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6《像山那样思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文中狼嗥的含义;
能力目标: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情感目标: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学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面对大自然,郁达夫和赵丽宏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和柳宗元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描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学习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略)
三、讲解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同时要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阅读,文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出这种思考,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由。21cnjy.com
明确: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读第一节,请大家体会这一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明确:这声嗥叫是狼对人类捕杀狼的强烈抗议和不满,从“不驯服的”、“对抗性的”可以看出来;
这里表达了狼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叫出了它们抗正的决心,所以是“不驯服的”,含着“蔑视”;
这是对死去同伴的哀悼,所以是“悲哀”的;
这声狼嗥饱含着希望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深沉的”呼唤,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3.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明确:⑴留意的事物有“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他们想到的是死亡、战斗、事物、金钱;(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21·cn·jy·com
⑵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⑶“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我”先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这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4.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明确: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在叙述中融入了感情成分(依据)
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21教育网
5.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作者在不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明确:⑴“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2·1·c·n·j·y
⑵“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谈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作者悟出了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⑶文章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www.21-cn-jy.com
⑷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段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21·世纪
教育网
6.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含义?
明确:⑴狼嗥是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后果;
⑵狼嗥告诫人们;狼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员,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
⑶狼嗥是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⑷狼骄傲自己懂得自然规律,悲哀的是人类尚不懂。
7.文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只有“像山那样思考”,才能冲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与空间的限制,发现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是目的和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
总结: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这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四、课后作业、
完成《优化创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