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4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课题 条形统计图(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1.根据例2的教学,运用类比的方法,绘制1个格表示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 2.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讨论学习、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例如学生绘制2种条形统计图时,让学生讨论两种统计图的优缺点。 3.通过调查最喜欢吃某种水果的学生人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用1个格表示2个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2.通过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用1个格表示2个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是否用1个格表示2个数据。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问题导入。 (3分钟) 同学们说一说每天早餐最爱吃什么? 回答老师的问题。 1.说说吃早餐的好处? 答案:吃早餐的好处有很多:①可以使人们精力充沛。②让人心情愉快。③健康的早餐可以释放压力…… 2.你是用什么方法统计人数的? 提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的同学是用画“正”字,有的同学用画“○”表示…… 3.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有5人,在1个格表示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上怎么表示? 答案:半格表示1人。 4.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例:最喜欢吃什么的人数最多?喜欢喝豆浆和喜欢喝粥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 探究新知。 (24分钟) 1.观察统计表,获取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例2的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合作探究绘制条形统计图。 (1)请同学们在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上按照要求绘制条形统计图。 (2)教师课件展示学生绘制的2个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2个条形统计图并说出区别。 (3)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用哪个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时由于数据偏大,在画条形统计图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个格表示2个数据。 3.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1)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思考: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图中怎么表示? (3)教师明确:可以用半个格表示1人。 1.派一名同学汇报获取的数学信息。 2.(1)组内合作绘制条形统计图,并汇报。 (2)观察2个条形统计图,明确:第一个统计图1个格表示1个数据;另一个统计图1个格表示2个数据。 (3)学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4)学生认真倾听。 3.(1)学生汇报。 (2)学生组内讨论,各组汇报。 (3)学生认真倾听。
三 巩固练习。 (8分钟) 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分析,整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爱吃是学生的天性,用吃早餐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又因为有了上节课的知识基础,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难度并不大,整节课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数据较大时用1个格表示1个数据绘制起来比较麻烦,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得出哪个统计图的数据更加合适。整个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