害,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营养元素,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不能禁止使用农药、化肥,而是要合理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 错误;淘米水用来浇花,实现了水的二次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D 正确。故选C。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总储量大,可直接利用淡水资源有限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总量大,但人均水资源量少且分布不均
二、保护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1)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
(2)水体污染影响水资源利用
2. 合理利用水资源
(1)节约用水:农业—喷灌、滴灌;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生活—推广节水器具
(2)防治水体污染: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污水达标处理
下列行为不利于水质保护的是( )
A.定期清理河面漂浮的垃圾
B.工厂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进江河
C.农田有针对性、均衡适度地施用化肥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2.目前节约用水的理念深入人心。下列行为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 )
A.用淘米水浇灌植物
B.使用节水型马桶
C.随手关闭水龙头
D.洗手时水不间断的流淌
3.我国坚持推进科学调水、合理用水、有效节水和高效净水等多项举措的落实,以应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水北调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C.农业上采用滴灌、喷灌的方式更节水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B.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5.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陆地淡水资源有限,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避免污染
B.地球上海水含量很高,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C.由于海水不能直接饮用,所以海水对人类没有用处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数据和案例,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海水转化淡水的方法以及家庭节水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反渗透法,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后续应采用更直观的方式进行讲解。此外,在小组讨论家庭节水方案时,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略显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