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3.5.3.1花的结构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3.5.3.1花的结构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08:32: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5.3.1花的结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第4课时 花的结构 单位 XX中学 执教者 XXX
解读课标 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本节课是课程内容四《植物的生活》中的大概念4《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里的重要概念《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当中的次位概念《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描述花的结构,理解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应掌握花的基本结构组成,明确雄蕊和雌蕊在生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解读学生 1.初中生对花有一定生活认知,但对其结构细节和生殖过程了解有限。 2.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北师大最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材以图文结合方式呈现花的结构,详细介绍雄蕊、雌蕊等重要部分,并阐述传粉、受精及果实种子形成过程,内容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认知花各结构尤其是雄蕊、雌蕊与生殖功能的紧密联系。 2.科学思维
归纳不同花的结构共性,灵活运用知识逻辑推理花结构异常对繁殖后果的影响,提升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
3.科学探究
熟练运用解剖工具观察花结构,在实践中提升操作能力,强化科学探索精神。
4.社会责任
深度理解花繁殖与农业生产的关联,积极关注农业问题;从花在生态中的作用出发,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花的结构,尤其是雄蕊和雌蕊的组成。
2.花的类型及传粉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花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希沃白板5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播放一段百花盛开的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观看视频的时候,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不用多说,大家肯定都被那五彩斑斓、争奇斗艳的花丛深深吸引住了。在花丛间,我们还能时不时瞥见忙碌穿梭的蜜蜂,它们是不是也和大家一样,被这美景迷得挪不动步啦? 生:是的,它们也被花给吸引过来了,但是它们不是为了玩而是在采蜜,顺便帮花传粉呢。 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是的,勤劳的小蜜蜂在给花传粉,否则植物开花后就不能结果,产生种子了,因此,这些美得让人陶醉的花朵,存在的意义可远不止供我们观赏。它们呀,还肩负着植物繁衍后代的重大使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花的结构,去揭开花朵是孕育果实和种子的前奏吧。 学生听
任务驱动 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一】解剖探究花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师:首先,我们通过这个“百合花开的视频”来了解什么是“开花”?(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 通过开花小视频,直观理解开花概念,建构花芽和花的联系。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过叶芽的结构,叶芽可以发育成枝条或叶,而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的发育成花的芽就是花芽,它长大变成花蕾,花蕾绽开就是开花。 学生听。
师:那花有哪些结构呢,请同学们利用工具,对照教材P128的图5-9,先整体观察花的颜色,从外往内观察,逐一解剖洋紫荆花,并把它们放置在白纸上。 学生分组实验,组内分工完成解剖观察等环节。 通过解剖观察,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解剖了,现在请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讨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花的结构与功能。 让学生会合作探究
师:大家通过解剖观察交流讨论,对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检测同学们的探究成效,现在请同学来解剖这朵桃花模型,并说出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示桃花模型) 生:这是花柄,把花跟茎连接起来;这是花托,能托起这朵花;这是绿色的萼片,是花萼,花开前起保护作用;紫色的是花瓣,花开前,也能保护,还能吸引昆虫来传粉;里面数量多的是雄蕊,只有一枚的是雌蕊。 通过模型建构花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师:是的,那么这朵花中,漂亮的花瓣是花的主要部分吗,现在请同学们再跟随老师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同学们听,看 问题导出下一环节
任务驱动 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二】探究花的主要部分 师:大家看这个桃花模型,把外面结构都剥离了,剩下的花蕊就只有雄蕊和雌蕊了,请同学们对照教材P128的图5-9,来识别它们的组成。 生:数量多的是雄蕊,丝状的是花丝,顶端是花药。只有一枚的是雌蕊,有三部分组成,上端是柱头,中间是花柱,底下最膨大的是子房。 给学生创设平台,提升探究实践核心素养。
师:是的,然而在花药和子房里还藏有一些秘密,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显微镜、放大镜、刀片,继续完成教材P129活动中的第3和第4步骤,观察花粉和胚珠。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堂指导 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探究,体会严谨科学态度。
师:我们一起来看显微镜头下的紫荆花的花粉粒,它近似球形,呈淡黄色。每一粒花粉粒有两个精子。大家再看切开的子房,里面这些小小的珠子,就是胚珠,数数看,老师这里的胚珠有6颗,你们也数数看(同学们数后报数),有些同学看到的是7颗,有些看到5颗。大家看这是它的果实(屏幕展示),这子房长大了就变成了果实,里面的种子就是胚珠发育成的。胚珠有多少粒,种子就有多少粒。由此可见,花的结构中哪个跟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谁才是花的主要部分? 生:是雄蕊把花药里的花粉传给雌蕊,雌蕊的子房变成了果实,子房里有胚珠,它们变成了种子,由此可见,雄蕊、雌蕊跟果实和种子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部分。 从微观上分析,引导学生推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任务驱动 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三】认识花的类型 师:以上实验我们是以紫荆花为例,模型是以桃花为例,它们都有花萼、花冠(由花瓣组成)、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属于完全花,生活中常见的完全花有很多种,例如牡丹花、玫瑰花、油菜花、白菜花、杏花、梨花等(展示图片),它们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叫两性花。而类似这些如柳树花、西瓜花、丝瓜花、黄瓜花、杨树花、南瓜花等,一朵花上只有雌蕊或雄蕊的,则是单性花,它们是不完全花,不完全花除了单性花外还有哪些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9,进行梳理概括花的类型。 学生听,看,阅读教材,梳理概括花的类型。 生:我们可以用以下的逻辑框架进行梳理概括: 通过图片创设各种花的类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花的类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师:非常好,既然大家已经认识了花的分类,那你们来帮老师解答这个生活中的一些问题:1.为什么有些丝瓜花,华而不实?2.为什么把雄花称为谎花?3.生活中我们吃的南瓜花是雄花还是雌花? 生1:丝瓜花是单性花,雄花不能结果。 生2:我认为之所以把雄花称为谎花,主要是因为它只开花不结果的缘故。 生3:被吃的南瓜花应该是雄花,因为雌花会结果,所以要留下来结果。 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解剖桃花模型小结花的基本结构,以及花的主要部分 落实了核心素养目标
练习巩固 展示【数字教材】的内嵌资源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使用【数字课件】的习题库添加练习。 做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拓展延伸 搜集花在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花卉观赏、药用价值、作为蜜源植物等。 课后个人完成一篇关于花的作用的小文章 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
学习评价 项目细则分值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综合评价 【学习任务一】解剖探究花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能解剖花,有次序的观察花的基本结构15能说出花的基本结构名称10能画出花的结构示意图10能说出花的基本结构的功能10 【学习任务二】探究花的主要部分能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15能用刀片解剖子房,观察胚珠15能分析雄蕊和雌蕊的构成和功能,探究出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结论15【学习任务三】认识花的类型通过观察和分析,能说出花的类型10总分100
板书设计 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第4课时 花的结构 一、花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二、花的类型
教学效果 1.多数学生能准确识别花的结构,理解雄蕊、雌蕊功能及传粉受精到果实种子形成过程,清楚不同类型花结构差异。
2. 自主观察、小组探究等活动锻炼了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强。 3. 学生对花的结构及植物生殖过程兴趣浓厚,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更强烈。
4. 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最新版大单元设计案例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一、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教学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编排体系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以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作为核心教学内容,精准对应课标学习主题四“植物的生活”。围绕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关键阶段构建完整教学框架,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科学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植物生命的动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显微镜等工具细致观察种子的微观结构,开启对植物生命的认知之门。通过设计严谨的对照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内外部条件,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在植物生长阶段,组织学生定期观测植株的形态变化、生长速率等,结合环境因素的监测与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开花结果阶段,利用解剖实验、模型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剖析花的结构,模拟传粉与受精过程,揭示植物繁殖的生物学机制。
考虑到教材未将植物无性生殖纳入本单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适度关联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结合初中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认知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植物生长视频展示、实地观察校园植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其后续在生物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大概念 重要概念 次位概念
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4.1.1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
4.1.2 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
4.1.3 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4.1.4 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
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4.1.6 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本单元聚焦“植物的生活”学习主题,围绕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展开深度探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涵盖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关键阶段,各阶段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植物生命的奇妙历程。
本单元以实验活动为重要抓手,旨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观察,形成感性认知,助力其构建一系列关键次位概念:
4.1.1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
4.1.2 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
4.1.3 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4.1.4 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
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基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本单元设定以下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旨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深化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与敬畏。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如下∶
单元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深入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例如,明确种子的种皮、胚等结构与种子萌发的功能关系,以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物质的合成、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认识到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角度理解植物与其他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生态观。
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梳理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如比较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归纳根、叶芽生长发育的共同特点。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分析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科学探究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设计并实施与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相关的探究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根生长的部位等。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社会责任
关注植物在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合理种植农作物、养护花卉等。
增强保护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野生植物等活动,传播有关植物保护的知识和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
1.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核心特征和关键变化,尤其是种子萌发、开花结果等重要环节。
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根、叶芽的生长发育机制。
3.花的结构与功能,传粉、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
难点:
1.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设计并实施科学探究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根生长的影响因素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从微观层面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细胞分裂、分化在根、叶芽和花发育中的作用。
三、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本重要概念的单元设计中,共分5个课时:第1课时《种子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外观与内部结构,识别种皮、胚等,理解结构功能联系,对比单子叶和双子叶种子差异,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基。第2课时《种子萌发的条件》引导学生设计“种子萌发条件探究”实验,控制变量分析数据,明确萌发条件,锻炼科学探究能力与思维。第3课时《根尖和芽的结构与功能》组织学生观察根尖和叶芽结构,了解各区域特点、作用及发育过程,从微观认识植物生长,提升观察分析能力。第4课时《花的结构》组织学生解剖花识别结构,了解传粉受精及花发育成果实种子的机制,深入理解植物生殖,培养逻辑思维。第5课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生理解花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归纳植物生命周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5个课时。
四、单元教学评思路设计
为了实现4.1.1、4.1.2、4.1.3、4.1.4、4.1.5的学习目标,将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这两个核心问题将通过5个教学任务来解决。同时,在学习评价中,将以课堂表现、成果展示、评价量规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