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2 20: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wéi) 大渡河(dù)
B.砸碎(zá) 岷山(míng)
C.沉着(zhuó) 山涧(jiān)
D.五更天(gēng) 磅礴(páng)
2.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夸张)
B.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反问)
C.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反复)
D.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比喻)
3.下列句子填在语段横线上,符合“点面结合”写法的是(  )。
____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躺在床上或是从梦中醒来,经常听到猫头鹰在那株榕树上“咕……咕咕,咕……咕咕”地叫,那声音是单调的,阴森的,凄凉的,听着使人畏怯!
A.早晨,我睁开双眼,揉揉蒙眬睡眼,听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歌唱。
B.夜晚,乡村的山野,沉寂得寥无声息,那株大榕树却仍然在奏着夜曲。
C.那株大榕树,好粗大的树干呀,要五六个人手牵着手,才能围抱得拢。
D.我们孩子的童年时光,都在大榕树的足下,就那样轻轻悄悄地溜过了。
4.怎样才能作好演讲呢?在君君给阳阳提的建议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的演讲稿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没有字斟句酌的痕迹。
B.观点要鲜明,语言要准确,事例要典型,故事要生动。
C.生动的修辞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
D.演讲时,姿态要大方,语气、语调、停顿都要适当。
二、看拼音写词语
5.根据语境, 看拼音写词语。
7月1日, 区zhèng fǔ   在人民广场组织“颂党恩·跟党走”合唱活动。活动现场气氛lóng zhòng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各镇合唱团成员穿着统一的zhì fú   huì jí   在广场上。合唱活动开始前, 全场sù jìng   ,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合唱活动开始后, 每唱完一首, 广场上都bào fā   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三、积累与运用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五位战士以yí guàn(  )的沉着,一边镇定地将rì kòu(  )引上绝路,一边绷紧精神向敌人射击, lūn(  )圆手臂,把shǒu liú dàn(  )嗖地砸向敌人。敌人或坠落山涧,或死在崎岖的山路上。最后战士们 yì lì(  )在qí pán(  )陀峰顶,跳下xuán yá(  ),英勇就义。
6.根据拼音补全解说词。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  )
A.沉着→着陆 B.山涧→间隔
C.崎岖→奇怪 D.绷紧精神→绷着脸
8.下列词语中的“绝”与“引上绝路”的“绝”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
A.绝大多数 B.连绵不绝 C.绝地求生 D.书画双绝
四、填空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9.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千钧    昂   胸    钉   铁
排山    居   下    身   骨
10.李洋说话做事   ,从不拖泥带水。
11.在   的危急关头,只有保持冷静才有机会脱险。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2.《七律·长征》是   在红军长征即将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长征的   ,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   、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其中表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   ”。
13.《狼牙山五壮士》按照   的顺序记叙了“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的故事。
14.《开国大典》把群众进场、举行典礼、   、   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   的气氛。
五、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又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5.用小标题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16.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面”的句子和描写“点”的句子。
17.下列关于点面结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点”的描写,突出了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对“面”的描写,表现出五位战士整体的团结勇敢。
B.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五位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C.习作时可以把最能表现文章主题、刻画中心人物的关键材料作为“点”进行描写。
D.习作时最重要的就是把“点”写好,对“面”的描写可以略过。
18.选文最后两句话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19.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面对着纪念塔,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张富清的英雄事迹
佚名
①“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入夜时分,上级指挥员的动员,让张富清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潜进永丰城炸掉敌人的碉堡。
②他主动请缨,和两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天还没亮,他们就背上炸药包和手榴弹,一路匍匐前进,来到城墙下。张富清背着几十千克的装备,徒手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四米多高的城墙,率先跳进城里。
③张富清刚落地,还没站稳,几个敌人就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一下子打倒七八个。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手一摸,满脸是血。他不顾头上的伤,依然冲向碉堡,用刺刀在碉堡旁边的地上迅速刨出一个坑,把随身背来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一个侧滚翻的同时,拉掉了手榴弹的拉环。一声巨响,敌人的一座碉堡被炸飞了,张富清忍着疼痛,趁着腾起的黑烟,顽强地爬向另一座碉堡并把它炸毁,大部队顺利解放了永丰城。
④在解放战争后,张富清主动前往条件艰苦的鄂西山区。这里有个高洞村,海拔一千多米,村民深居悬崖之上、峰岭之间,进进出出就只有一条不宽的小路可走。小路一侧的山岩笔直陡峭,如刀削斧砍;另一侧的山谷深不见底,怪石嶙峋。路面狭窄,人一不小心就会失足落崖。张富清二话不说,带上妻子儿女一头扎进大山,在高洞村住下来。他亲自上阵,领着村民,炸山修路。
⑤谁也忘不了入冬前的那个夜晚:男女老少齐上阵,拾的拾,搬的搬,铁锤钢钎和各种工具撞击石头的声音响成一片。张富清手持铁钎,弯着腰憋足了劲儿,将大块石头往悬崖边上撬,头上热汗涔涔;一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用力抡着大镐,猛砸坚硬的石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弯着身子将堆积在悬崖边的石块推下悬崖……寒来暑往,村民们在张富清的带领下,硬是用简陋的工具,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路。
⑥张富清完成的任务各种各样,但突击队员的精神从未改变:永远向前,突击!突击!突击!
(根据张富清相关事迹改编)
20.【阅读要素】第⑤自然段采用   的写法描写劳动场面,结合选文补全思维导图。
21.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是(多选)(  )
A.第②自然段中,张富清“率先”的原因是想马上拿下碉堡,不影响大部队的总攻。
B.由第③自然段能想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而加深对张富清的壮举的理解。
C.第④自然段通过一些恶劣的环境来表现张富清肯吃苦、敢担当的精神。
D.第⑥自然段点明本文的主要观点,赞颂了张富清在战斗中的“突击”精神。
22.小明想用选文中张富清的故事,进行一次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演讲,同时想在故事中加一段话,下面哪段话最恰当 选择并写一写理由。
语段一: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2年12月20日去世,享年98岁。 语段二: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选自“新华网”) 语段三:(张富清)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他都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选自《感动中国》中张富清的颁奖词,有删改)
我选语段   ,理由:   。
七、写作题
23.习作。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春游活动、观看“天宫课堂”……这些校内外的多彩活动,你参加过哪些呢?请你选择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经历,题目自拟。要求: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作时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政府;隆重;制服;汇集;肃静;爆发
【答案】6.一贯;日寇;抡手榴弹;屹立;棋盘;悬崖
7.D
8.C
【答案】9.一发;首挺;斩;截;倒海;高临;粉;碎
10.斩钉截铁
11.千钧一发
【答案】12.毛泽东;艰难历程;不怕艰难险阻;乐观向上;三军过后尽开颜
13.事情发展;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14.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庄严、热烈、隆重
【答案】15.痛击敌人
16.面: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点: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又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7.D
18.通过描写敌人的惨败,从侧面烘托出五位壮士的英勇善战和顽强不屈。
19.五壮士,你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与忠诚,你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会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答案】20.点面结合;张富清;老大爷;热火朝天
21.A;B;C
22.三;英雄,不只出现在战争年代。和平年代中,坚守使命初心、为国为民也是英雄的真实写照。
23.【答案】难忘的“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学校大礼堂里张灯结彩,“祖国在我心中” 主题朗诵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鲜红的五星红旗悬在舞台正中央,两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长城、故宫、港珠澳大桥的壮丽画面,整个礼堂洋溢着庄严而热烈的气氛。
随着主持人清亮的声音响起,朗诵会正式开始。台下顿时安静下来,三百多名师生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舞台。第一个登场的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穿着整齐的白衬衫,系着红领巾,稚嫩的声音却透着坚定:“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虽然吐字还带着奶气,但每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人心上,台下响起了温柔的掌声。
最让我难忘的是五年级同学的集体朗诵《长征组歌》。领诵的李航站在队伍最前方,他穿着灰色的红军服,眼神炯炯有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他的声音时而低沉如峡谷,讲述着红军过草地的艰辛;时而高亢如号角,描绘着飞夺泸定桥的英勇。身后的三十名同学配合默契,当读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时,他们同时举起手中的小红旗,红色的波浪在舞台上涌动,台下的掌声像潮水般经久不息。我旁边的王老师悄悄擦了擦眼睛,轻声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啊。”
轮到我们班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时,我的心怦怦直跳。站在队伍里,我看到前排的林晓雨紧紧攥着拳头,额头上渗出了细汗,但当音乐响起,她立刻挺直了背,声音清亮有力。我深吸一口气,跟着大家一起吟诵:“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念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句时,全班同学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震得我耳朵嗡嗡作响,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眼眶。
朗诵会在全体师生齐唱《歌唱祖国》中结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嘹亮的歌声里,我看到舞台上的红旗和台下同学们手中的小国旗交相辉映,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校长跟着节奏轻轻点头,看到低年级的小朋友踮着脚尖挥舞手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祖国在我心中”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每个挺直的脊梁里,藏在每声真诚的朗诵里,藏在我们眼底闪烁的光里。
走出礼堂时,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想:这真是一场让我终生难忘的朗诵会,它让我懂得,爱国从来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认真读过的每一个字里,在我们为祖国奋斗的每一刻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