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6《像山那样思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狼嗥吗?请闭上眼睛,听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读一段文字,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约约听到风吹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请谈谈对狼嗥的感觉。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谈初读感受。
三、研读新课
1、生再读课文,幻灯出示研讨的问题:
①对于这声狼嗥,鹿、郊狼、牧牛人、猎人都有反应,他们的反应和一座大山的反应有何不同?
②我对狼嗥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文章最后说,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已被群山所理解,是什么内涵?
④我们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2、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明确:
①一类:鹿、松树……(普通)人
从自身利害考虑
从狼的嗥叫中听出“希望和恐惧”。
另一类:(“只有”)山
“客观地去听取”从狼的嗥叫中听出“更加深刻的含义”
②
对狼的认识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
●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原因(文中关键句):
“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注意第一句中用的是“我们”,这表明这是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普遍的认识,而非个别人的看法,对这样的一种心理,文中有生动的描述:“在一秒中之内,……”“……手痒痒”,让学生找出读一读,加深感受并借鉴这种形象化的写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文中关键句:“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原因: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让学生读读写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的文字
●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原因:见第7—9节
结合“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这句话,引导学谈谈生态遭破坏的现状
问:作者是在以平静的口吻叙述狼的被消灭而带来的危害吗?
齐读第7节,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本文的散文笔法,感受作者的痛惜和忏悔之情。
③明确:
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21·cn·jy·com
④“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述,作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正用意是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是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人类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处理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人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与
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区别,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www.21-cn-jy.com
(在②③环节之间,相机插入作者生平及背景介绍,幻灯出示
1935年
4
月,利奥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荒弃了的农场,打算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平衡,开始了在沙乡13年的探索。他把在沙乡的观察和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9年,在他去世后一年,《沙乡年鉴》出版了。在美国,因销售量惊人被称为“绿色圣经”。2·1·c·n·j·y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品味语言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难懂句或含义深刻句进行提问或评点。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例:
•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人们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却带来了长远的危害。)
21教育网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梭罗
(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拓展:诗歌欣赏: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六、课堂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人们追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物质建设固然是很好的,但必须心装自然,切不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小鸟消失,天空不语,狼的嗥叫,大山不言,他们都在默默的思考,而这种沉默给人带来的则是更大的悲剧。《像山那样思考》作者一文似惊醒梦中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层的含义,深入浅出,像山那样思考,那样客观的思考,与狼共舞!21cnjy.com
七、作业布置:
为“世界环境日”(参见《读本》(必修一)第144页)设计一段主题词并写一份倡议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