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以前学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以学生熟知的“鸟巢”的占地面积引入,引起学生对大面积单位的兴趣,再通过实际测量、推想,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结合土地面积的计算,应用平方米和公顷、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使学生更好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是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明确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1)认识公顷 (1课时)
(2)认识平方千米 (1课时)
(3)练习课 (1课时)
(4)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本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利用新旧知识迁移,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学习的方法,并在自己获取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
第1课时 认识公顷
课题 认识公顷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内容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此,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1.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根据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主观探究愿望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1公顷的实际大小。 2.在生活中探究与感受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操场上亲自站一站、看一看、估一估、测一测、围一围、想一想等活动,实际感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这种亲身体验,远比枯燥的传授有效。
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 2.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学习难点 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卷尺、课前测量的相关数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6分钟)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 2.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面积都能用这三个面积单位来表示,要测量体育场或更大场地的面积需要引进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公顷。 (板书课题) 1.学生自由交流。描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所表示的大小。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 答案:测量像橡皮这样比较小的物体时,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像课桌桌面这样稍大一点的物体时,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像黑板这样面积较大的物体时,用平方米作单位。 2.填一填。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6公顷=( )平方米 600000平方米=( )公顷 答案:500 60000 60 3.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答案:6×8=48(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48≈208(个) 答:208个这样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二 实践活动,明确概念。 (26分钟) 1.组织学生到操场实际测量,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2.巡视指导并及时改正学生活动中的错误。 3.引导学生看一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估一估它的面积。 4.告诉学生像这个正方形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公顷。 5.引导学生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6.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米间的进率。 1.分成4组,每组组长负责分工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每组学生均匀地站在测量出的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每条边上。 3.观察这个正方形,估一估有多少个1平方米。 4.再仔细观察,在脑海中形成1公顷的实际大小。 5.多数同学都会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 6.理解1公顷=10000平方米,在头脑中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表象。
三 进一步探究,形成空 间概念。 (5分钟) 回到教室,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鸟巢”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鸟巢”的面积。 观察情境图,感受20公顷有多大,合多少平方米。 20公顷=200000平方米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让学生感知的比较多,从看例题的图片,到自己说一说对公顷的认识,最后到揭示新知。教师没有急于求成的去布置各种巩固练习,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和想象,再把他们的体验和想象转化成语言,描述出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因此课上不乏精彩的回答,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衔接,也还原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但学生的生活经历还不够多,只会拿学校、操场比较。练习中,因为进率比较大,学生对于单位间的换算不是特别有把握,所以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问题也比较多。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