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2)
课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旨在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组合图形,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 根据《教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对于同一个组合图形,探究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比较分析得出最优化解题方案。
学习目标 会解决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列式解决较复杂组合图形面积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回顾新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谈谈一般有哪些方法可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综合比较分析,针对不同组合图形,如何选择最简便的解题方法。 3.这节课我们来探索组合图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课题) 1.小组交流,回顾前一节课所学知识,并由部分同学发言。 2.学生独立思考,并踊跃发言汇报结果,可以分小组辩论。 3.明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指出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多为组合图形。 1.张伯伯在一块梯形地里建了一个长方形的鱼塘,余下的种菜,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0+120)×80÷2-20×30 =6200(m) 答: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6200 m。 2.下图是一间房屋的侧面墙,如果用石灰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用石灰0.2 kg,一共要用多少千克石灰? 4.8×1.5÷2+4.8×3.2=18.96(m) 18.96×0.2=3.792(kg) 答:一共要用3.792千克石灰。
二 实例探究。(25分钟) 1.出示教材第101页第5题。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楚题图中涉及哪些基本图形,涉及哪些公式。 3.教师请学生代表板演解题过程。 1.学生认真读题,认真分析题图。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先弄清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并仔细观察题图由哪些基本图形构成,选用何种方法求字母“A”的面积最为简便。 3.观察得知字母“A”是由在一个大梯形中挖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小梯形得到的。
三 巩固练习。(6分钟) 完成教材第101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组合图形的面积(2) (2+10)×12÷2=72(cm) 3×4÷2=6(cm) (4+6)×4÷2=20(cm) 72-6-20=46(cm)
六 教学反思 此节课是在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学习本课的基础。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学习经验,选择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最优化方案。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
教师点评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