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个数的倒数小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 )。
A.大于1 B.小于1 C.大于或等于1 D.小于或等于1
2.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表示的数是( )。
A.1 B.6 C. D.
3.当a>0时,下面的算式中,( )的得数最大。
A. B. C. D.
4.李红的体重比赵明的体重多,则赵明的体重比李红的体重少( )。
A. B. C. D.
5.一次军事训练,辽宁舰以30海里/时的速度出海,训练结束后立即以20海里/时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这次训练辽宁舰路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海里/时。
A.30 B.24 C.25 D.30
6.商店运来230千克苹果,比运来的梨重,商店运来的梨( )。
A.172.5千克 B.180千克 C.184千克 D.287.5千克
二、填空题
7.( )( )( )( )。
8.分母是6的最小真分数的倒数是( );0.75和( )互为倒数。
9.小强把一根长米的绳子对折两次后沿折痕剪开,每段长( )米,每段长度占总长度的( )。
10.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8千克,还剩总量的( ),吃了( )千克。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12.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倒数之差是,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是( )和( )。
【我思考】两个连续奇数一定是( ),这两个奇数与它们倒数差的( )有关,可以把它们倒数差的( )分解质因数。
【我验证】143=( )×( ),=( )。
【我发现】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倒数的和或差是,求这两个数,就是把( )分解质因数。(a≠0)
三、判断题
13.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 )
14.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和也互为倒数。( )
15.小林小时走千米,平均每千米需走多少小时?算式是÷。( )
16.当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冰化成水后体积也减少了。( )
17.苹果比梨多,也可以说梨比苹果轻。(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0.8-0.72=
0.54+0.36= 0.36÷0.9=
19.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2-1.38+5.8-3.62 5916÷58×17
20.解下列方程。
① ② ③
五、解答题
21.妈妈准备了一袋面粉,小芳要跟着妈妈学做蛋糕。小芳先用掉了这袋面粉的一半制作了一个草莓蛋糕,接着又用剩下面粉的,最后还剩500克面粉。
(1)如果用正方形代表这袋面粉的总量,请在图中表示出小芳使用面粉的过程。
(2)算一算,这袋面粉原来有多重?
2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淡水资源约为2300立方米,比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少。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23.修一条水渠,甲、乙两队合修10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修4天后,余下的由甲队单独修完还需要12天。那么乙队单独修这条水渠需要多少天?
24.一本故事书,豆豆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还剩63页没看。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25.一个长方体儿童游泳池,如图,长、宽、高分别是50米、20米、1.2米。
(1)这个游泳池装满水,能装多少方?
(2)在游泳池底部安装了甲、乙两个排水管。如果要将满池的水排完,单独打开甲水管,12小时可以排完;单独打开乙水管,15小时可以排完。现在要急着换水,准备将甲、乙两个排水管同时打开,几小时能排完?
《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B C C B C
1.A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当数大于1时,其倒数小于1且小于原数;当数等于1时,倒数等于原数;当数小于1且大于0时,倒数大于1且大于原数。据此解答。
【详解】当这个数大于1时,例如2,它的倒数是,<2,即倒数小于它本身;
当这个数等于1时,1的倒数是1,倒数等于它本身;
当这个数大于0小于1时,例如,它的倒数是2,2>,即倒数大于它本身;
当这个数是0时,0没有倒数。
所以,一个数的倒数小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大于1。
故答案为:A
2.B
【分析】在通过正方体展开图形找相对面时,首先在同层中隔一面寻找,再在异层中隔两面寻找,剩下的两面自然相对。找出的相对面,再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用1除以的相对面的数,即可得解。
【详解】观察可知,的相对面是
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表示的数是6。
故答案为:B
3.C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比较算式中因数(除a外)的大小,因为a>0,根据“一个正数乘的数越大,结果越大”,据此分析各选项即可。
【详解】A.,
B.,
C.,
D.,
140>120>90>84,即。所以的得数最大。
故答案为:C
4.C
【分析】把赵明的体重看作单位“1”,因为李红的体重比赵明的体重多,那么李红的体重是(1+)。赵明比李红少的体重是(1+-1),少的比例是少的体重除以李红的体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赵明的体重看作单位“1”。
(1+-1)÷(1+)
=÷
=×
=
=
赵明的体重比李红的体重少。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把单程路程看成1份,那么往返总路程就是2份。出海速度是30海里/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出海时间就是1÷30=;返回速度是20海里/时,返回时间就是。总时间就是。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路程是2份,总时间是,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把单程路程看成1份,那么往返总路程就是2份。
1÷30=(时)
(时)
(时)
=2×12
=24(海里/时)
这次训练辽宁舰路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24海里/时。
故答案为:B
6.C
【分析】把梨的重量为单位“1”,则苹果重量对应分率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苹果重量除以其对应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
(千克)
商店运来230千克苹果,比运来的梨重,商店运来的梨184千克。
故答案为:C
7. / /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交换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得到它的倒数;整数的倒数是这个整数分之一,据此填空。
【详解】
8. 6
【分析】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且分子、分母均为正整数),真分数的值小于1。分母是6的真分数:分子可以是1、2、3、4、5,对应的分数为、、、、。分子越小,分数值越小,因此分母是6的最小真分数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分数的倒数只需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0没有倒数)。
求小数的倒数,需先将小数化为最简分数。0.75是两位小数,可化为,约分后为(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5)。交换的分子和分母,即可得到0.75的倒数。
【详解】分母是6的真分数:、、、、,最小是。
的倒数是6。
0.75=
交换的分子和分母,即。
分母是6的最小真分数的倒数是6;0.75和互为倒数。
9.
【分析】对折1次,绳子被平均分成2段;对折2次,相当于把第一次对折后的每一段再平均分成2段,所以总共被平均分成2×2=4段。
已知绳子总长为米,被平均分成4段,根据“每段长度=总长度÷段数”,可得每段长度为:(米)。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因为绳子被平均分成了4段,根据分数的意义,每段长度占总长度的1÷4=。
【详解】2×2=4(段)
(米)
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
1÷4=
小强把一根长米的绳子对折两次后沿折痕剪开,每段长米,每段长度占总长度的。
10. 12
【分析】把这袋大米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吃了,根据“剩下比例=1-吃了的比例”,可得剩下的比例为:。已知剩下18千克,且剩下的占总质量的,根据“总质量=剩下质量÷剩下比例”,用18除以即可得出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18即可得出吃了多少千克。
【详解】把这袋大米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
(千克)
30-18=12(千克)
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8千克,还剩总量的,吃了12千克。
11. < <
【分析】和,分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会小于原数;而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会大于原数。此处除数是>1,因此结果应小于被除数。
和,一个分数乘一个真分数(小于1的数),结果会小于原数。此处<1,因此乘积应小于。
【详解】一个分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会小于原数。
>1
<
一个分数乘一个真分数(小于1的数),结果会小于原数。
<1
<
12.11;13;互质数;分母;分母;11;13;11;13;;a
【分析】因为两个连续奇数一定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倒数差的分母是这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所以把143分解质因数可得到这两个连续奇数。据此解答。
【详解】分解质因数143=11×13
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倒数之差是,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是11和13。
【我思考】两个连续奇数一定是互质数,这两个奇数与它们倒数差的分母有关,可以把它们倒数差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我验证】143=11×13,=。
【我发现】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倒数的和或差是,求这两个数,就是把a分解质因数。(a≠0)
13.×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题目中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但它们的乘积不等于1,因此不互为倒数。
【详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计算,结果不等于1,所以和不互为倒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它们互为倒数。因此,若a和b互为倒数,则a×b=1。然后验证和的乘积是否等于1即可。
【详解】
将代入:
因此,和的乘积为1,满足互为倒数的条件。
故答案为:√
15.×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用求出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求出走1千米需多少小时,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小林小时走千米,平均每千米需走多少小时?算式是=÷,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 ,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冰的体积对应的分率就是(1+);要求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几分之几,是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先求出减少的部分,再用减少的部分除以冰的体积求出减少的分率。
【详解】÷(1+)
=
=
所以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已知苹果比梨多,把梨的质量看作单位“1”,则苹果的质量是梨的(1+);求梨比苹果轻几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轻的量,再除以苹果的质量即可,据此判断。
【详解】1+=
(-1)÷
=÷
=×
=
苹果比梨多,也可以说梨比苹果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0.08;;
0.9;9;;0.4
【解析】略
19.5;1734;2;13
【分析】4.2-1.38+5.8-3.62,交换1.38和5.8的位置,注意交换时运算符号也一并交换。然后利用减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5916÷58×17,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先算小括号的减法,再算中括号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简便计算。
【详解】4.2-1.38+5.8-3.62
=4.2+5.8-1.38-3.62
=4.2+5.8-(1.38+3.62)
=4.2+5.8-5
=10-5
=5
5916÷58×17
=102×17
=1734
=
=
=
=
=2
=
=
=
=10.4×1.25
=13
20.① ② ③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即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即可;
②根据等式的性质1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③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详解】①
解:
②
解:
③
解:
21.(1)见详解;(2)4000克
【分析】(1)已知小芳先用掉了这袋面粉的一半制作了一个草莓蛋糕,即用了这袋面粉的。把图形分成2份,然后取其中1份,标示出用途。
“接着又用剩下面粉的”即把剩下的面粉分成4份,取其中3份,标示出用途。那么剩下的1份就是500克。
(2)把这袋面粉看作单位“1”,小芳先用掉了这袋面粉的一半制作了一个草莓蛋糕,那么还剩下这袋面粉的,接着又用剩下面粉的,所以用了这袋面粉的×=,所以最后还剩下这袋面粉的(1--),已知最后还剩500克面粉。用已知量除以对应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
(1)如图:
(2)把这袋面粉看作单位“1”。
1÷2=
=
=
500÷=500×8=4000(克)
答:这袋面粉原来有4000克。
22.9200立方米
【分析】把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看作单位“1”, 我国比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少,则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的(1-),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详解】2300÷(1-)
=2300÷
=2300×4
=9200(立方米)
答: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大约是9200立方米。
23.20天
【分析】把修这条水渠的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已知甲、乙两队合修的时间,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两队工作效率和;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两队合修4天的工作量,再用单位“1”减去两队合修4天的工作量,得到甲队单独修12天的工作量;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用两队工作效率和减去甲队工作效率,求乙队的工作效率;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出求乙队单独修水渠需要的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1÷10=
1-4×
=1-
=
-÷12
=-×
=-
=
1÷=1×20=20(天)
答:乙队单独修这条水渠需要20天。
24.126页
【分析】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那么第一天看完后,余下的分率为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这里把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用单位“1”(总页数)减去第一天、第二天看的分率,得到剩下页数的分率;已知剩下63页,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详解】(1-)×
=×
=
1--
=-
=
=
63÷
=63×2
=126(页)
答:这本故事书共有126页。
25.(1)1200方;(2)小时或小时
【分析】(1)“方”是体积单位,1方=1立方米,也就是求这个长方体游泳池的容积,长方体容积公式为V=a×b×h(a是长,b是宽,h是高)。已知长方体游泳池长50米、宽20米、高1.2米代入公式解答。
(2)把满池水的体积看成单位“1”,甲水管12小时排完,那么甲水管每小时排水1÷12=;乙水管15小时排完,乙水管每小时排水1÷15=。甲乙同时开,每小时排水的量就是甲、乙每小时排水量之和,再用单位“1”除以甲乙同时开每小时的排水量,就可得到排水时间。
【详解】(1)50×20×1.2
=1000×1.2
=1200(立方米)
1方=1立方米
1200立方米=1200方
答:这个游泳池装满水,能装1200方。
(2)1÷12=
1÷15=
=
(小时)(也可写成)
答:小时或小时能排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