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4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条形统计图(1) (1课时)
(2)条形统计图(2) (1课时)
(3)条形统计图(3) (1课时)
(4)练习课 (1课时)
(5)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课题 条形统计图(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统计知识有了简单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知识。 1.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天气预报导入,使学生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 2.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3.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数据,能自己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表示1个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能力。
学习重点 能读懂用1个格表示1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 理解条形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问题导入。 (3分钟) 1.同学们都爱听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都有哪些天气情况? 2.在天气预报中也蕴藏着数学问题,这节课咱们将一起来探讨一下天气预报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自由交流。 2.学生带着好奇心与老师共同进入新知的探究。 1.你知道哪些天气情况? 答案:晴天、阴天、小雨、小雪…… 2.说说北京8月的天气有几种情况? 答案:有晴天、阴天、多云、阵雨、雷阵雨这5种天气。 3.说一说统计时记录数据的方法? 答案: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还可以用画“√”或“×”作标记的方法整理数据…… 4.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统计表的优点是能详细地记录数据,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研究数量差异的问题。
二 整理数据。 (24分钟) 1.收集数据。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情境图。 (1)学生观察情境图,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2)这个月每种天气分别有多少天?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 (4)学生汇报。 (5)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组不同的表示方法及课本第94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们观察各种方法,重点分析课本上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优缺点。 (6)课本第94页的两种统计方法分别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2.绘制条形统计图。 (1)提问:能不能绘制一个既能体现数据多少又能直观形象地比较出各种数据大小的统计图呢? (2)各组展示绘制作品。 (3)教师用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1.(1)观察记录表,分别说出都有哪些天气情况。 (2)分组讨论统计各种天气天数的方法。 (3)学生分组统计,教师巡视。 (4)各组派代表汇报。 (5)组内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6)统计表能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竖形图能比较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但无法直观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1)学生分组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各组的作品。 (3)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三 巩固练习。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 2.(1)教师引导学生统计出生月份的数据,并制作统计表。 (2)指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1.学生汇报自己的出生月份,制成统计表。 2.(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统计数据,制作统计表。 (2)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本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制作方法是认识并明确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节课体现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的能力。在学生分组绘制的过程中,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发言时,都进行板书表示肯定和支持,包括日期不能丢,明确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数据和名称要对应好等等。有时我们学生需要展示的机会,对制作条形统计图出色的学生,把他们的作业选出来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他们将会更加“灿烂”。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