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机械功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机械功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09 10: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
机械功
教案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理解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的乘积叫做这个力所做的功。
     会判断生活中是否做功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知道功的两个因素是在同一个方向上的。先定义,再实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生活与课堂物理知识之间的沟通桥梁。
二.教学思想。
   这节课准备的知识有,匀速运动时,合力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弹簧秤的使用。物体受力分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先用斜面的使用来引入课题,从斜面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完成相同的任务时,有力与力的方向上的乘积是相同的,由此引入功的概念。用和尚提水的故事初步感觉一下,用了力不一定做功,只有做出的贡献,也就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才算做功。接下来分析判断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是否做功。如提水时水平走动,等,让学生领导判断是否做功,就是看这个力,及这个力的方向上有没有通过距离。最后补充,由于惯性时,原来的力已不做功。最后利用公式来个小计算。21教育网
   在这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讨论的方法,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体到物理对生活是如何来进行分析的,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功的两个因素。
   难点:找出功的两个因素,并能区分是否做功。
3、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活动
斜面可以省力,且斜面越长越省力。当高度相同时,力与车和方向上的乘积不变。
学生观察图片后思考,三种不同的方式把木箱从底的地方移到车上,会选择哪种比较好呢?学生回答: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利用斜面把小车拉到一定的高度。记录力与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分析问题引入情景,用三种同的方法把物体提高到一定高度,你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演示,利用斜面提高物体的三种不同方法。
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和乘积叫做这个力所做的功。
学生感知:当高度相同时,力与力的方向上的乘积为什么会相同呢?因为完成的任务相同。公式:W=FS  单位:焦。
让学生知识功是力与力的方向上的距离的乘积。
初步理解功的意义。
情景:三个和尚提水:同学们思考哪些和尚在做功,哪些和尚没有做功,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一个,与第三个在做功,第二个没有做功。 虽然有力,但不定做了功。
三个和尚是否都在做功呢?引导学生从贡献上来分析。为什么第二个没有做功?
思考课本上的提问: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的过程中,是否做功?停在空中时,举力是否做功。提水时,水平移动时,是否做功。球从高处滑到低地方。观看幻灯片,想一想,踢出去的足球是否做功,打出的子弹是否做功。
引导学生来分析,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哪里,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在哪里。形成力与力的方向的距离是同一个方向的感觉。惯性运动时,前面施出的力已 不在做功。
功的计算。
学生们自由分析。
课本上的习题计算。
小结:
斜面的作用。什么是功。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