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3.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搜集资料: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2.想一想:在大浦小学生活的一个场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请大家回想一下,这一课是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2.集体交流,相机板书:(板书:上学的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文末点题) 回忆: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二、集体交流,细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体会上学路上的情景。(1)指名读句子1、2,对比句子,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你说一说。教学指导:第2句运用排比的手法,并且描写更具体,更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山坡、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都极具地域特色,让我们能充分想象小学生从各处走来的景象。(2)你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预设: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从操场上,从楼道里,从洗手间纷纷来到了教室里。(3)仿写句子。①本句话体现了什么?预设:学生们来自各个民族。②本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请你仿写一句话。(排比)预设:仿写:下课了,同学们有跳绳的,有踢毽子的,有跳皮筋的,还有投沙包的。教师指导: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使行文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文章气势,增强表达效果。2.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指名朗读,思考文章第2自然段在文章里起什么作用?预设:这一段在文章里起过渡或者连接上下文的作用。教师点拨:第2自然段用钟声表明上课了,非常自然地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这叫“过渡段”。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上课、下课的情景(1) 民族“不同”,教室“同”,大家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同样的教育,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啊!请同学们自读句子,尝试边读边想象画面。(2)尝试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名读,其他生评价。①预设:不同的同学进行朗读。教师引导:你听,大家朗读课文的声音多好听啊!不仅吸引了树枝、鸟儿、蝴蝶,就连小猴子都在好奇地听着。所以我们要读出植物和动物的“情意”来。②咱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3)通过朗读理解文意,提取关键信息。①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同学们都在干什么?预设:描写的是下课时的场景,同学们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②请男生女生分别来大声的读一读吧!教师小结:下课时来自各民族的小朋友们在做各式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而且还招引来了很多小动物,体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也表达了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4.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情感。教师引导:第一句话是中心句,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后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喜爱的情感。 1.读句子,比较哪个句子更好,并说一个这样的句子2.思考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3.自读句子,想像画面4.齐读句子,想一想,描写的是什么时候,在干什么5.男女生分别读6.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品读语句,体会“新鲜感” 1.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体会到了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那么请问,文中哪些有新鲜感的句子令你印象深刻呢?请你划上横线并读一读和大家分享。2.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画出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读一读,和大家分享2.说一说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教学设计尾页
作业设计 1.基础题:书写《硬笔习字册》本课的字词句,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练习。2.提高题: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zǎo chen( ),小姑娘们穿着xiān yàn( )的fú zhuānɡ( )去学校,把学校dǎ ban( )得绚丽多彩。上课了,可爱的小鸟在枝头 ān jìnɡ( )地听同学们lǎnɡ dú( )课文。3拓展题: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文中指的是( )、( )和( )。
2.用横线画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这些小动物静止不动,表现了( )。
A.小动物们不敢在学校里乱动。
B.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好听,它们被吸引住了。
C.花儿和蝴蝶也喜欢看书。
D.小鸟、猴子的出现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4.文中的同学正在教室里读书,你的同学在学校里都会做些什么 请从下面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写。操场上 图书室里 花坛边
板书设计 1 大青树下的小学写作顺序: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上学 高兴上课 安静下课 热闹美丽 幸福 和谐
网络资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https://basic./syncClassroom/classActivity activityId=57d37f35-8b72-4c7d-b76d-948422b61b28 ( https: / / basic. / syncClassroom / classActivity activityId=57d37f35-8b72-4c7d-b76d-948422b61b28 )https://basic./syncClassroom/classActivity activityId=57d37f35-8b72-4c7d-b76d-948422b61b28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