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题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比较丰富,是计数的基础知识。针对上述内容,本课的设计有以下两大特点: 1.开篇设疑,激发兴趣。 通过谈话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字,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数字,进而提出疑问:数字是如何产生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明确十进制产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因数字的不同造成很多的不方便,促使后来逐渐统一成现行的数字。随着人们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需要认得的数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十进制产生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知道数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 2.理解并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最常用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知道数的产生。
学习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3分钟)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自由说一说。 2.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这些数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体会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字,小小的数字带给我们各种不同的信息。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1)5406 (2)208 (3)6333 (4)999 答案:(1)五千四百零六 (2)二百零八(3)六千三百三十三(4)九百九十九 2.填空。 (1)当物体一个也没有,就用( )表示。 (2)最小的自然数是( )。 (3)自然数的个数是( )。 答案:(1)0(2)0(3)无限的
二 探索数的产生之路。 (15分钟)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和组里的同学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小结:古代记数法现在看来很麻烦,但在当时数还没有产生的情况下,能创造这样的记数法,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见,古代的人们是多么的聪明! 2.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第17页自然数的相关知识以及“你知道吗”。 强调说明: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与数字发展相关的资料。 (2)汇报展示:我们知道古代的计数方法有实物记数法、结绳记数法、刻道记数法。 2.(1)学生汇报对自然数的理解:当物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阅读资料,了解阿拉伯数字的来源,知道阿拉伯数字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数字的原因。 3.( )个十亿是一百亿。 一千亿有( )一百亿。 答案:10 10 4.从右边起,第( )位是十万位,第( )位是亿位。 答案:69 5.说说“64875”这个数中每一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分别表示什么? 答案:“6”在万位上,表示6个万;“4”在千位上,表示4个千;“8”在百位上,表示8个百;“7”在十位上,表示7个十;“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 6.34000670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3表示( )。 答案:11 百亿 3个百亿
三 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十进制计数法。 (12分钟) 1.课件出示第18页情境图。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2.引导学生从一亿开始,整亿、整十亿、整百亿、整千亿地数数,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3.教师讲解:个、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是数位,它们对应的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 4.引导学生在草稿本上整理完善数位顺序表。 5.十进制计数法。 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汇报自己的所思所想。 2.进行数数练习,感知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在草稿本上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5.对照数位顺序表举例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四 巩固练习。 (7分钟) 1.完成教材第22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 2.同桌合作完成后进行延伸,仿照第2题相互出题测试。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
六 教学板书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古代记数法: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读法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贯穿在数发展的历史背景中,使学生自主完成了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时让学生积极地去了解,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