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26~27“练习六”第5~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培养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谁来说一说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情预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的,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2.口算练习。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大家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习题。
(
【
教学提示
】
教科书
P27“练习六”第9题不仅要让学生判断哪些算式的商小于1,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除法算式得到的商比1小。
)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接下来练习笔算做准备。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9题。
组织学生算一算,观察算式,教师指名回答。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说明1.8÷12的商为什么小于1吗?
【学情预设】因为1比12小,不够商1,只能用0占位,所以1.8÷12的商小于1。
师: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就会比1小;还有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就会比1小;还有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一定比1小。
【设计意图】本题重在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为后面学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5题。
(1)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6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组织学生交流“错在哪里”,并在教科书上改正。
【学情预设】第一题在整数部分算完后要在后面点上小数点再除;第二题是用126个百分之一除以18,得7个百分之一,因此7应写在百分位上,不能写在十分位上。
4.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把商填在教科书上的表格里。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商都是0.3,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规律,为后面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打基础。
三、指导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7题。
(1)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计算。
(2)指名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没有验算。
师:没有验算的同学,你们想提醒他们什么?(要记得认真看题目要求)
2.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8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求得的结果的单位是“万只”。
3.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0题。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指名汇报。
(3)同桌互相交流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情预设】先要求出总价:24.2+16.4=40.6(元),再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这个数量关系式进行列式计算和提出问题。
4. 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1题。
(1)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指名回答。
(3)同桌互相交流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上山比下山多用几小时?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上山速度比下山速度慢多少?”等。
【设计意图】教科书P27“练习六”第8、10、11题都是关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关注对具体数量关系的分析,第10、11题主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课,在练习过程中,从“复习导入——基本练习——指导练习”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层层推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上着重对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还理解了算理,为后面继续学习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作业设计
见“”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带※的用乘法验算)
27.18÷9= 6.72÷42= ※0.936÷26=
2. 下面哪些题的商小于1?在括号里画“√”,大于或等于1的在括号里画“○”。
3.6÷4 6.6÷6 12.5÷15
( ) ( ) ( )
0.15÷3 21.7÷7 9÷9
( ) ( ) ( )
3.算一算,填一填。
(1)从左往右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 )。
(2)从右往左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 )。
(3)根据发现的规律,推算出0.16÷0.4的商是( )。
4.在一次捐款活动中,五(1)班捐了84.5元,五(2)班捐了88元。这些钱刚好可以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5个书包,或买25支钢笔。
(1)一个书包和一支钢笔分别是多少钱?(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5.成老师周末骑车郊游,再沿原路返回。他去时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15.6 km,原路返回时因下坡路多而少用了1小时。成老师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27.18÷9=3.02 6.72÷42=0.16 0.936÷26=0.036
2.√ ○ √ √ ○ ○
大于 小于 等于
3.0.4 0.4 0.4 0.4 (1)不变 (2)不变 (3)0.4
4.(1)84.5+88=172.5(元) 书包:172.5÷5=34.5(元) 钢笔:172.5÷25=6.9(元)
(2)提问不唯一,如: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钱? 172.5÷2=86.25(元)
5.15.6×3×2=93.6(km) 93.6÷(3-1+3)=18.72(千米/时)
往返的平均速度=往返的总路程÷总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