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2025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战争形势图,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过程,理顺战争的时间脉络,增强自身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2.根据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史料实证)
3.在把握整个战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唯物史观)
4.学习英法火烧圆明园事件体会国耻,认识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学习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树立主权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导入新课】
PPT依次展示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圆明园中的残垣断壁以及火烧圆明园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是哪个历史事件造成中国文物外流,圆明园遭毁呢?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紧扣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线索】
【新授课】
任务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背景和原因
1.展示两个材料并创设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本课的背景,进一步认识战争的非正义性,并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2.ppt出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图片,教师阐释“英国进一步修约被拒绝,于是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学生总结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设计意图:由背景引出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出示教材中的P10想一想“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
(设计意图:理解根本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提升历史解释能力,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二)侵略者
PPT出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英法是主凶,美俄是帮凶。
(三)经过
1.ppt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学生阅读教材,学会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史料和归纳时间轴,培养良好的时空观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学生依据教材回答火烧圆明园的意义。展示教材中P12的材料研读“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861年11月25日)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设计意图:出示视频史料和文字史料,认识到论从史出,体现家国情怀,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3.出示《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的表格,学生归纳三个条约的签署国和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列表的方式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任务二: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出示马克思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不需要花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引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学生结合教材归纳俄国趁火打劫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并回答“俄国共割让了多少平方公里的土地?”“哪一个条约割让领土最多?”
(设计意图:理解根本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提升历史解释能力,理解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使学生学会用列表格的方式整理历史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归纳能力。)
任务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展示教材段落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并出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设计意图:重难点突破,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通过观察地图,培养时空观念的核心历史素养。)
2.小组讨论问题“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展示表格,学生可以根据表格提示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并通过表格对比,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3.ppt展示课后活动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大新危害。”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极端不义的战争””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思考问题并回答课后活动的问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