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3课时《角的分类》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3课时《角的分类》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角的分类
课题 角的分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角的分类是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本课时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重视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角,经历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通过动手测量,按度数给角分类及明确各种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制造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角的分类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平台,学生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习目标 1.认识平角和周角。 2.能根据角的度数熟练、准确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掌握角的分类以及各种角的度数。
学习难点 理解平角、周角的意义,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正确认识平角和周角。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活动角、折扇、量角器、三角尺、各种大小的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谜语引入。 (1)“有风就不动, 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 等到起秋风。”打一生活用品。 (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两把扇子,它们打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角,你知道这些角是怎么分类的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分类。 1.(1)学生自由猜谜语。(谜底:扇子) (2)观察屏幕上出示的两把扇子,并展开手中的扇子,感受形成不同大小的角的过程。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提示: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 2.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 )。 答案:越大 3.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角。 4.比210° 小( )的角是平角。 答案:钝30° 5.按要求填一填。 锐角:④⑤ 直角:① 钝角:③ 平角:② 周角:⑥ 6.一个周角里有( )个平角。 答案:2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5分钟) 1.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的角吗? 2.组织学生展开折扇,明确展开形成角的过程。 3.组织学生观察平角的特点,说一说平角与直角的关系。 4.课件演示说明: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测量周角的度数,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5.(1)引导学生说出锐角、钝角与直角之间的关系并说出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 (2)引导学生把学过的角,根据角的度数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操作后发现这个角是直角,学生用量角器量直角,汇报量的结果(直角=90°),最后说一说生活中的直角。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成的图形。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旋转活动角,明确: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通过测量得出: 1平角=180°1平角=2直角 4.学生仿照课件旋转活动角,并借助量角器明确: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5.(1)通过对比发现锐角、钝角与直角之间的关系,明确: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2)学生按要求排列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三 巩固练习。 (7分钟) 完成教材第43 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活动角让学生引出各种大小的角,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进行角的特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看一看、动一动、折一折、说一说等,让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到了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既加深学生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又使学过的知识得到运用。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