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3(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3(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3-09 13: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0页—第31页,主要内容是“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策略:
创造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交流。亲自体验等活动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结论的普遍性。
教学准备:
各种长短不同的小棒。
教学设计: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明标 1.教师三条路线图。小明今天晚起床了,这里有三条路线,你们猜猜走那条路能最快到达学校。 为什么走这条路最近?2.复习铺垫引疑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一定能围成△。 看路线图,扑获数学信息,猜出那条路线能最快到达学校。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先给学生创设情景,引起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大胆猜测,产生求知欲望。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出示几组长短不一的小棒,想一想,摆一摆,能用这些小棒摆成三角形吗?第一组:3厘米,4厘米,5厘米。第二组:3厘米,3厘米,5厘米第三组:3厘米,2厘米,5厘米第四组:3厘米,1厘米,5厘米教师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质疑。教师: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书上的表格。组织汇报。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画一画,算一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肯定得出结论。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仔细观察。最终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第31页“练一练”第1题。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将两条最短的边想加的和与第三边进行比较,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否则就不能围成三角形。2.摆一摆,从下面的5根小棒中人以取出3根小棒,摆出两种不同的三角形。3厘米,3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第一种:3厘米,3厘米,3厘米。第二种:3厘米,3厘米,4厘米。第三种:3厘米,4厘米,6厘米。3.摆一摆,填一填。(1)3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他是什么三角形?(2)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他是什么三角形?5根,6根呢? 学生独立进行判断,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动手操作,先摆一摆,再小组交流。动手摆得出结论:摆出等边△。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交流收获。 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只有学会反思,才算是真正的会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