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第3章 地球的运动(原卷 解析版)-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素养测评】第3章 地球的运动(原卷 解析版)-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02 21:50: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地球的运动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如图示意地球自转运动演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四季变化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五带的划分 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垂直于经线 B.纬线相交于南北极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纬线长度相等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四季的变化,①错误,AC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站在地球上就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②正确;五带的划分是依据地球表面不同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这是由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引起的,③错误,B不符合题意;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就会出现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且不断交替,即昼夜交替现象,④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并非垂直于经线,A错误;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相互平行,不会相交于南北极,B错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C正确;经线长度都相等,而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错误。故选C。
24小时,也就是一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是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制作了日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 )
A.日出 B.正午 C.下午 D.日落
4.利用日晷测定一天的时间,主要运用的地理规律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月球自转
【答案】3.B 4.A
【解析】3.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晷针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日出时影子最长,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正午影子最短,B正确;下午影子变长,日落时影子变回最长,CD错误。故选B。
4.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日晷利用太阳在天空中转动一天的规律来测定时间,这是地球自转造成的,A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故日晷的应用与地球公转、月球公转、月球自转无关,BCD错误。故选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下图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的四个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斗卫星定位某点位置为(120°E,0°),与图中相吻合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图中四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乙位于丙的东北方向
C.丙、丁两地均位于热带 D.由于地球自西向东公转,丁比丙更早迎来日出
【答案】5.C 6.D
【解析】5.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向南增大为南纬(S),经度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为西经(W),甲点经纬度大致是(120°E,40°N),乙点大致是(140°E,30°N),丙点(120°E,0°),丁点大致是(140°E,0°),所以(120°E,0°)对应的是丙,C正确,排除ABD,故选C。
6.甲点纬度是40°N,在北半球,经度120°E,在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A正确;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乙位于丙的东北方向,B正确;丙、丁在赤道(0°纬线),位于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C正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早迎来日出,不是公转,丁在丙东边,是因自转丁比丙更早迎来日出,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 )
A.早5小时 B.早8小时 C.晚5小时 D.晚8小时
8.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答案】7.B 8.C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显示,北京时间是08:00,伦敦时间是00:00,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早8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区不同,地球自转造成了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出现差异,C正确;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无关,ABD错误。故选C。
如图为地球运动演示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手电筒的光线代表太阳光线,在手电筒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自左向右缓缓匀速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9.该演示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 )
A.形状 B.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C.大小 D.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即将迎来日落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9.B 10.B
【解析】9.实验未涉及地球形状,如球体证明的探究,A错误;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能观察昼夜交替等自转地理现象,B正确;实验与地球大小,如赤道周长、半径无关,C错误;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实验中无绕太阳运动操作,未模拟公转,D错误。故选B。
10.结合图中的白天与黑夜,乙地位于昏线西侧,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即将进入黑夜,迎来日落,B正确,甲处在白天,丙、丁处在黑夜,ACD错误。故选B。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图1、图2,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材料二: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20°N)成功发射。
11.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表面期间,自贡市某中学正午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短 D.短→长
12.图2中文昌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答案】11.A 12.A
【解析】11.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表面对应的时间是从2020年7月23日到2021年5月15日,太阳直射点先从北半球不断南移至南回归线,后一直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因为自贡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且太阳高度角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对应正午旗杆影子先由短变长后变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读图可知,文昌位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位于热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上海的小华同学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3.D 14.C
【解析】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物体的影子最长,四个选项中,④选项太阳高度最低,符合题意,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不同,该现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与地球自转和东升西落无关。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东区的戈壁滩稳稳触地。此次返回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左图为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和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神舟十九号着陆当日北京昼夜情况是( )
A.出现极昼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
16.返回地东风着陆场位于( )
A.南半球 B.低纬度 C.北温带 D.西经度
【答案】15.D 16.C
【解析】15.2025年4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C错误,D正确;北京位于北温带,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极昼极夜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地区,A错误;昼夜等长是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神舟十九号着陆当日(4月30日)不是这两个节气,B错误。故选D。
16.我国位于北半球,东风着陆场也在北半球,不是南半球,A错误;低纬度是0°-30°,东风着陆场纬度大致在40°N左右,属于中纬度,B错误;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东风着陆场在这个范围内,属于北温带,C正确;我国东风着陆场的经度在东经100到110度之间,不是西经度,D错误。故选C。
我国(北半球)某城市商家设计了一款可根据太阳高度变化智能伸缩的遮阳棚。当阳光直射时,遮阳棚会完全收起来。读“智能伸缩遮阳棚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商家所在城市纬度位置可能位于( )
A.23.5°N B.30°N C.40°N D.23.5°S
18.店员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晴天的情况下( )
A.图中①表示春分日的光照情况 B.一年中正午会出现两次遮阳棚完全收起来的情况
C.一年中夏至日这天,遮阳棚展开时间最短 D.一年中正午时刻,冬至日遮阳棚展开面积最大
【答案】17.A 18.D
【解析】17.根据题目描述,遮阳棚的设计是根据太阳高度变化智能伸缩的,且图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图可知,①处正午太阳垂直照射遮阳棚,而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商家所在城市纬度位置可能位于23.5°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在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对于该智能伸缩遮阳棚来说,太阳高度越小,遮阳棚需要展开的面积就越大,所以一年中正午时刻,冬至日遮阳棚展开面积最大,D正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既不是一年中最大也不最小。而从图中可知①太阳高度最大,代表夏至日,A错误;当阳光直射时,遮阳棚会完全收起来。该城市位于23.5°N,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直射该城市所在纬度(23.5°N)只有一次,所以一年中正午只会出现一次遮阳棚完全收起来的情况,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照射时间长,影子短,遮阳棚展开时间应该是最长,而不是最短,C错误。故选D。
河南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在校园内进行了“立竿见影测方向”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是同学们现场测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同学们发现,竖杆影子在一天内出现长短变化,根本原因是( )
A.测量位置不同 B.测量时间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20.同学们发现,同样是正午时刻测量的影长,夏至日和冬至日差别较大,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天气的变化 D.纬度的不同
【答案】19.C 20.B
【解析】19.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角随地球自转而不断变化。太阳高度角不同,同一物体影子长短就不同,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C正确;测量位置不同、测量时间不同不是根本原因,AB错误;地球公转是导致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不是一天内影子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
20.地球自转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差别大无关,A错误;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使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影长差别较大,B正确;正午影长主要受公转影响,天气变化对正午影长没有影响,C错误;这里是同一地点(河南省某中学),纬度相同,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广安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迎来白昼的是 地。
(5)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
【答案】(1)逆时针 (2)一天 (3)东京 (4)④ (5)昼夜交替
【解析】(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模拟实验中,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就是逆时针转动。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
(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先进入黑夜。东京位于北京的东边,所以东京最先进入黑夜 。
(4)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点即将迎来白昼。图中④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以即将迎来白昼的是④地。
(5)因为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形成昼半球和夜半球。又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地点不断地经历从昼到夜、从夜到昼的交替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真实生活。青岛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为主题,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据记载,三千年前,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下图中左图为河南登封观星台大型圭表,右图为圭表测量正午日影变化状况示意图。
(1)古人观察正午时“表”的影子的长短,确定了二分二至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至a线位置时,是 节气,正午“表”影最短至b线位置时,是 节气,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造成“表”影在一年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了秦汉年间,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个节气相当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运动 度所达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 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始点,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据图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传统夏季包含的所有节气。
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目录说明书”。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谢逸《点绛唇》
(4)“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重要纬线),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即将迎来 (节气),渐渐风寒水凉。
【答案】(1) 冬至 夏至 公转
(2) 15 15
(3)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4) 赤道 平分 寒露
【解析】(1)读圭表测量正午日影变化状况示意图可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至a线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为冬至日。正午“表”影最短至b线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为夏至日。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份为15度,每份对应一个节气,即地球绕太阳公转每运动15度就产生一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15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立夏为起点,立夏至立秋之间为中国传统夏季,读图可知中国传统夏季包括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4)“白天黑夜两均分”指的是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读图可知,“风清露冷”寓意北半球的秋分日过后迎来的下一个节气寒露,寒露过后渐渐风寒水凉。
2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图1为两份购物清单,图2示意参与此次网购的五人所在城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双十一”这天北极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双十一”活动于北京时间零点开抢。北京的小林准备熬夜抢购时,纽约的皮特却不需要熬夜抢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自转/公转)。
(2)由图2可知,参与此次网购活动中的安娜位于 (北/南)半球,大卫所在城市的纬度最 ,彤彤位于 带(温度带)地区。
(3)“双十一”期间,地处北京的小林正处的季节是 季,以及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1中有可能成为安娜购买当季急需品的购物清单是哪份? 请说明理由 。
【答案】(1) 极夜 自转
(2) 南 高 热
(3) 秋 昼短夜长
(4)A,正值春季,气温回升,需要防晒。
【解析】(1)11月11日处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极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北京和纽约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所以北京零点时纽约不需要熬夜抢购,是地球自转导致的时差。
(2)从图2看,安娜所在城市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纬度划分中,纬度数值越大纬度越高。大卫所在城市靠近北极圈,所以大卫所在城市纬度最高。彤彤所在城市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所以属于热带。
(3)11月11日处于北半球的秋季(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京位于北半球,所以此时北京昼短夜长。
(4)结合图示信息,安娜同学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11月为春季最后一个月,天气气温回升,应该购买防晒、单薄衣服等物品,即A购物清单;而B购物清单是应为了应对寒冷天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地球的运动 单元素养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如图示意地球自转运动演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四季变化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五带的划分 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垂直于经线 B.纬线相交于南北极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纬线长度相等
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制作了日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 )
A.日出 B.正午 C.下午 D.日落
4.利用日晷测定一天的时间,主要运用的地理规律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月球自转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下图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的四个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斗卫星定位某点位置为(120°E,0°),与图中相吻合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关于图中四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乙位于丙的东北方向
C.丙、丁两地均位于热带 D.由于地球自西向东公转,丁比丙更早迎来日出
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 )
A.早5小时 B.早8小时 C.晚5小时 D.晚8小时
8.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如图为地球运动演示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手电筒的光线代表太阳光线,在手电筒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自左向右缓缓匀速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9.该演示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 )
A.形状 B.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C.大小 D.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即将迎来日落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图1、图2,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材料二: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20°N)成功发射。
11.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表面期间,自贡市某中学正午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短 D.短→长
12.图2中文昌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上海的小华同学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东区的戈壁滩稳稳触地。此次返回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左图为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和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神舟十九号着陆当日北京昼夜情况是( )
A.出现极昼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
16.返回地东风着陆场位于( )
A.南半球 B.低纬度 C.北温带 D.西经度
我国(北半球)某城市商家设计了一款可根据太阳高度变化智能伸缩的遮阳棚。当阳光直射时,遮阳棚会完全收起来。读“智能伸缩遮阳棚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商家所在城市纬度位置可能位于( )
A.23.5°N B.30°N C.40°N D.23.5°S
18.店员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晴天的情况下( )
A.图中①表示春分日的光照情况 B.一年中正午会出现两次遮阳棚完全收起来的情况
C.一年中夏至日这天,遮阳棚展开时间最短 D.一年中正午时刻,冬至日遮阳棚展开面积最大
河南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在校园内进行了“立竿见影测方向”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是同学们现场测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同学们发现,竖杆影子在一天内出现长短变化,根本原因是( )
A.测量位置不同 B.测量时间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20.同学们发现,同样是正午时刻测量的影长,夏至日和冬至日差别较大,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天气的变化 D.纬度的不同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广安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迎来白昼的是 地。
(5)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
2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真实生活。青岛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为主题,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据记载,三千年前,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下图中左图为河南登封观星台大型圭表,右图为圭表测量正午日影变化状况示意图。
(1)古人观察正午时“表”的影子的长短,确定了二分二至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至a线位置时,是 节气,正午“表”影最短至b线位置时,是 节气,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造成“表”影在一年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了秦汉年间,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个节气相当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运动 度所达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 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始点,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据图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传统夏季包含的所有节气。
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目录说明书”。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谢逸《点绛唇》
(4)“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重要纬线),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即将迎来 (节气),渐渐风寒水凉。
2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图1为两份购物清单,图2示意参与此次网购的五人所在城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双十一”这天北极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双十一”活动于北京时间零点开抢。北京的小林准备熬夜抢购时,纽约的皮特却不需要熬夜抢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自转/公转)。
(2)由图2可知,参与此次网购活动中的安娜位于 (北/南)半球,大卫所在城市的纬度最 ,彤彤位于 带(温度带)地区。
(3)“双十一”期间,地处北京的小林正处的季节是 季,以及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1中有可能成为安娜购买当季急需品的购物清单是哪份? 请说明理由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