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地球晨读、晚默
晚默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在宇宙中
1. 地球是____________系八颗行星之一。____________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2. 地月系是相对较小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____________系中的一个星系。
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3. 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船队完成首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6. 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__千米。
三、地球仪
7.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____________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仪。
8. 用手指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人们称之为“____________”。
9. 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____________是地球的最南端。
10. 纬线和经线的比较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____________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_______________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_,到两极缩为一点 相等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于____________
指示方向 ____________方向 ____________方向
11. 纬度和经度的比较
项目 纬度 经度
度数范围 0°~90° 0°~180°
度数划分 赤道为0°,赤道向北称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赤道向南称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0°~30°为_________纬度地区,30°~60°为_________纬度地区,60°~90°为_________纬度地区 本初子午线为0°,本初子午线向东为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表示),向西为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变化规律 度数向北增大是___________,向南增大是____________ 度数向东增大是____________,向西增大是____________
12.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____________为界,纬度是北纬位于___________半球,纬度是南纬位于__________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为界,经度在20°W~0°~160°E位于__________半球,经度在160°E~0°~20°W位于__________半球。
13.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_________,利用其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__________。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是 ,周期为 ,方向为 ,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昼夜更替现象。
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因此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3)时区和区时。
①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 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
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②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 ”,但该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
2.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 ,周期为 ,方向为 ,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将表的内容补充完整。
项目 日期 现象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① ,全球昼夜②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③ ,北半球昼④ 夜⑤
秋分日 ⑥___________ 前后 太阳直射⑦ ,全球昼夜⑧
冬至日 ⑨_________ 前后 太阳直射⑩ ,北半球昼11 夜12
晨读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在宇宙中
1.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2. 地月系是相对较小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
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3. 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4. 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地球仪
7.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也就是地球仪。
8. 用手指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人们称之为“地轴”。
9. 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10. 纬线和经线的比较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相等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于极点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11. 纬度和经度的比较
项目 纬度 经度
度数范围 0°~90° 0°~180°
度数划分 赤道为0°,赤道向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向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本初子午线为0°,本初子午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变化规律 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12.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纬度是北纬位于北半球,纬度是南纬位于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经度在20°W~0°~160°E位于东半球,经度在160°E~0°~20°W位于西半球。
13.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作经纬网,利用其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周期为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昼夜更替现象。
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3)时区和区时。
①从西经7°30'到东经7°30'划为中时区(又称“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划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②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国际日界线”,但该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
2.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太阳,周期为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将表的内容补充完整。
项目 日期 现象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①赤道,全球昼夜②平分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③北回归线,北半球昼④长夜⑤短
秋分日 ⑥9月23日 前后 太阳直射⑦赤道,全球昼夜⑧平分
冬至日 ⑨12月22日 前后 太阳直射⑩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