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5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第5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课题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是在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之后学习的,有了前面的基础,问题解决起来会很容易。但是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与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在除数的处理上又有明显的不同,因此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效地复习过渡,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构建的过程,教学中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施构建。教学伊始,安排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5乘几的乘法计算),为接下来学习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做了铺垫。 2.以合作探究为主题,让学生经历试商,通过自己的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汇总等学习活动,充分发表见解,展示多种试商方法,最终优化出把26看作25试商的方法。在总结试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试商技巧,提高技能。
学习目标 1.掌握把接近25的除数看作25来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把接近25的除数看作25来试商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课件出示下面几题。 1.说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21 43 58 69 62 2.笔算。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谈话引入。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咱们将进一步学习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1.快速说出与之接近的数。 2.独立计算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说清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思考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1.口算。 14×5= 24×5= 15×3= 15×8= 15×6= 25×2= 25×4= 25×8= 答案:70 120 45 120 90 50 100 200 2.笔算。 270÷31= 196÷39= 320÷52= 答案:8……22 5……1 6……8 3.先判断试商是否正确,再把不正确的调商。 答案:略。 4.四年级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有24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演讲一共进行了168分钟,平均每名同学用了多少分钟? 答案:168÷24=7(分钟) 答:平均每名同学用了7分钟。
二 体验感知,合作探究。 (2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例5。 组织学生独立试做。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计算完成后,结合计算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3.教师选择计算中不同的试商情况进行汇报。 (1)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 (2)在试商的过程中怎样调商? (3)怎样检验计算的对错? 4.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出商的? 5.揭示“中数试商法”。 教师介绍:把26这样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25来试商,这样的试商方法叫做“中数试商法”。 6.举例说明还有哪几个接近25的数可以用“中数试商法”? 1.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2.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3.(1)试商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①把26看作30来试商;②直接用26来试商;③把26看作25来试商。 (2)调商:商是否合适,关键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说明商小了,需调大。 (3)检验:可以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学生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 5.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6.24、25、26都可以看作25来试商,很快能确定商几。提高试商速度。
三 巩固练习。 (5分钟) 完成教材第 81 页“做一做”,进一步理解算法。 独立完成后,汇报计算过程,交流试商体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240÷26=9……6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用“四舍五入”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如课前所预料的一样,教学中,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对这种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数也用“四舍五入”法把它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结果很显然,试商调商用了好几次,学生这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方法有局限性,急切地想得到更好的方法,老师这时候把方法教给学生,效果也是最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授其知识,比“强灌”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