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04 10: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成像技术,常利用氟的放射性衰变来标记药物,从而对人体内部器官进行成像。氟的半衰期约为110分钟,其衰变方程为,以下关于该衰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电子
B.给氟施加高压,其半衰期会缩短
C.氟衰变时释放能量,所以存在质量亏损
D.若有100个氟原子核,经过110分钟后,大约还剩下50个未衰变
2.2025年4月9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小育同学在航站楼用如图甲所示的推车推着行李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推车及行李箱可以简化成如图乙所示模型。则推车对整个行李箱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图所示,一个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属圆板形活塞的下表面是水平的,倾斜的上表面面积为S,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圆板的质量为M。不计圆板与容器内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0,则被圆板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p等于(  )
A. B. C. D.
4.如图所示,两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光滑导轨倾斜放置,上端连接一电阻,空间有一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的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从某处自由释放,下列四幅图像分别表示导体棒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该车在红绿灯启停、无保护左转、避让路口车辆、礼让行人、变道等情形下都能无干预自动驾驶。某次试验时,a、b两车(均可视为质点)从不同地点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图线均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在前,b车在后
B.在2t0时刻两车间的距离最远
C.在t0时刻b车的速度大小为
D.出发时两车间的距离可能为
6.如图所示,一物体自某点(图中未标出)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最后的A、B、C、D四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的间距为6m,B、C的间距为3m,且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均为1s,则(  )
A.C点的速度为1.6m/s B.C点的速度为0.75m/s
C.C、D间的距离为0.5m D.C、D间的距离为
7.如图甲所示,工人用叉车拉石墩时,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模型,∠BAC=90°,叉车臂AC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不计球形石墩表面摩擦,叉车和石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在叉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若θ从0°缓慢增加为90°,叉车臂对石墩的作用力FAC和车把对石墩的作用力FAB的大小变化为(  )
A.一直增大 B.先增加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加 D.一直在增大
二、多选题
8.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点自由下落,图中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至过程中,人做自由落体运动
B.人在位置时,速度最大
C.从至过程中,人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从至过程中,人的速度减小
9.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的足够大的光滑斜面上,质量为的物块A与质量为的物块B通过一根轻绳绕过两个轻质定滑轮C、D相互连接,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从某时刻开始同时静止释放A和B,末还没有物块碰到滑轮,忽略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B.B在末的速度大小为
C.滑轮C对轻绳的作用力为 D.滑轮D对轻绳的作用力为
10.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物块B拴接,物块A紧挨着物块B,两物块相对斜面静止。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使A、B一起沿斜面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分离。A、B的质量分别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加拉力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为
B.A、B分离瞬间弹簧弹力大小为
C.整个过程中拉力先增大后不变
D.拉力F的最大值为
三、实验题
11.某小组用三根规格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细线、重物、刻度尺、三角板、白纸、图钉、木板等器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橡皮筋两端,确保三根橡皮筋两结点间原长相同,用刻度尺量出橡皮筋的原长;
②木板竖直固定,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③将一根橡皮筋上端的细绳固定在a点,下端细绳拴接甲乙重物,如图甲所示,待重物静止后记录接点位置,并标记为O,用刻度尺量出橡皮筋1两结点间的长度;
④将另外两根橡皮筋上端的细绳分别固定在b、c两点,下端的细绳拴接(接点为O')并悬挂同一重物,如图乙所示,待重物静止后记录结点的位置为O',并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橡皮筋2和3两结点间的长度;
⑤用橡皮筋伸长量表示其受力的大小,作出橡皮筋1对O拉力的图示,橡皮筋2和3对O'拉力的图示和;
⑥以和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到理论上的合力F,如图丙所示。比较与F的大小方向,寻找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乙中b、c两点可以不在同一高度处
B.图乙中橡皮筋2和3需调整至互相垂直
C.若橡皮筋规格不相同,对实验无影响
D.重物质量适量大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2)步骤④中有遗漏,请补充: ;
(3)由丙图可知,在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与重力共线的是 (填“F”或“”)。
12.小明在课堂上看到老师演示的牛顿管实验,羽毛和小铁片下落的时间几乎相同,他就想通过牛顿管来计算羽毛下落的加速度,进一步验证其是否做自由落体运动。他设计通过拍摄牛顿管中羽毛自由下落的视频,并利用视频分析软件或逐帧分析的方法,测量羽毛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值。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装置准备:将牛顿管竖直固定在支架上,并将其内部进行抽气处理。将羽毛放置在牛顿管的顶部。使用夹具将相机固定在适当位置,确保能够清晰拍摄到羽毛整个下落过程。
②视频拍摄:调整相机参数,如帧率、分辨率等,以获取清晰的视频画面。启动相机并开始录制视频,同时释放羽毛使其从牛顿管顶部自由下落。
③视频分析:将录制好的视频导入视频分析软件。软件中设置合适的比例尺,以便将视频中的像素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选择羽毛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软件中的跟踪功能或逐帧分析的方法记录羽毛自由下落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如图甲所示。根据表中记录的位置数据和时间数据,结合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相长/cm 实长/m 时间间隔/s
管长 16.11 1.0120
1.48 0.0930 0.06
2.04 0.1281 0.06
2.59 0.1627 0.06
3.14 0.1972 0.06
3.70 0.2324 0.06
(1)请根据图甲和表格中的数据,计算截取第2个图像时羽毛的下落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表格数据,可得羽毛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本实验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进一步说明羽毛的下落是自由落体,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比当地实际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 。
四、解答题
13.已知某新能源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以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间后的速度为,求:
(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汽车内的位移大小。
14.如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现在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的滑块,对滑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的推力时(如图甲),滑块刚好可以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图乙所示,现改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为保证滑块在斜面上静止,求大小的取值范围。
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传输。质量,可以作为质点的滑块放在与等高的平台上,与点距离。滑块在点右侧始终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定外力,在点左侧恒力消失。已知滑块与、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滑块第一次运动到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第一次从点滑上传送带到再次返回处所用的时间;
(3)滑块第10次向左运动到点时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D A AC BC AB
11.(1)AD
(2)使O'点与O点重合
(3)
12.(1)
(2)
(3) 可以 残余空气阻力的影响
13.(1)
(2)
【详解】(1)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2)汽车减速到0的时间为
故刹车后汽车内的位移大小即内位移大小,即
解得刹车后汽车内的位移大小为
14.(1)
(2)
【详解】(1)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2)当滑块有下滑趋势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又因为,
联立解得
若物体沿斜面有向上的运动趋势,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则有
结合,
联立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15.(1)
(2)
(3)
【详解】(1)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2)滑块在传送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滑块减速至零的时间
滑块向左移动的位移
滑块再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共速的时间
滑块向右移动的位移
滑块此时距B端的距离为
匀速运动到B端的时间
故滑块第二次到达B端的时间为
(3)滑块第一次重新回到B点的速度为
方向水平向右。滑块在BC平台上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至0,加速度大小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向右运动的位移
之后滑块向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则滑块第二次向左移动到B点时的速度平方
解得
因此滑块滑上传送带后再次向右回到B的速度
方向水平向右。根据运动学公式,滑块再次向右在平台BC上运动的位移
滑块第三次匀加速向左运动到B的速度的平方为
整理可得
以此类推,滑块第10次匀加速向左运动到B的速度的平方为
代入数据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