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方便易用的编码 教学设计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方便易用的编码 教学设计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02 16:4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2025)信息科技 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五节 方便易用的编码
教学目标
理解编码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能将火车票编码知识迁移到教室座位编码中;掌握设计学号编码规则的方法,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初步了解商品条码的编码规则和国际标准
通过类比迁移、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培养抽象思维和系统设计能力;经历"分析需求-设计规则-应用实践"的完整编码设计过程
感受编码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培养用编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在编码设计中体会规范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室座位编码的设计方法;学号编码规则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难点:设计具有唯一性、可扩展性的编码系统;理解编码规则中每一位数字代表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教学楼平面图、座位分布图等)、空白座位卡模板(纸质或电子版)、商品实物或图片(带条码)、学生用计算机或平板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5分钟) 1. 提问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火车票的编码规则,谁还记得G、C、D分别代表什么?座位号"02车09F"怎么理解?
2. 情境创设:展示课本P34对话:"哥哥,火车票上有座位号,我在班上也有座位号哦。"
3. 引出课题:编码不仅用于火车票,还能用在我们的教室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便易用的编码》。 1. 回忆并回答火车票编码规则
2. 阅读对话,思考教室座位编码方式
3.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温故知新,建立知识联系。通过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引发兴趣,自然过渡到新内容。
二、新知探究 (20分钟) - - -
活动一:教室座位编码迁移 (10分钟) 1. 展示对比:出示课本P34两种座位表示法(数对和字母+数字),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2. 问题引导:"如果欢欢的座位是B3,请在图中圈出来"(课本P35)
3. 实践应用:展示学校教学楼布局图(仿课本P36),引导学生为教室编码(如:3楼2室→302教室)
4. 制作座位卡:指导学生制作包含姓名、教室编码、座位号的座位卡 1. 比较两种编码方式的优缺点
2. 在平面图上定位B3座位
3. 小组讨论教室编码规则
4. 动手制作个人座位卡 将抽象的编码知识具体化、生活化,培养学生将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动手制作增加学习趣味性。
活动二:学号编码设计 (10分钟) 1. 提出需求:为全校学生设计学号编码规则,要求能从学号看出年级和班级
2. 引导设计:
- 分解问题:学号=年级码+班级码+序号码
- 讨论:年级用几位数?为什么?(预留发展空间)
- 示例:2023年入学1班5号→230105
3. 实践练习:让学生为自己和同桌设计学号 1. 理解编码需求
2. 参与规则设计讨论
3. 尝试为自己编写学号
4. 小组分享设计的编码规则 经历完整的编码设计过程,培养系统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环节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拓展延伸 (5分钟) 1. 生活联系:出示商品实物或图片,"这些商品上的条码也是一种编码"
2. 简要讲解:商品条码各部分的含义(前3位国家码,4-8位厂商码,9-12位产品码,13位校验码)
3. 引导发现:让学生观察课本P39-40条码,发现"690"开头的代表中国 1. 观察商品条码
2. 聆听讲解,了解条码结构
3. 找出"690"开头的条码,验证中国编码 开阔视野,了解编码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标准,感受编码的全球化特征。
四、巩固练习 (8分钟) 1. 分层任务:
- 基础题:完成课本P35座位定位练习
- 提高题:设计一个包含更多信息的学号(如增加校区代码)
- 挑战题:尝试为学校图书馆书籍设计编码规则
2. 巡视指导:个别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 展示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设计的编码方案 1. 根据能力选择完成任务
2. 动手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3. 分享交流设计思路 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环节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编码的应用?设计编码要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编码要具备唯一性、可识别性,好的编码能让生活更有序 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编码的迁移应用、设计原则 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内容,提升对编码价值的认识。
课后作业
实践题:观察生活中的编码实例(如车牌号、邮政编码),记录3个并尝试解读其规则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方便易用的编码
一、编码的迁移应用
教室座位:排字母+列数字 → B3
教室编号:楼层号+教室号 → 302
二、学号编码设计
学号 = 年级码 + 班级码 + 序号码
示例:2023年入学1班5号 → 230105
原则:唯一性、可识别性、可扩展性
三、生活中的编码
商品条码:国家码(690-699) + 厂商码 + 产品码 + 校验码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从火车票编码到教室编码的迁移,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编码思维的通用性认识
学号编码设计环节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可扩展性"概念上有困难,需要更多具体示例辅助理解
商品条码拓展环节虽然时间短,但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后观察到学生主动寻找商品条码进行验证
下次教学可增加更多编码设计的实战练习,如设计运动会号码牌、图书馆书籍编码等,进一步巩固编码设计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