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市南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市南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02 14: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一中市南分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座 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2.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3.他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4.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可以作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重要史料的是( )
A.《圣经》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古兰经》
5.“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以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罗马人摧毁迦太基的目的是 ( )
A.为了征服意大利半岛 B.征服埃及
C.打败希腊联军,控制希腊 D.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
6.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声音嘶哑的老人哭诉:“罗马人,你们看呐!”他脱下上衣,袒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这些,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受此事件影响,平民们同贵族展开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保民官的职责是 ( )
A.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B.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
C.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D.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
7.“因他鉴于凯撒被刺的教训和罗马人极端憎恨君主制的实际,坚持为他的帝制披上了共和的政治外衣。他不用君主的称号,而自称为‘元首”,即首席长老和国家第一公民,公元前27年1月13日,他在元老院的隆重会议上演出了最后一幕。”根据这段材料判断,“他”指的是 ( )
A.汉谟拉比 B.伯利克里 C.屋大维 D.拿破仑
8.“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被侵略地区的人们不得不屈辱忍受
D.罗马通过扩张融合了不同文明,并促进了自身文明的发展
9.历史课上,张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建国、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请你判断该课的主题是 ( )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亚欧的封建社会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0.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
①雅典达到全盛时期 ②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湖 ③罗马称霸地中海 ④罗马帝国分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11.标志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
A.斯巴达克起义 B.东罗马帝国灭亡 C.西罗马帝国灭亡 D.罗马帝国分裂
12.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
A. 人民公社 B.庄园 C.手工工场 D.大种植园
13.历史遗迹是感知历史最重要的途径。下面历史遗迹中能够见证地中海地区早期文明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近年来,伊斯兰国家(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的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全世界关注
的焦点之一。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哪一经典为根基发展起来的 ( )
A.《古兰经》 B.《道德经》 C.《圣经》 D.《金刚经》
15.下列有关中世纪西欧罗马教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在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③教皇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④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王权凌驾一切 ⑤教皇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6.有人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阶层的胜利,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法典的制定,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法典规定债务法规,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C.内容广泛,仅仅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 D.成文法典,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17.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气息繁荣,商人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人才济济。由此可见 ( )
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B.亚历山大利亚是当时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唯一中心
C.商品经济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
D.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18.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9.时序性是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历史现象出现在欧洲的先后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
A.封君封臣-垦殖运动-庄园-租地农场 B.庄园-封君封臣-垦殖运动-租地农场
C.封君封臣-庄园-垦殖运动-租地农场 D.庄园-垦殖运动-封君封臣-租地农场
20.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写到:“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主思想 D.科学思想
21.在15世纪的远洋航行中,有个探险者既没有到达心目中的地方,也没有获得大量的黄金或其他财富,却使支持他远洋航行的国家在他到达的地方占有广阔的殖民地。这个探险者、殖民者至死也没有改变自己错误观点。这个人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2.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路线的是 ( )
D
A B C D
23.“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 ( )
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已不受国王管辖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24.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国的前身是 (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法兰克王国
25.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战役   D.约克镇战役
26.下列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
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独立宣言》发表 ③约克镇战役④萨拉托加大捷 ⑤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A.①⑤②④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③④②⑤
27.法国大革命是采用暴力手段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
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殖民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B.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其资本主义发展
C.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28.埃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下列法国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④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⑤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④⑤③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④③⑤
29.“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涯。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的名字已成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提议用他的名字为首都命名的人真是太智慧了。他是 ( )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玻利瓦尔
30.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扩大了法国疆域
31.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都是由于封建专制统治妨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革命的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都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在革命中都有一个国王被处死,并在处死国王后建立了共和国 ⑤都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文献 ⑥都发生在17世纪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④⑥ D.①②③⑤
32.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资产阶级领导人的是 ( )
①孝德天皇 ②克伦威尔 ③华盛顿 ④罗伯斯庇尔⑤查理一世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
33.“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
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
34.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
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汽车
35. 据《广西卫视》新闻报道,百色新火车站(高铁)已现雏形,将于年底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改善和便利百色老区人民的出行状况。这一福利的实现,源于19世纪一项重大发明,对这一重大发明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瓦特 蒸汽机 美国 B.史蒂芬孙 蒸汽机 美国
C.瓦特 火车机车 英国 D.史蒂芬孙 火车机车 英国
36.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 (  )
A.棉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采矿业、冶金业 D.交通运输业
37.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缘于 (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8.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 )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39.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像,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0.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由高到低的等级名称。(4分)此法典的规定说明了什么?(1分)
材料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材料二反映了哪国的哪次改革?(2分)结合改革的内容,谈谈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1分)
材料三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材料三中的“宗教”指什么宗教?(1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原因。(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中兴的认识。(2分)
42. 民主和法治见证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 ▲ 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谁主政时期?(1分)这一时期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什么?(1分)
材料二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两个原因。(2分)
材料三 1689 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威廉和玛丽仍然行使很大的行政独立权,但从此以后,议会每年都会召开,勒紧钱袋,在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方面互通有无。在詹姆士二世以后,没有哪一位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或是蔑视议会的存在。
——[美]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性解决方案”指什么?(1分)该“方案”最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材料四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编白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4)美国建国和建立民主政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概括两项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2分)
材料五 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法国成为“法律上的整体”的相关法律文献及其历史地位。(2分)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民主法制的认识。(2分)
43.在人类历史上,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 ,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1)通过材料一判断,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是什么?(2分)请列举对世界近代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写出其一项的名称) (2分)
材料二 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2)材料二中关于大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
(3)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的目标。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天生地独领风骚,也没有哪种模式注定高人一等;不应该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而应该是所有的人造福所有的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国家崛起,走好自己的路”为主题展开论述,形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6分)
要求:
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
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
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请认真检查,不要漏题哟!
美洲
美洲
美洲
欧洲
欧洲
美洲
欧洲
欧洲
非洲
非洲
非洲
非洲
PAGE
青岛一中市南分校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7页 (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