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一、课前知识准备
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
如右图所示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
)
A.1点20分
B.11点20分
C.10点20分
D.10点40分
【点拨】钟和平面镜中的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称,要对本题作出判断,可利用对称法得出结论;也可利用逆向思维法,只要把纸反过来,从背面看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还可利用11点60分—1点20分=10点40分。
答案:D
【易错点】人走进平面镜时,人的像变大。正确的应是人走进平面镜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拓展】1.实像与虚像
实像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光线相交所成的像,是由真实的光点会聚而成的且与原物相似的图样.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能用底片感光。
虚像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的像.虚像不能在光屏呈现出来.无论实像还是虚像,人眼都能够观察到。
【拓展】2.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如图示镜前烛焰上的点S1发出的光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人眼睛,但眼睛是根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所以觉得光线好像是从平面镜后S2点发出的,实际上镜后并没有点燃的蜡烛,像点S2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的虚像点,所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三、拓展整合创新
【例1】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解析:倒影是通过湖面作为平面镜而得到的结果,由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和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和实物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答案:虚
反射
6m
变式题: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例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解析:本题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即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虚像,又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移动后面的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当然这样做同时还可以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答案:B
【反思】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用平面镜做此实验只能观察到镜后的像,而难以比较像的大小,也难以确定像的位置。用璃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做此实验,不仅达到了成像的效果,而且便于比较像的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这种研究方法——等效替换法在学习物理上常用到。
变式题: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像(实/虚),放在图中B
处“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会/不会).操作中某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四、当堂检测反馈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2.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m。
3.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为4毫米,由此可估算出镜子玻璃的厚度约为__毫米。
4.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__度,当铅笔跟平面镜成α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___度。
5.下图
“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
7、在图中,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8、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9.作图:(1)作出下图甲中物体AB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面镜中的像
(2)图乙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
10.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1m
B.2m
C.3m
D.4m
11.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第1课时
神奇的眼睛
一、知识回顾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情况
像距v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fu补充:1、物近像
像变
。
2、
处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3、
处是成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眼睛看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三、课前准备
(一)阅读p75第一部分:眼睛的视物原理
填空:1、眼睛与凸透镜成像的比较
眼睛与凸透镜进行比较
成像原理
结构
角膜和晶状体——(
)视网膜--------(
)
调节作用
像距不变靠改变(
)使像成在(
)
2、阅读p76实验探究近视眼成像的原因,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近视眼的晶状体变
,折射能力变
。
(2)远视眼的晶状体变
,折射能力变
。
(二)阅读p76-77第二部分: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
,应用
镜矫正。
2、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
,应用
镜矫正。
四.课堂达标:
1、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的
像,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
2、有的人看远处的物体相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力,要把物体放在离眼睛较近的地方才能看清楚,这种现象称为近视眼,近视眼将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近视眼需配戴
透镜
。
3、根据眼睛成像位置填合适的透镜进行矫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美人鱼眼睛的晶状体比人眼睛的晶状体要
得多,折光能力
,在岸上应配戴
透镜矫正。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的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为凸透镜
五、知识梳理
通过这节的学习我知道了: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
一、课前知识准备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40cm,透镜的焦距为15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cm,则物体的像将向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二、名师解读点拨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和蜡烛
( http: / / www.21cnjy.com ),
应当放在其它两种器材之间,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
(2)当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蜡烛在凸透镜
;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
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
的范围了.
(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没有了
B.下半部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
答案:(1)凸透镜,同一高度;(2)二倍焦距之外,靠近透镜,远离透镜,变大,小于一倍焦距;(3)D
【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
以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像为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右图烛焰可看作是由许多发光点组成的,每个发光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发光点的像点,全部的像点构成了烛焰的像.
【注意】若用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下半部的光仍能会聚起来组成物体的完整的像.但会聚的光少了,所得的像亮度将变暗.
【明确】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像
的
特
点倒
或
正
缩小或放大
实
或
虚
像
距
v
A.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B.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v=u)
C.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u)
D.
u=f
E.
u正立
放大
虚象
物像同侧(v>u)
一焦分虚实。u=f是成实像与虚像分界点,u>f成实像,
u=f不成像,u二焦分大小。u=2f是成缩小的像与放大的像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点,u>2f成缩小的实像,
u=2f成等大的实像,f成实象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远大于2倍焦距减小到等于2倍焦距的过程中,像距从稍大于焦距逐渐增大到等于2倍焦距,物距大于像距一直到等于像距,透镜另一侧的像逐渐变大一直到与物体等大,物体与像的距离由很大逐渐减少到4倍焦距;物距从稍小于2倍焦距减小到稍大于焦距的过程中,像距从稍大于2倍焦距逐渐增大到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透镜另一侧的像逐渐变大,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由稍大于4倍焦距逐渐增大到很大。
成虚象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当物距在稍小于焦距处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虚像越来越小。
实象皆倒立,虚象皆正立。
凹透镜对物体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易淆点】放大的像与像变大
放大的像指所成的像的大小比物体的大小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变大指物体到镜子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像相对于原来的像变大。像变大不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如物距从大于2倍焦距减小到等于2倍焦距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但像逐渐变大的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1)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精密的光学仪器不能用此法)
(2)用平行光检测,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用光屏检测,能在光屏上呈现像的是凸透镜,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像的是凹透镜.
【辨析】虚像和实像
(1)凸透镜成实像
(2)凸透镜成虚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因此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像投影仪或电影那样用屏幕去承接,也不能用胶片去感光,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是“虚”的,但人眼视网膜上的像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光线进不了人眼,那人眼也就看不见那个物体了。实像是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成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可以回顾平面镜成虚像的情况,明白实像与虚像的区别,面镜由反射成像,透镜由折射成像
三、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凸透镜成像
【例1】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u=v=2f=30cm,f=15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此时物距u=10cm变式题: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固定了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类型之二:综合应用创新
【例2】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
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解析:把发光的灯丝视为一点光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得出灯丝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光束的形状。
当灯丝S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它与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时,S通过透镜会成一个实像S’,如图所示,由图可见,此时透过透镜形成的光束是先会聚成一点后再发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灯丝S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即它与透镜的距离等于l倍焦距)时,s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后成为一平行光束,如图所示;
当灯丝S位于凸透镜的焦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以内(即它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S通过透镜生成一虚像S’,S’与S居于透镜的同侧且
S’离透镜较远,而在透镜的另一侧看起来,则光线好像是从S’点发出的一样,如图所示,此时射出的光束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透镜左侧由S射出的光束)要窄一些.
由上分析知,形成图所示的光束,小电珠的灯丝应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答案:A
四、当堂检测反馈
1.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__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像(填“实”或“虚”)。
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
3.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移。
4、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
是
(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5.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6.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间
C.一定小于8
cm
D.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间
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第1课时
光的折射规律
一、课前知识准备
什么是光的折射?
2.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哪个大
光垂直射向水面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1:光的折射
下列物理现象中:
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点拨】光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交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为光的反射,另一部分光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为光的折射。太阳灶用凹面镜制成,属于光的反射。
知识点2:光的折射规律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玻璃在
。(填“AB面的右方”、“AB面的左方”、“CD面的上方”、“CD面的下方”)。
答案:EO
AB面的左方
【点拨】观察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锁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CD是法线,AB是界面,OG是折射光线,然后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判定EO是入射光线;观察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判定光是由玻璃斜射入空气.即玻璃在AB面的左方。
【注意】(1)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光的反射。(2)无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或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在空气中的角是大角.
【易错点】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播方向一定改变。正确的应是光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等于00。
三、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光的折射
【例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平面镜使物体成等大的虚像
B.月光下的人影
C.小孔成像
D.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放大的虚像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月光下的人影和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放大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
答案:D
变式题:下列给出的三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
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小泥人照镜子
C、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
类型之二:光的折射规律
【例2】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光路图,请在图中画出界面和法线的位置。
解析:首先要确定界面的位置。用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射定律来判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图可以看出三条光线中有一条为入射光线,另两条可能为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可能界面的有两条直线,究竟哪一条光线为反射光线 可以假设是其中的某一条,画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成夹角的平分线--法线,根据法线垂直界面画出界面.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确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判断假设是否正确,即可确定出界面.
答案:如右图,实线为界面,虚线为法线.
变式题: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的作图法确定哪是实际飞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当堂检测反馈
1.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漫反射是一种折射现象
B.平面镜成像是一种折射现象
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上是折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由于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图中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 )
3.把一根筷子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然后在水面斜上方看筷子,看到的是图中的(
)
4.
如图所示,水中点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S发出的光线照在S’上,图中三条光线路径可能正确的是
(
)
A.S01S’
B.S02S’
C.SO3S’
D.以上三条都不正确
5.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一定
(
)
A.小于30°
B.大于120°小于150°
C.大于60°小于120°
D.大于30°小于60°
6.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上,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上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若把容器的左端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那么α'和α,γ'和γ关系如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课时
光的传播
一、课前练习
1、光在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km/s。在其他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____这个速度。
2、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太阳、月亮、蜡烛、白炽灯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小明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2)早上起床后小红拉开窗帘,整个房间立刻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3)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所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也比在空气中快。
(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5)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可混合出绿色颜料,所以黄光和蓝光可混合出绿光。
4、光源是指能_________的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_________。
二、分组合作交流
三、反馈练习
1、能够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②月亮③星星④碎玻璃片⑤蜡烛的火焰⑥钻石萤火虫⑦小彩灯。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_________,一定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
2、如果眼睛看见一个物体,那么
( )
A、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这个物体一定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B、
物体一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D、无论什么方向都能看见此物体
3、太阳光照到月球上经过1.28s后反射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面,则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为( )A、3.84×108m
B、3.84×105m
C、1.92×108m
D、1.92×105m
4、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表面光滑的金属板
B.正在工作的小电珠
C.小镜子
D.晴天的月亮
5、下列现象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栽小树时用眼检查可栽成一条直线
B.日食现象
C.在岸边可看见水中的月亮
D.灯光下物体的影子
6、.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7、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
)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像
D.是长方形的
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
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月食的形成第1课时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课前知识准备
1.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利用太阳光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纸上有一亮点,这个点叫
,表明凸透镜
,换用凹透镜不能得到上述现象,并且透镜的正下方的纸比周围纸偏暗,表明凹透镜
.
【比较】
项
目
凸透镜
凹透镜
外
形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的作用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焦
点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实焦点)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虚焦点)
光
路
图
掌握三条特殊光路:①平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易淆点】透镜的“会聚”与“发散”作用
在下图中,两条折射光线相对于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互靠近”了,这就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的结果.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可见会聚作用并不等于会聚!
同理,在上图中,两条折射光线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相互远离”
了,这就是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发散而是会聚的,可见发散作用也不等于发散!
可见判断透镜的“会聚”、“发散”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原光线延长,将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和经透镜折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方向向主轴偏折,即为会聚,向外偏折即为发散.
不能简单地认为折射光线交到一点就是对光起会聚作用,否则就是发散.实际上对透镜来说光线总是向厚的一边偏折射。
三、拓展整合创新
【例1】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
透镜,眼镜乙是
透镜。
解析: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较四周亮,说明眼镜甲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判断眼镜甲是凸透镜,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说明眼镜乙对光有发散作用,眼镜乙是
凹透镜透镜。答案:凸
凹
【例2】如图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A图应是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B图应是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D图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应变得发散.答案:C
变式题:如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出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
四、当堂检测反馈
1.下面是一些光学元件,根据其特点及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回答下列问题
A.小孔
B.平面镜
C.凹面镜
D.凸面镜
E.凸透镜
F.凹透镜
(1)
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光没有会聚作用,也没有发散作用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
;
(3)
有实焦点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
;
(4)
有虚焦点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
(5)
有两个焦点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只有一个焦点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
(7)
没有焦点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
(8)
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元件_______________
;
(9)
利用光的折射现象的元件__________________
;
(10)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元件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讨论,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
C.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成发散光线
D.凹透镜能使会聚光线延后会聚
3.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4.如图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
一、课前知识准备
1.显微镜的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相同,成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的作用与________相同,成放大的虚像.
2.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像这个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______,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胶片上会出现景物清晰的___________的像.
3.望远镜的物镜,___________物距以外,成___________的像,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1:放大镜
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把凸透镜靠近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的物体,使物距________________,透过透镜便可以观察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像,所成的像和物体在镜的______侧.
【注意】放大镜是凸透镜,所以不是用放大镜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只有物体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以内,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相似。
【明确】要想使看到的虚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物体远一些(物体仍在放大镜的焦点以内)这样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
知识点2:显微镜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的光学仪器。显微镜一般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接近物体的一组透镜叫______,接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叫______,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_____,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理解】物体通过显微镜物镜成放大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知识点3:望远镜
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望远镜的物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____________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理解】望远镜的物镜,物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起放大镜的作用.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知识点4:照相机和投影仪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被拍照物体到镜头的距离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像.
有一张照片,发现其景物模糊不清,而且整个画面偏黑,其形成的原因是在拍照时,没有调节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调节方法:摄近景时,物距减小,像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大,像也增大,即镜头向外伸出一些,离胶片远一些(暗箱应拉长些),像大一点;摄远景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即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像小一点。照相机上光圈的作用是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多少,快门控制进光时间.
(2)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是物体,银幕相当于_______,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比镜头的焦距稍_____.
【比较】教学用投影仪与幻灯机。其主要区别:投影仪用两块大塑料螺旋透镜作聚光器,同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幻灯片要倒插
【理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了使屏幕上有更大的图像,应增大像距同时减小物距,即幻灯机应离屏幕远些,同时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
三、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放大镜
【例1】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度。
解析:放大镜是利用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倍焦距以内,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工作的,要想使看到的虚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远一些,这样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放大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相似,则他看到的角是5度。
答案:正立放大的虚像
远一些
5
类型之二:显微镜
【例2】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是(
)
A
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
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C
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D
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解析: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答案:D
类型之三:望远镜
【例3】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
_____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
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解析: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
答案:倒立缩小
一倍焦距以内
正立
、放大的
远视
类型之四:照相机和投影仪
【例4】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参见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解析:图所示的投影仪中,由悬臂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撑伸出在载物台正上方的框架中的小圆圈代表投影仪的镜头,它是一块凸透镜.投影仪的作用就是把载物台上的物体通过镜头而生成放大的实像,成像的光路是穿过镜头的光线由镜头上方的平面镜反射而投到前方的屏幕上,通过调节,使像就刚好生成在屏幕上.对于凸透镜成像来说,载物台上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即为成像的物距,而镜头到反射平面镜再到屏幕的距离则为像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象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应将物距调小,像距调大,既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答案:增大
下
变式题:当他再把两块条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磁铁放在投影仪上,在磁铁上面铺好玻璃板,用铁粉演示磁感线的分布时,屏幕上磁感线的像却不清晰,这时应该向______移动投影仪的镜头。
类型之五:综合应用创新
【例5】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景物
解析:由投影仪原理可知,银幕上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像是由幻灯片通过凸透镜放大而成的,要增加像的亮度,只能通过增加幻灯片的亮度,即增加投影仪内的聚光灯的亮度才行。如果用闪光灯照在银幕上,反而使银幕上像变淡,而银幕上的一些污渍却能暴露无遗。
答案:
A
四、当堂检测反馈
1.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2.显微镜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物镜是_____成_____、_____的像.目镜使“物体”成_____、_____的像.
3.望远镜是由_____和_____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是_____成_____、_____像,目镜使“物体”成________、_________像。
4.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
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
_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___、______的像.
6.幻灯机在银幕上得到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的像。
五、课后延伸阅读
望远镜的发展简史
从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中,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工具。
(1)折射式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
( http: / / www.21cnjy.com )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
现在人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天文望远镜采用的是开普勒式。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焦距长,底片比例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对镜筒弯曲不敏感,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但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以及重力会使大尺寸透镜有明显变形,因而折射望远镜发展较为缓慢。
(2)反射式望远镜
1668年,牛顿发明了第一架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式望远镜,他采用凹面反射镜作为主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面放置了一个与主镜成45°角的反射镜,使经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以90°角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这种系统称为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1672年,法国人卡塞格林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凹面镜和凸面镜,设计了现在最常用的卡赛格林式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焦距长而镜身短,放大倍率大,图象清晰;既可用来研究小视场内的天体,又可用以拍摄大面积的天体。哈勃太空望远镜采用的就是这种反射望远镜。
1918年末,口径为254cm的胡克望远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入使用,这是由海尔主持建造的。天文学家用这架望远镜第一次揭示了银河系的真实大小和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哈勃的宇宙膨胀理论就是用胡克望远镜观测的结果。
(3)折反射式望远镜:
折反射式望远镜最早出现于1814年。193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德国光学家施密特用一块别具一格的接近于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镜作为改正镜,与球面反射镜配合,制成了可以消除球差和轴外象差的施密特式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光力强、视场大、象差小,适合于拍摄大面积的天区照片,尤其是对暗弱星云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施密特望远镜已经成了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 1940年马克苏托夫用一个弯月形状透镜作为改正透镜,制造出另一种类型的折反射望远镜,它的两个表面是两个曲率不同的球面,相差不大,但曲率和厚度都很大。它的所有表面均为球面,比施密特式望远镜的改正板容易磨制,镜筒也比较短,但视场比施密特式望远镜小,对玻璃的要求也高一些。
由于折反射式望远镜能兼顾折射和反射两种望远镜的优点,非常适合业余的天文观测和天文摄影,并且得到了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第四节
光的色散
一、课前知识准备
1.太阳光可以分解出
七种颜色的光。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
而成的。
2.色光的三基色为
,颜料的三原色是
。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1: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这是因为各种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偏折最小的是__________光,偏折最大的是__________光,依次介于它们中间的单色光分别是__________。
答案:光谱,红,紫,橙、黄、绿、蓝、靛
【点拨】光从空气通过三棱镜再到空气,发生两次折射,如图,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情况不一样,对红光的偏折最小,对紫光的偏折最大。
【拓展】如图所示,光从空气通过三棱镜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空气,发生两次折射,折射光线向底边偏折,透过玻璃三棱镜观察一物点S,其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即像向顶角偏移。
知识点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
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色。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答案:红、绿、蓝
色光的三基色的示意图中的区域1应标绿色,区域2应标白色
【明确】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这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它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拓展】物体会呈现五颜六色,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全部被吸收;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某种颜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全部被吸收.
【注意】无色的透明物体几乎将各种色光全部透过,白色的不透明物体几乎将各种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不透明物体几乎将各种色光全部吸收。
知识点3: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
自然界的色彩种类繁多,人们可以用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调出其它色彩,但却不能用其它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这三种颜色称为颜料的____________。
答案:红、黄、蓝
三原色
【拓展】混合颜料的颜色由组成它的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
三、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光的色散
【例1】在商店里买布时,特别是花布,为了看准颜色,要把布拿到太阳光下观察,而不是在日光灯下看,这是为什么
解析:因为太阳光中的色光最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各种色光的强度也比较均匀,照射在花布上,反射出的色光就是花布上的各种颜色。而日光灯的色光不全,偏重靛光和紫光,所以不管什么颜色在日光灯下看都带有一些灰暗的调子。
变式题: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做光的_______,不同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的红光偏折程度最_______,所以常把红灯作为交通的警戒信号,紫光的偏折程度最_______。雨后,天空中出现绚丽的弧形彩虹,它的外侧是_______色,而内侧是_______色。
类型之二: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
【例2】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液注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是红的。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
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
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
解析:普通白光里包含有红、橙、黄、绿、蓝、靛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七种颜色的光,一个物体能反射(或透过)各种色光的本领是不同的,而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能反射(或透过)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不透光的物体,它对何种色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它就表现为那种颜色;透光的物体,它最能让何种色光穿透,它就表现为那种颜色.因此,在加工黑白照片的暗室里只有红灯照射时,一切物体都只有红光可以反射,所以我们看到的一切物体都会是红色的,这样当然使温度计的红色液柱不容易看清楚;而如果此时温度计中的液柱是蓝色的,则由于照射光中不含蓝色成分,故该液柱在红光照射下会呈黑色,和其他物体都呈红色比较,则此蓝色液柱又容易被看清楚.综合以上可见本题的A、B、C三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的应该是红光而不是白光,可见本题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D
变式题: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类型之三: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
【例3】混合颜料的颜色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决定;将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到一张白纸上,则红光和绿光相互重叠区域是呈
色。
解析:混合颜料的颜色由组成它的颜料共同反射的色光决定.将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到一张白纸上,则红光和绿光相互重叠区域是呈黄色。
类型之四:综合应用创新
【例4】为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白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1)步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白屏上蒙一块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解答:(1)红、橙、黄、绿、蓝、靛、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红色透明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某种颜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3)绿色不透明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
四、当堂检测反馈
1.可见光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七色光),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光的三基光,七色光混合为_______色光,七种颜色的颜料混合为_______颜色,把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2.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靛
D.红、黄、绿
3.电影银幕通常都用粗白布做成,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因为粗白布能产生____________,使观众都能看清电影,而且粗白布还能反射____________,可以放彩色电影。
4.物体会呈现五颜六色,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对于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不能穿过.那么,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绿色的物体上,物体表面只能反射_______色光,太阳光照射到一个红色的玻璃上,则玻璃只能透过_________色的光。试猜想,舞台上穿绿色舞衣的芭蕾舞演员正在尽情的舞蹈,舞台顶只有红色灯是亮的,则我们看到演员的衣服是_________色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
C.衣服呈红光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起色光
五、课后延伸阅读
浪花和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
众所周知,纯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那么为什么拍击堤岸的浪花和纷纷扬扬的雪花却是白色的呢?
透明就是能透过光线。水之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无色透明的,是因为水在不深的情况下,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透过。而浪花的情况就不同了,浪花主要是由泡沫和一些小水珠组成,泡沫的表面是水膜,小水珠就像一些小棱镜;当光线照在泡沫和水珠上时,会在它们的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到泡沫和水珠内的光线,射出时又会碰到周围的泡沫和水珠的表面,又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最终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后,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来。又因泡沫和水珠的表面对各种颜色的光反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不是选择反射,所以在日光下浪花呈白色。
雪花呈白色与浪花呈白色的道理是一样的。由于构成雪片的冰的结晶体结构复杂,有许多反射面,能使光线充分地反射和折射,结果雪花就呈现洁白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