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第2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原卷 解析版)-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素养测评】第2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原卷 解析版)-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2 21:50: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目前,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自转周期 大气层主要成分 温度 水
地球 24小时 氮气、氧气等 -80~60℃ 有液态水
火星 24小时37分 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 -140~20℃ 有液态水活动痕迹
1.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可能是因为火星与地球( )
①自转周期相近②地表温度相同③液态水都很充足④大气成分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D
【解析】1.天体系统从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及其卫星,火星不属于地月系,A错误;火星和地球都围绕太阳公转,它们同处于太阳系。太阳系是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从表格中可知,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火星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二者自转周期相近,这使得火星昼夜交替的节奏和地球较为相似,对于生命活动的开展较为有利,①正确。地球温度-80~60℃,火星温度-140~20℃,火星的温度范围和地球不同,且整体温度比地球低很多,所以地表温度不相同,②错误。地球有液态水,火星只有液态水活动痕迹,说明火星目前液态水并不充足,③错误。地球大气层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等,火星大气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二者大气成分都有氮气等,有一定相似性,④正确。故选D。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员。下图示意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a图显示,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
4.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圈需要( )
A.一天 B.一周 C.一月 D.一年
5.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地球是所有天体的中心星球 C.只有行星和彗星绕太阳旋转 D.有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
6.下列正确示意地球所在宇宙环境包含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B 4.D 5.D 6.A
【解析】3.地月系是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但图a显示的不是地月系,A不符合题意;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包括地球)、卫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从a图中可以看到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所以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属于太阳系,符合题意,B正确;银河系和宇宙包含地球,但图a没有显示银河系和宇宙,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不符合题意,A错误;一周并不是地球公转或自转的标准时间单位,不符合题意,B错误;一月通常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等因素确定的时间单位,不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圈的时间,不符合题意,C错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这是天文常识,D正确。故选D。
5.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而不是地球,A错误;太阳系中所有天体围绕太阳旋转,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而不是地球,B错误;太阳系中不仅有行星和彗星绕太阳旋转,还有卫星绕行星旋转,小行星等也在太阳系内运动,C错误;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D正确。故选D。
6.宇宙包含银河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A正确;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应该是银河系包含太阳系,而此选项中太阳系包含银河系,关系错误,B错误;宇宙包含银河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此选项中关系混乱,C错误;宇宙包含银河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该选项关系错误,D错误。故选A。
凌日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2014年6月6日就出现过某行星凌日现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7.推断产生凌日现象的天体是( )
A.木星 B.火星 C.冥王星 D.金星
8.下列关于金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9.下列关于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总星系
C.星系 D.河外星系
10.地球大气层像保护伞一样保护着地球及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大气层存在的原因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B.地球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D.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答案】7.D 8.D 9.B 10.D
【解析】7.凌日现象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时,从地球上看去,行星好像从太阳表面“爬”过的现象。太阳系中,水星和金星是地内行星。选项中只有金星是地内行星,木星、火星是地外行星,冥王星已不是行星,所以产生凌日现象的天体是金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金星位于地球和水星之间,并非地球和火星之间,A错误。金星没有卫星,土星有大量卫星,所以金星卫星数目比土星少,B错误。金星是行星,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C错误。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近,且有浓厚的大气层,所以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D正确。故选D。
9.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级,从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所以最小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最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影响大气的成分(如产生氧气),不是大气层存在的原因,A错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影响的是地球的温度,与大气层存在无直接关联,B错误。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不是地球大气层存在的主要原因,C错误。地球大气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使得其引力能够吸引住周围的气体,形成大气层,D正确。故选D。
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信息。图为太阳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N C.P D.Q
12.与“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相比,地球上生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1.B 12.B
【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月球绕着地球转,是地球的卫星,故图中N、P、M、Q依次为水星、金星、月球、火星。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是水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图中N、P、M、Q依次为水星、金星、月球、火星。地球和P、Q的光照条件、宇宙环境相似,“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是都具有的条件,排除①③;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主要和地球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关,即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适于生物生存;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②④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2025年5月,中国将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进一步验证其物理特性及起源假说。2016H03小行星形状不规则,直径可能在40到100米之间,轨道紧邻地球轨道。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小行星2016H03的轨道最有可能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14.小行星2016H03的探测难度远大于月球,原因可能是( )
A.直径较月球小 B.体积较月球稍大 C.形状较月球圆 D.位于小行星带内
15.“天问二号”将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体现了( )
A.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已十分完备 B.我国科技领先世界所有国家
C.我国取得太空探索技术的突破 D.我国的小行星研究绝对领先
【答案】13.B 14.A 15.C
【解析】13.根据材料可知,小行星2016H03轨道紧邻地球轨道,地球和火星之间紧邻地球轨道,所以小行星2016H03的轨道最有可能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正确。水星和金星之间、火星和木星之间、木星和土星之间距离地球轨道较远,ACD错误。故选B。
14.小行星2016H03直径在40到100米之间,直径较月球小很多,体积小意味着引力小,探测器靠近时更难稳定操作,且小行星可能存在不规则的旋转等,增加了探测难度,A正确。小行星2016H03的体积远小于月球,B错误。材料表明小行星 2016H03 形状不规则,并非形状比月球圆,C错误。它不位于小行星带,而是紧邻地球轨道,D错误。故选A。
15.宇宙极其浩瀚,我国对宇宙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远未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A错误。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领先成果,但并非领先世界所有国家,表述过于绝对,B错误。“天问二号”实施小行星伴飞、采样、返回任务,这是我国在太空探索技术方面的新尝试和新突破,体现了我国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C正确。我国在小行星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能说绝对领先,D错误。故选C。
“天工开物”计划是中国发起的一项长期计划,内容涉及对围绕太阳运行的不同天体进行探索、移民和开发。其目标是以地球为起点,由近至远逐步建设太空资源开发体系。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天工开物”计划中最先开发的天体可能是( )
A.火星 B.水星 C.土星 D.海王星
17.“天工开物”计划的实施有利于( )
①开发占领太空中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6.A 17.B
【解析】16.读材料可知,太空资源开发“天工开物”计划是中国发起的对围绕太阳运行的不同天体进行探索、移民和开发的长期计划;据材料“其目标是以地球为起点,由近至远逐步建设太空资源开发体系”可知,开发顺序为距地球由近到远,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天工开物”天体开发顺序以火星为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而言,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①错误;太空提供了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物理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这些条件为科学实验提供了独特的平台,使得在地球上难以进行或成本高昂的实验得以在太空中实现,②正确;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还能为未来的太空居住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③正确;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为全球太空治理和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B。
我国航天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我们对太阳系认识也更全面,未来还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时需面对太空环境的挑战,如月球大气稀薄,重力是地球的1/6。左图示意我国空间站,右图示意太阳系。完成下面小题。
18.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可以看到( )
A.地表的陆地和海洋 B.完整的地球
C.地球布满了经纬线 D.地轴的北端
19.航天员在进行太空探索的时候,需要克服的困难包括( )
A.大风地震失重 B.大风缺氧强辐射 C.地震缺氧失重 D.缺氧失重强辐射
20.通过太空探索,我们认识到( )
A.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月球的自然环境与地球较相似
C.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D.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答案】18.A 19.D 20.C
【解析】18.航天员在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A正确;航天员在空间站是从一个视角看地球,能看到的最大范围是地球的一半,B错误:经纬线、地轴等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CD错误。故选A。
19.读材料可知,航天员在进行太空探索的时候,需要克服的困难包括大气稀薄缺氧、失重、距离太阳近,强辐射等问题,D正确;大风、地震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不存在太空中,ABC错误。故选D。
20.太阳系天体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A错误;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行星,地球引力相对月球较大,月球引力较小,大气层比月球厚,月球为真空状态。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较小,月球为真空状态,缺少氧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地球有生态环境,有人类和生物生存,B错误;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C正确;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图1为是太阳系示意、图2是“祝融号”火星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 和 星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需要脱离 (天体系统名称),“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驶需要的能源来自 。
(2)据图2推测“祝融号”在火星上的主要探测内容 。
材料一 火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环境最接近的行星,有“袖珍地球”之称,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表: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与日平均距离(亿千米)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均温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5 1年 23时56分 15℃ 23°26′
火星 2.28 1.9年 24时37分 -23℃ 23°59′
(3)根据材料以和表格分析“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可能遇到的困难 。
(4)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火星是否有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的现象?若有请分别说出火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四季更替的周期。 。
材料二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下图为中国探索火星时间轴: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年来中国探索火星科技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 。
【答案】(1) 地球 木 地月系 太阳能
(2)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探测火星气象状况;探测火星次表层结构;探测火星磁场;火星表面物质成分等。
(3)大气稀薄,风速大,沙尘暴频发,对火星车设备造成磨损、侵蚀;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23℃,昼夜温差大,对设备运行不利;复杂地形,不利于火星车行驶。
(4)火星有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南北纬66°01′-90°;四季更替的周期:1.9年。
(5)国家对航天科技发展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规划,给予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支持;重视航天领域人才培养;在航天领域长期积累,有成熟技术,为火星探测奠定技术基础;积极开展国际航天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等。
【解析】(1)在太阳系中,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所以火星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前往火星,进入火星轨道意味着脱离了地月系。“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驶,其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能,因为火星车配备了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其运行。
(2)从图2“祝融号”火星车所搭载的仪器来看,地形与导航相机可用于拍摄火星表面地形,获取地形地貌信息;气象测量仪和气象观测探头能对火星的气象要素如温度、风速、气压等进行测量;次表层(测地)雷达可以向火星次表层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从而了解次表层结构;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用于探测火星表面的磁场强度、方向等磁场特征;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可分析火星表面物质的化学成分。
(3)根据材料可知,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气压低,对火星车的结构抗压性有考验;火星表面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缺乏氧气,无法支持传统内燃机等动力系统;风速大,沙尘暴频发,可能会覆盖火星车太阳能板,影响能源获取,还可能对火星车设备造成磨损、侵蚀;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23℃,昼夜温差大,会影响电子设备、机械部件等正常工作,可能导致材料性能变化、设备故障;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地形复杂,火星车行驶过程中可能遭遇翻车、陷入沙坑等风险,影响行进和探测任务。
(4)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与天体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夹角有关,极圈度数=90°-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夹角度数。火星有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火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夹角为 23°59′ ,所以极昼极夜出现在南北纬66°01′-90° 。四季更替的周期:火星公转周期为1.9年,所以四季更替周期约为1.9年 。
(5)国家对航天科技发展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规划,给予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火星探测项目立项、实施;重视航天领域人才培养,培养了大量专业的航天科研、工程技术人才,为火星探索提供智力支持;在航天领域长期积累,在火箭发射、卫星轨道控制、航天器制造等方面有成熟技术,为火星探测奠定技术基础 ;积极开展国际航天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技术交流与发展。
22.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校的七年级学生分组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借助相关资料,与他们一起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太阳系模式图(图1)。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赤道直径/千米 4878 12104 12756 6794 142700 120000 51200 49500
距太阳平均距离(地球=1) 0.4 0.7 1 1.5 5.2 9.5 19.2 30.1
【活动一】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某组的同学们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自东向西。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1)请你挑出描述中的3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
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改正: 。
错误2:原文: ,改正: 。
错误3:原文: ,改正: 。
【活动二】制作太阳系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图2为某组的同学们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对该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评价优点、不足和建议各一项)优点: ;不足: ;建议: 。
【活动三】探寻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原因。
(3)通过制作实物模型,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对应的横线上,完成下图。
A.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D.日地距离适中
① ;② ;③ ;④ ;
【答案】(1) 各自的椭圆轨道 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2) 轨道清晰,各大行星位置正确。 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 根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
(3) B D A C
【解析】(1)关于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描述,文中有三处错误,按示例格式要求,抄写错误原文,并加以改正即可。错误原文1:同一条椭圆轨道,改正为:各自的椭圆轨道;错误原文2:公转方向自东向西,改正为: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错误原文3: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改正为: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2)观察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结合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优点有:轨道清晰,各大行星位置正确等。不足: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各天体之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建议:根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合理设置各行星之间的距离等。(言之有理即可)
(3)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首先是日地距离适中,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有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所以温度适宜,形成液态水;地球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目前,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自转周期 大气层主要成分 温度 水
地球 24小时 氮气、氧气等 -80~60℃ 有液态水
火星 24小时37分 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 -140~20℃ 有液态水活动痕迹
1.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可能是因为火星与地球( )
①自转周期相近②地表温度相同③液态水都很充足④大气成分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员。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员。下图示意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a图显示,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宇宙
4.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圈需要( )
A.一天 B.一周 C.一月 D.一年
5.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地球是所有天体的中心星球 C.只有行星和彗星绕太阳旋转 D.有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
6.下列正确示意地球所在宇宙环境包含关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凌日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2014年6月6日就出现过某行星凌日现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7.推断产生凌日现象的天体是( )
A.木星 B.火星 C.冥王星 D.金星
8.下列关于金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9.下列关于各种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总星系
C.星系 D.河外星系
10.地球大气层像保护伞一样保护着地球及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大气层存在的原因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 B.地球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C.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D.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信息。图为太阳系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N C.P D.Q
12.与“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相比,地球上生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25年5月,中国将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进一步验证其物理特性及起源假说。2016H03小行星形状不规则,直径可能在40到100米之间,轨道紧邻地球轨道。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小行星2016H03的轨道最有可能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 B.地球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
14.小行星2016H03的探测难度远大于月球,原因可能是( )
A.直径较月球小 B.体积较月球稍大 C.形状较月球圆 D.位于小行星带内
15.“天问二号”将实施小行星2016H03伴飞、采样、返回任务,体现了( )
A.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已十分完备 B.我国科技领先世界所有国家
C.我国取得太空探索技术的突破 D.我国的小行星研究绝对领先
“天工开物”计划是中国发起的一项长期计划,内容涉及对围绕太阳运行的不同天体进行探索、移民和开发。其目标是以地球为起点,由近至远逐步建设太空资源开发体系。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天工开物”计划中最先开发的天体可能是( )
A.火星 B.水星 C.土星 D.海王星
17.“天工开物”计划的实施有利于( )
①开发占领太空中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航天技术发展迅速。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我们对太阳系认识也更全面,未来还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时需面对太空环境的挑战,如月球大气稀薄,重力是地球的1/6。左图示意我国空间站,右图示意太阳系。完成下面小题。
18.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可以看到( )
A.地表的陆地和海洋 B.完整的地球
C.地球布满了经纬线 D.地轴的北端
19.航天员在进行太空探索的时候,需要克服的困难包括( )
A.大风地震失重 B.大风缺氧强辐射 C.地震缺氧失重 D.缺氧失重强辐射
20.通过太空探索,我们认识到( )
A.金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月球的自然环境与地球较相似
C.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D.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图1为是太阳系示意、图2是“祝融号”火星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 和 星之间,“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需要脱离 (天体系统名称),“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驶需要的能源来自 。
(2)据图2推测“祝融号”在火星上的主要探测内容 。
材料一 火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环境最接近的行星,有“袖珍地球”之称,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表: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与日平均距离(亿千米)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均温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5 1年 23时56分 15℃ 23°26′
火星 2.28 1.9年 24时37分 -23℃ 23°59′
(3)根据材料以和表格分析“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可能遇到的困难 。
(4)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火星是否有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的现象?若有请分别说出火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四季更替的周期。 。
材料二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下图为中国探索火星时间轴: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近年来中国探索火星科技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 。
22.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校的七年级学生分组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借助相关资料,与他们一起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太阳系模式图(图1)。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赤道直径/千米 4878 12104 12756 6794 142700 120000 51200 49500
距太阳平均距离(地球=1) 0.4 0.7 1 1.5 5.2 9.5 19.2 30.1
【活动一】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某组的同学们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自东向西。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1)请你挑出描述中的3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
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改正: 。
错误2:原文: ,改正: 。
错误3:原文: ,改正: 。
【活动二】制作太阳系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图2为某组的同学们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对该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评价优点、不足和建议各一项)优点: ;不足: ;建议: 。
【活动三】探寻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原因。
(3)通过制作实物模型,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却是太阳系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对应的横线上,完成下图。
A.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D.日地距离适中
① ;② ;③ ;④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