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和射线,角的认识及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
“角的认识”在教材中是分三个阶段编排的。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定义,学习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注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1课时)
(2)角的度量 (1课时)
(3)角的分类 (1课时)
(4)画角 (1课时)
(5)练习课 (1课时)
(6)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测量的技能,同时把量角和估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来帮助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本节课内容包括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操作为主,谈话启发为辅,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们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小朋友的坐姿、椅子的构造等。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2.明确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2.明确角的概念,会用角的符号表示角及掌握角的读法。
学习难点 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角的组成,会判断生活中的角。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刻度尺 学具准备:刻度尺或三角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评价欣赏,引入新课。 (3分钟) 人们用线条创造了美,给大家以美的享受,你们有兴趣走进线的王国,去研究各种线条以及由线组成的角吗? 1.同学们自由交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答案:步骤:①首先固定一点,使刻度尺0刻度与该点重合; ②用刻度尺标出0~4厘米的两点,连接两点即为所求。 2.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答案:一条。 3.画一条直线,通过下面的两点。 答案:步骤:用刻度尺的一边同时与两点重合,沿刻度尺画直线过点A、B两点,即为所求直线。 4.图中共有几条射线? 答案:四条。 5.数一数,填一填。 ( )条线段 ( )条直线 ( )条射线 答案:6 1 8 6.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条射线长100米。( ) (2)一条直线比一条射线长。( ) 答案:(1)× (2) × 7.判断哪个是角,在角的旁边画“√”。 答案:
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3分钟) 1.认识线段。 (1)拿出一条线,用手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线段,说出线段的特征。 (2)介绍用字母表示线段的方法。 (3)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2.认识射线。 (1)让学生在刚才画的3厘米长的线段上保持左端不动,将右端无限延长。 (2)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直画下去的情境,然后老师演示课件。 (3)这是一条什么线呢?有什么特征? (4)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是射线呢?你会画射线吗? 3.认识直线。 (1)刚才我们把线段向一端延伸得到一条射线,要是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会是什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2)课件演示,说说这是一条什么线,它有什么特征? (3)指导学生用三角尺或刻度尺画一条直线。 (4)引导学生说说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关系。 4.认识角。 (1)出示课件:学生自学,明确角的概念,分析角的组成。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两条边。 (3)老师介绍表示角的符号和记法。 1.(1)同学们认真观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2)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知道为了表述方便,线段可以用字母来表述。如教材中的线段可以记作线段AB。 (3) 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线段。 2.(1)学生按要求画线。 (2)学生充分想象,感知射线的特征。 (3)学生交流,明确:这是一条射线,它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伸。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述,如射线AB。 (4)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射线,并尝试在草稿本上画射线。 3.(1)学生闭上眼睛,充分想象,感知直线的特征。 (2)交流,明确:这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AB”来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直线l。 (3)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4)相同点:它们都是直的。 不同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延长的;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4.(1)学生观察角,阅读角的概念。交流汇报角的组成: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 (2)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理解顶点和边的含义。 (3)学生倾听老师的介绍。在画出的角上,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三 巩固练习。 (8分钟) 完成教材第39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6分钟) 1.结合板书谈一谈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感。直线、射线都是能够无限延伸的,让学生闭上眼,让脑海中的射线向一端延伸、延伸、再延伸,让脑海中的直线也向两端无限延伸,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而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进一步感知射线和直线,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本节课从“线”到“角”,借助“过一点可画无数条射线”的知识内容,取一个公共端点画两条射线导出一个角,从而唤起学生对角的认识体验,然后可组织学生说一说角的含义并自己画一个角。观察角的形成过程与自由画一个角,两个层次的活动体验相当关键。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