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A)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09: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检测(A)卷
一、积累运用(13分)
【语篇综合】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暑假经历的一些新鲜事,请你阅读。
甜甜 我在暑假学习了吹笛子。经过反复练习,我现在néng gòu吹奏《凤求凰》这首曲子。
妙妙 我在三峡大坝拍到了金灿灿的晚霞。晚霞一出来,天空便披上了华美的晚礼服。
聪聪 去游乐场玩套圈游戏时,我yáng qǐ shǒu bì,轻轻一扔就套到了我最喜欢的小汽车。
奇奇 我穿着汉族的传统fú zhuāng,dǎ bàn成古人的样子,和别人互相行礼问候。
1.请你将对话中用拼音代替的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néng gòu yáng qǐ shǒu bì fú zhuāng dǎ bàn
2.请你为分享中的加点字注音。
笛子   凤求凰    大坝   汉族   
3.请你选出和分享中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
①暑假    A. 假发 B. 请假 C. 假如
②套圈    A. 羊圈 B. 圈养 C. 圆圈
4. 妙妙在分享时用到了“金灿灿”这个词语,这样有新鲜感的ABB 式词语你还能写出:    、   。
二、字词运用(10分)
1.(4分)选字填空。
(1)(2分)[例 列] [汉 汗]
   如    车    水    字
(2)(2分)[粗 祖] [荒 慌]
   国    壮    忙    野
2.(6分)选词填空
果然 仍然 竟然
①没想到,那位老爷爷   也爬上了天都峰。
②几十年后,鲁迅先生回到故乡,发现那里的一景一物   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③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今天   就下雨了。
宁静 安静 平静
④窗外十分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⑤太阳落山了,大海渐渐   下来。
⑥我喜欢乡下的那片   ,胜过于都市的车水马龙。
三、单选题(5分)
1.(1分)下列不属于少数民族的一项是(  )
A.汉族 B.傣族 C.阿昌族 D.德昂族
2.(1分)为了展现年级兴趣小组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大家分别为兴趣小组取了名字。下列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与所起名字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书法小组—舞动的天使 B.合唱小组—小百灵社团
C.科技小组—探索者小队 D.足球小组—绿茵达人
3.(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装饰得绚丽多彩。
B.上课铃声响过以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C.妈妈去学校参加家长会,小林在家面红耳赤,不知是福是祸。
D.弟弟背古文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像个老学究似的。
4.(1分)下列这些有新鲜感的句子中,写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B.蝴蝶一来,花儿们便张开了笑脸。
C.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D.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5.(1分)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自然”一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自然: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表示理所当然。
⑴只要认真学习,你的成绩自然会取得进步。
⑵春游踏青,是拥抱自然的好机会。
⑶这个道理,你学完课文后自然会明白。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四、句子练习(9分)
(9分)品读下面有新鲜感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1)(2分)句①中的“   ”一词给人一种肯定的感觉,“   ”一词突出了花朵上学地点的与众不同。朗读时,我们应该重读这两个词语。
(2)(4分)句②中的“他们”指   。请你发挥想象,补写下面两个句子。
春风一吹,柳树便   。
   ,花儿们便   。
(3)(3分)句③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东风当成人来写,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五、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1分)精彩回放
(1)(2分)《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不同   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表现了   。
(2)(3分)《花的学校》这首散文诗选自散文诗集《   》,作者是印度的   ,他曾获1913年   奖。
(3)(2分)孙中山“学问学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   ”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4分)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
六、课内阅读(10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煤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 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完成练习。
(1) 选文画“——”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突出下课后学生们的欢乐与自由自在。
B. 突出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C. 表现出这所边疆小学的特别之处。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句中的“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指的是 、 和猴子。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
2. 【开放性】表达你喜欢这样的小学吗 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七、现代文阅读(12分)
课外短文阅读。
有趣的校园生活
我的校园生活是有趣的。每天清晨,我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发现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亲切:花儿向我微笑;小树向我招手;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向我打招呼。
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教室,发现教室是那么干净、明亮,桌椅是那么整齐,同学之间是那么友好。我们开始了每天的晨读,朗朗的读书声传得很远很远……
十五分钟后,欢快的音乐响了起来,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来到操场做早操。早操过后,我们就作课前准备。 当美妙而动听的上课铃响起,我们便开始上课了。
语文课把我们带到一个个美丽、奇妙的地方,让我们看到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听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数学课把我们带入数学王国,“加、减、乘、除”变成一个个小天使,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音乐课给我们带来一首首美妙的歌曲,让我们在歌声中陶醉;英语课把我们带入一个个动画人物的世界里,让我们变换角色,体验每个人物的语言,这时我们似乎成了一个个“小老外”……
各位老师生动有趣的上课方式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半天的学习结束了。这时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肚子在抗议了,于是来到学校食堂。吃着食堂美味可口的饭菜,我们一上午的疲倦瞬(shùn)间消失了。
1. 关注短文中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它描写的画面,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同学们上学时的心情是 ( )
A. 激动的 B. 愉快的 C. 难受的 D. 紧张的
2. 摘录短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3.读短文,梳理一下同学们在这所学校中半天的生活,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地点 活动
① 教室 ②
晨读后 ③ ④
上课铃响起 ⑤ 上课
⑥ 食堂 吃饭
4. 【开放性】短文第4 自然段写了语文、数学等课程学习的不同体验,请你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门你喜欢的课程,把你上课时的感受写下来吧。
八、写作题(30分)
(30分)习作。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要求:①要注意习作的格式。
②建议写出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爱好等。
③写好以后大声读给小伙伴听,并请小伙伴提出意见。
答案解析部分
一、【语篇综合】积累运用(13分)
【答案】1.能够;扬起;手臂;服装;打扮;
2.dí;fèng;bà;hàn
3.B;C
4.软绵绵;红彤彤
【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归类;仿写;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对学习过的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4)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扬起”的“扬”不要写成同音字“杨”,“打扮”的“扮”不要写成形近字“份”。
故答案为:能够;扬起;手臂;服装;打扮;互相
2.考查了汉字字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笛子”竹子做成的一种乐器。读“ dí ”。“凤求凰”的“凤”一种鸟儿。读“ fèng ”。“大坝”的“坝”拦水的堤岸。“坝”读“ bà ”。“汉族”民族的一种。“汉”读“ hàn ”。
故答案为:dí ;fèng;bà;hàn
3.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①“暑假”的“假”假期,读“ jià ”。 A. “假发”的“假”与真相对。读“ jiǎ ” 。B. “请假”的“假”假期,读“ jià ”。 C. “假如”的“假” 假定 。读“ jiǎ ” 。
②“套圈”的“圈” 环形的东西 。读“ quān ”。 A. “羊圈”的“圈” 饲养牲畜、禽兽的有栅栏的地方。 读“ juàn ”。 B. “圈养” 的“圈” 饲养牲畜、禽兽的有栅栏的地方。 读“ juàn ”。C. “圆圈”的“圈” 环形的东西 。读“ quān ”。
故答案为:B;C
4.本题考查了词语仿写能力。从题干可知仿写的是ABB词语。这类的词语还有很多,如:软绵绵、红彤彤等。
故答案为:软绵绵、红彤彤
二、字词运用(10分)
1.【答案】(1)例;列;汗;汉
(2)祖;粗;慌;荒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音近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故答案为:(1)例、列、汗、汉
(2)祖、粗、慌、荒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答案】竟然;仍然;果然;安静;平静;宁静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如①
仍然:结果早就出现,并且即使在某事的促使下也没有改变。如②
果然:已经预料到结果,只是在结果出现后与预料相同。如③
安静: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不吵杂,或者用来形容人不说话。如④
平静:可以形容环境和人,形容环境时,主要指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形容人的时候,一般指心情、情绪处于正常状态。如⑤
宁静:主要用于形容环境很静。如⑥
故答案为:①竟然 ②仍然③果然④安静⑤平静⑥宁静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三、单选题(5分)
1.【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除汉族以外的民族都属于少数民族;应该选择A项。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我国民族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不相符,“舞动的天使”应与舞蹈有关,和“书法小组”不相符。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要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 A 、正确。“绚丽多彩”指五彩缤纷,非常好看。
B 、正确。”鸦雀无声”形容没有声音,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就安静下来了。
C 、有误。”面红耳赤”通常用来形容因急躁、害羞等情绪导致的面部发红,并不适合描述小林在家的情况。小林在家很紧张或者很担心,可将”面红耳赤”替换为”提心吊胆”。
D 、正确。”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弟弟背古文的时候,头摇来摇去的,姿态很是可爱,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 A 、 B 、 C 三项的句子分别把”东风””花儿””树枝””雷云”等当作人来写,把风吹过、花儿开放、树枝摇晃、打雷的情形分别说成是”吹着风笛””张开了笑脸””互相碰触””拍着大手”。D 、句子把上课念书说成是唱歌,没有将事物当成人来写,所以与其他三项写法不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领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要了解常用修辞的定义和特点,并能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5.【答案】(1)D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1)“ 只要认真学习,你的成绩自然会取得进步。 ”中“自然”的意思是理所当然。
(2)“ 春游踏青,是拥抱自然的好机会。 ”中“自然”的意思是自然界。
(3)“ 这个道理,你学完课文后自然会明白 。”中“自然”的意思是让事情自由发展。
根据语境,“自然”在句子知道意思为: ③①② 。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多义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四、句子练习(9分)
【答案】(1)真的;地下
(2)花孩子们;梳理起碧绿的长发;蝴蝶一来;扬起了美丽的笑脸
(3)拟人;明月追赶着晚霞,早早爬上了山头。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对句子中词语的理解,“真的”一词给人一种肯定的感觉;“地下”说明花的学校与一般的学校不一样,这两个词语应该重读;
(2)第②句中“他们”指的是“花孩子们”,结合句子中“一......便......”的运用,结合景物的特点,进行表述作答;
(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这句中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这一修辞手法,进行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1)真的;地下(2)花孩子们;梳理起碧绿的长发;蝴蝶一来;扬起了美丽的笑脸(3)拟人;明月追赶着晚霞,早早爬上了山头。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课文内容填空(11分)
【答案】(1)民族;祖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新月集;泰戈尔;诺贝尔文学
(3)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
(4)牧童骑黄牛;忽然闭口立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相关内容,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表现了各民族少年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2)《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他曾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3)结合课文《不懂就要问》,孙中山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结合对古诗《所见》的背诵,原诗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书写时“牧童”的“童”上面是“立”下面是“里”;“黄牛”的“黄”是草字头;“忽然”的“然”下面是四点底;
故答案为:(1)民族;祖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2)新月集;泰戈尔;诺贝尔文学(3)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4)牧童骑黄牛;忽然闭口立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六、课内阅读(11分)
【答案】1.(1)B
鸟儿 蝴蝶 拟人 学生们朗读的声音好听,学习认真
2.示例:喜欢。在这所小学里,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他们上课时认真学习,下课后尽情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风尾竹,这是一所美丽、热闹的小学。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句子作用与内容理解。
画线句描写“下课后孩子们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吸引小鸟、松鼠来看热闹” 。
A选项:孩子们的活动(跳、摔、做游戏)确实突出“欢乐、自由自在”,正确;
B选项:写小动物“看热闹”,是用动物的反应衬托孩子们的欢乐,体现校园的活泼氛围,而非“突出小动物胆子大”,错误;
C选项:边疆小学有“不同民族孩子共学”+“小动物互动”的独特场景,体现“特别之处”,正确。
(2)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修辞手法:
从文中“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可知,“山林里的朋友”指鸟儿、蝴蝶、猴子(题目已填“猴子”,需补“鸟儿、蝴蝶” )。
“好奇地听着”把小动物当作人写,运用拟人修辞,目的是侧面突出同学们朗读声悦耳、学习认真,或体现“校园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氛围。
七、现代文阅读(11分)
【答案】1.B
2.词语:微笑、招手、抗议(任选3个有新鲜感的,如拟人化或独特搭配的词 )
句子:花儿向我微笑;小树向我招手;肚子在抗议(选生动、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
我选择的词语:朗朗
我的理解:形容读书声清晰、响亮、有节奏 ,体现晨读时同学们精神饱满的状态,让画面充满活力 。
3.①清晨 ② 晨读 ③ 操场 ④ 做早操 ⑤ 教室 ⑥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
4.我喜欢美术课。老师带我们画“秋天的树林”时,我用金黄颜料涂树叶,赭石色描树干,看着颜料在纸上晕染,像给树林披了件“金纱衣” 。握着画笔的手像在和秋天跳舞,每一笔都藏着我对“层林尽染”的喜欢!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考查修辞手法与情感体会:
画线句用拟人手法(花儿“微笑”、小树“招手”、小鸟“打招呼” ),赋予景物人的友好动作,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这种美好的画面对应“愉快的心情”,A(激动)侧重强烈情绪,C(难受)、D(紧张)与语境相反,故选B 。
2.考查词语积累与语境理解:
“新鲜感词句”指生动形象(拟人、独特搭配) 的表达。分析词语时,结合上下文(如“朗朗的读书声” ),解释其描绘的场景/传递的氛围 ,体现对语言的感知力。
3.考查信息提取,根据短文内容梳理:
清晨→教室→晨读(第2段“每天清晨……晨读” );
晨读后→操场→做早操(第3段“十五分钟后……做早操” );
上课铃响起→教室→上课(第3段“上课铃响起……上课” );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食堂→吃饭(第5段“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食堂” )。
4.考查迁移运用与细节描写:
需结合课程特点+个人感受,用感官细节(视觉、触觉等) 或比喻、拟人 让感受具体。如选美术课,写“颜料晕染”“画笔跳舞” ,体现创作的快乐与沉浸感 。
八、写作题(30分)
【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②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④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