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 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神的一滴 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8 13: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6《像山那样思考》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散文的关键句,把握文脉,从而理解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题。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知人论世,进一步理解作者对自然深厚的感情和对宇宙人生深刻的思索。
3.在思考与讨论中,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以及相类作家作品的兴趣,希冀得到持久的自然与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散文的关键句,把握文脉,从而理解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题。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知人论世,进一步理解作者对自然深厚的感情和对宇宙人生深刻的思索。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你会有跟众人一样的亲近大自然的欲望吧?
②让我们回味一下我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美好感受。
③我们肯定想了解睿智的人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不同寻常的美好感受吧?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交流作者和作品信息
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美国马萨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书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
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指出:《瓦尔登湖》至少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另一位研究专家乔治·艾略特指出:《瓦尔登湖》“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
  哈丁提醒人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19世纪的《鲁滨逊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梭罗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描写湖光山色诗文共赏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唐·白居易《题岳阳楼》)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唐·李商隐《初入武夷》)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宋·辛弃疾《游》之一)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当代·董必武《游镜泊湖》)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当代·郁达夫《南游吟草》)
诵读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整体感知
补充注音、释义
[汆(tǔn)水]飘浮在水里。
[鳍(
( http: / / www.21cnjy.com )qí)]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而成。
[水蝎(xiē)]
一种节肢动物。[蓟(ìj)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虚掷(zhì)]白白抛弃。
[黑魆魆(xū)]形容黑暗。
[深邃(suì)]深远。
感知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内容
本文是写景散文,描写瓦尔登湖的景色,在写景中穿插叙事、议论、抒情。
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第1段用一句话领起写景内容:“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下文的写景文段,就是着力描写湖的表情、姿容。
第2、3、4、5段集中笔墨写景,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描写湖光山色和湖面小生命的活动,顺次写了
“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和“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前者,有远景全景和近景小景的描绘。后者,主要写小鲈鱼的嬉戏场面。
第6、7、8、9段转入叙事,写了两个老年人在瓦尔登湖的见闻和作者在瓦尔登湖的见闻,前者略写,后者详写。
全文在写景和叙事中穿插抒情议论。抒情议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赞美瓦尔登湖;2、思考人生课题;3、鞭挞丑恶现象。
画出结构简图
行文内容:
写景(穿插议论抒情)→
叙事(穿插议论抒情)

      

写作意图: 讴歌大自然→←鞭挞丑恶现象
[思路探微]
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以开头的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这句话,领起全文。下文从不同场景和角度对瓦尔登湖的湖光水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之后,转入叙事。在写景与叙事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美好理想境界。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细读语句,品味文意
一、写景内容:
1.“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描写:有静景,也有动景,在静景之中写了远景和近景。
“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写的是远景、全景,用精彩的、含情的比喻,把平静、高雅、不乏神奇色彩的湖面、湖周背景、湖底倒影都表现了出来。
“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写的是近景、小景,凭静心的观察、细心的揣摩,用贴切、新颖的比喻,以极度赞叹的语气,集中笔墨把湖水的纯洁、可爱,表现我遗。
2.“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描写:同样写了静景和动景。
“湖水是出奇地平静,因此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就看不出它的表面来了,虽然它不再反映出十月份的光辉色彩,它却反映出了四周小山的十一月的阴暗颜色。”写静景,侧重表现湖景的季节特征和特色感觉,透露出作者对景物色彩的敏感。
“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给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亿万的小鲈鱼围住”;“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它们惊慌起来,突然尾巴横扫,激起水花,好像有人用一根毛刷般的树枝鞭挞了水波,立刻它们都躲到深水底下去了”这些都是写动景,着力写鲈鱼嬉戏的场面。每个比喻都是一种情景、一幅动态图画,绘声绘色,绘形绘影,形象极强。给人一种新鲜感觉,都是作者静心观察、细心揣摩的结果。
二、叙事内容:
1.“在他那个时代,有时湖上很热闹,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鸭子和别的水禽,上空还有许多老鹰在盘旋”;“有一次人家告诉过他,在湖底下有一只大铁箱,还曾经看到过。”写两个老年人在瓦尔登湖的见闻,盛赞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2.
“砍伐木材的人竞大砍大伐起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伐木的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取过它一次冰”。这些写“我”在瓦尔登湖的见闻,叙事中隐含着议论,显露出作者贬恶扬善的态度。
三、抒情议论内容:
1.赞美瓦尔登湖:“这是何等愉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啊”,“湖的现象是何等和平啊”,“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
2.思考人生课题:“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晨的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因为我是富有的,虽然这话与金钱无关,我却富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我并没有把它们更多地浪费在工场中,或教师的讲台上,这我也一点儿不后悔”;“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
3.鞭挞丑恶现象:“我的缪斯女神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鸣禽歌唱?”;“哪里去找呵,找这个国家的武士,摩尔大厅的摩尔人,到名叫‘深割’的最深创伤的地方去掷出复仇的投枪,刺入这傲慢瘟神的肋骨之间?”……
抒情议论显示出作者深刻的思想。
[领悟内涵]
作者通过细腻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不同寻常的丰富感受和与大自然亲近的天性,表达了他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对破坏大自然行为的斥责。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走进《瓦尔登湖》
——交流阅读体会
甲生说:评论家说,《瓦尔登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本书有经久的魅力,细读之后,我有个感想。书中生动地描写了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使遭受严重污染的人们向往。这应当是这本书具有魅力的一方面原因。
从各方面的报道可知,人类的生态环境恶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气候变化,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污染,海洋过度开发,沿海地带污染,空气污染,等等,这些在威胁着整个人类。《瓦尔登湖》发出的回归自然的呼声,跟后人保护环境的呼声,是合拍的。
乙生说:梭罗以28.12元来建立一个家,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0.27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他记述这些事,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观,看出他提倡简朴生活,这跟人们的传统观念相符。
事实上,简朴生活一直是世界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有人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
据说《瓦尔登湖》在美国当时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时尚。
丙生说:有人认为《瓦尔登湖》是梭罗对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我认为如果一定要说有所逃避的话,也可以说他是躲进林中疗伤。当时,梭罗经历了人生感情上的悲痛,他与哥哥同时爱上了少女爱伦·西华尔,兄弟俩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都向西华尔求了婚,西华尔却二者都不选,最后嫁给了一个银行家。后来,梭罗在瓦尔登森林中的生活给了自身精神的力量,让他安然度过了这一艰难时期。他的确是为了疗伤而在逃避。但他的这种逃避能够引起同情,他记述他的心路历程的书,也就有了魅力。
丁生说:读《瓦尔登湖》,我为梭罗那朴实美好的文笔,以及对大自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所折服。
梭罗描写了他的平民意识、躬身耕种、采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垂钓的体验,俭朴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深感动。他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真实的“世外桃源”意境,但却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博大、深刻、积极得多,让人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体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对美与宁静、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一种真切而深切的体味。
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