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温故知新
1.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诲、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如何实现“社会化”?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
③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④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大学期间,面对社会各界的资助,庞众望选择婉拒,他凭借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完成学业。此外,他积极参与 “春蕾计划”,赴山东枣庄山区支教,用简易教具授课,分享自身经历激励学生,还编写手册助力女童求学。
如今,身为清华大学博士的他,将自己的全部专利收入捐给了公益事业。他用母亲的名字设立了 “志芹助学金”,累计捐款达数百万元,助力众多山区学子圆了大学梦。考虑到自己曾被病痛困扰,他还专门设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基金,为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被疾病折磨的孩子带去希望。
故事导入
庞众望出生于河北吴桥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下肢残疾,行动不便,幼年的他还曾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在 2017 年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成为当年沧州市理科状元。
像庞众望设立助学金、专门设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基金、参与 “春蕾计划” 支教活动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2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
(道德修养)
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健全人格)
学习导航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12-15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表现?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意义)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生活观察
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
小试牛刀:以下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
1.亲社会行为的内涵、表现
课堂笔记归纳
【内涵】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生活观察
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宣传“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位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
A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B 节能降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都应该出一份力。
C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
D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1.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2. 另一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不对?
学习虽是我们主要任务,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让我们了解社会,提升综合能力,并非没有没有必要。节能降碳关乎人类未来,绿色发展是大势,参与相关活动意义重大,每个人责无旁贷。节能降碳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参与此活动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与分享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一起讨论国画技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小东和伙伴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结合你参加的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会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能够给他人带来了温暖,获得了成就感,促进了社会和谐。
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笔记归纳
【原因】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意义】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a.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个人)
b.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社会)
探究与分享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分享了自己青年时期的人生感悟, 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生:希望你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 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 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 汇在事业追求中。
通过分析,习近平主席这句话对我门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启示?
“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①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参加校举行运动会为班级争光
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亲社会 我们在行动
扶老人过马路
参加爱心捐款
帮助妈妈做家务
从同学们的行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笔记归纳
①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 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 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课外作业
情境续演:你会怎么做?
1.各小组任选一个情境,根据情境提要进行准备。
2.每小组选派2-3位同学续演情境,表演前介绍各自角色。准备时间2分钟。
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
含义
必要性+重要性
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为什么
课堂小结
1.“双减”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下足功夫。下表是珠海市某学校给初二学生设计的“十一”假期作业清单。完成下列作业将有助于同学们( )
作业清单
作业一:参加一次农业劳动
作业二:参加一项社区举办的志愿服务
作业三:针对社区垃圾分类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A.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B.获得他人的认可,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
C.了解和融入社会,积极培养亲社会行为
D.尽早脱离校园,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
C
随堂练习
2.今年暑假,小何和同学们参加了一期主题为“走进社会”的夏令营活动,他们去了纺织厂观看布料的生产,他们去了农场观察农场主除害虫,他们还去了商场体验了小小售货员……夏令营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活动感想,以下句子你觉得不能出现在小何的感想中的是(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学校生活枯燥乏味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青少年应该走出学校,只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练习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为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有( )
①同学甲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最光荣、最
幸福。”
②同学乙说:“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值得尊敬,所以我要成为脑力劳
动者。”
③同学丙说:“劳动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是我想放
弃。”
④同学丁说:“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累并快
乐着。”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随堂练习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堂练习
某同学在七年级暑期志愿者活动体会中写道:“在这个短暂的假期里,我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不是因为吃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也不是因为玩了很多的游戏,而是因为我参与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无限美好的价值。这次活动就是校团委组织到敬老院关爱老人的志愿者活动:打扫敬老院、陪爷爷奶奶聊天、给敬老院的全体人员表演节目,逗他们开心,营造欢乐氛围。”进入八年级后,该同学的家长认为,八年级要着手开始准备中考,志愿者活动就不参加了。
请运用“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对该家长的观点进行评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堂练习
请运用“养成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对该家长的观点进行评析。
该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锻炼和成长。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