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小数除法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把0.6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来小数的( )。
A. B.10倍 C. D.100倍
2.算式10÷1.01的商大约在图中( )的位置。
A.a B.b C.c D.d
3.如图竖式中圈出的数表示35个( )。
A.0.01 B.0.1 C.1 D.10
4.聪聪用计算器计算47×6.9时,发现计算器上的按键“9”坏了,聪聪想了4种不同的输入方法,下面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7×13.8÷2 B.47×10-47×3.1
C.47×7-0.1 D.47×6.5+47×0.4
5.下面哪个答案最接近于你的年龄( )。
A.144时 B.144个月 C.144年 D.144分
6.学海文具店有两种文具盒,第一种文具盒每个14.8元,第二种文具盒每个20.5元。李老师带了40元,可以买到( )文具盒。
A.3个第一种 B.2个第二种 C.2个第一种和1个第二种 D.1个第一种和1个第二种
二、填空题
7.计算28.46÷12。
我发现: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一位,再将最后一位( )。
8.循环小数2.788788…,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字是( )。
9.连线课堂·运算的应用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5÷111=( ) 7÷111=( ) 9÷111=( )
(2)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12÷111=( )
15÷111=( )
17÷111=( )
我发现:它们的商的整数部分都是( ),商都是( )小数,循环节有( )个数字,都是被除数的( )倍。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265×301( )265×300+1 (a×4)÷(b÷0.25)( )a÷b(a,b都不为0)
11.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大49.5,这个数是( )。
12.第33届巴黎奥运会中,排在前五名的国家获得的奖牌数分别是126枚、91枚、45枚、53枚、64枚。这5个国家获得奖牌的平均数是( )枚。
三、判断题
13.32.323232是循环小数。( )
14.2.4-2.4÷2=0。( )
15.34.5÷1.25×8=34.5÷(1.25×8)。( )
16.在、、中,最大的数是。( )
17.如果a×0.4=1.25×b(a、b均不为0),那么a>b。(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2.3×12= 3.04×1.2= 0.78÷0.2= 2.34÷18= (5.7+4.3)×0=
1.04×25= 1.25×0.8= 14.4÷2.4= 17.28÷3.6= 4+1.5×2=
19.列竖式计算。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9.26×3.4= 9.46÷2.2=
20.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1.25-0.125)×8 6.2÷0.4÷0.25 5.4×[(1.3+2.6)÷0.3]
五、解答题
21.某垃圾处理站要处理一批生活垃圾,原计划8天完成任务,每天处理5.4吨。实际上6天就将这批垃圾全部处理完毕,垃圾处理站实际每天处理多少吨垃圾?
22.一列火车以27米/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500米的大桥,如果火车全身长200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大桥,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23.某仓库有232.5吨粮食需要运走,甲货车每次最多能运8吨,运了15次,剩下的部分由乙货车来运,乙货车每次最多能运8.5吨,乙货车至少需要几次才能全部运完?(你是怎样想的?请将分析与解答的过程写出来。)
24.六一儿童节,六(3)班举行了班级联欢晚会,在整理帐目时,发现现金多了273.6元,经查帐发现原来是有一笔支出款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这笔款是多少元呢?先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再解答。
25.爸爸:“今天中午做什么菜呀?”妈妈:“酸菜鱼。看!这是我刚买的一条鱼和一包酸菜鱼料包。”爸爸:“这鱼真新鲜!”计算这条鱼每千克多少钱,并在需要用到的信息前面的里画“√”。
①酸菜鱼料包每包14.5元
②鱼重2.8kg
③买了一个购物袋0.5元
④付了50元刚好用完
26.盐水能让鸡蛋浮起来吗?小宇决定动手试试。鸡蛋浮起来后,盐水质量是盐的多少倍?
①在空玻璃杯中倒入0.3kg水,再放入一颗鸡蛋,此时鸡蛋沉在底部。
②在水中不断加入盐并搅拌,使盐全部溶解。
③直到加入了0.08kg盐后,鸡蛋真的浮起来了。
《第3单元小数除法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B C B D
1.B
【分析】根据题意,把0.6的小数点去掉后变成6,用6除以0.6即可求解。
【详解】6÷0.6=10
把0.6的小数点去掉,所得的数是原来小数的10倍。
故答案为:B
2.C
【分析】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详解】结合图示可知:每一格表示2,则7和9的中间是8、9和11的中间是10;
通过分析可得:1.01>1,所以10÷1.01<10,又因为1.01只比1大0.01,所以商非常接近10;
数线上,c点大约位于10的位置,所以商大约在图中c点的位置。
故答案为:C
3.B
【分析】在计算13.5÷5时,首先用13除以5,商2余3,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1。然后把十分位上的5落下来,与余数3组成35,再用35除以5,商7,这里的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0.1。35在十分位上,即表示35个0.1。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13.5÷5的竖式计算中,圈出的35在十分位上,其计数单位是0.1,所以35表示35个0.1。
故答案为:B
4.C
【分析】计算47×6.9时,可以把6.9拆分成10-3.1、7-0.1或其他的运算,再结合乘法分配律(a+b)c=ac+bc,和小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逐项分析。
【详解】A.13.8÷2=6.9,即把6.9拆分成13.8÷2,根据小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法则,47×6.9=47×13.8÷2计算正确;
B.把6.9拆分成10-3.1,根据乘法分配律,47×(10-3.1)=47×10-47×3.1,这样计算正确;
C.47×7-0.1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47×7-0.1=329-0.1=328.9,而47×6.9=324.3,这样计算不正确;
D.把6.9拆分成6.5+0.4,根据乘法分配律,47×(6.5+0.4)=47×6.5+47×0.4,这样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C
5.B
【分析】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0岁左右,据此分析各选项中的时间,选择出最接近自己年龄的。
【详解】A.因为1天有24个小时,144÷24=6,所以144时=6天,相差较远;
B.因为1年有12个月,144÷12=12,所以144个月=12年,比较接近自己的年龄;
C.144年明显相差较远;
D.因为1小时=60分,144÷60=2.4,所以144分钟=2.4小时,相差较远。
故答案为:B
6.D
【分析】根据题意,李老师只带了40元,计算能买哪种文具盒,即分别计算每个选项所需的金额,再与李老师带的40元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3个第一种的文具盒,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3个第一种文具盒价钱为14.8×3=44.4元,44.4元>40元,即李老师带的钱不能买3个第一种文具盒。
B.2个第二种的文具盒,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2个第二种文具盒价钱为20.5×2=41元,41元>40元,即李老师带的钱不能买2个第二种文具盒。
C. 2个第一种和1个第二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2个第一种文具盒价钱为14.5×2=29元,29+20.5=49.5元,49.5元>40元,即李老师带的钱不能买2个第一种和1个第二种文具盒。
D. 1个第一种和1个第二种,即14.5+20.5=35元,35元<40元,即李老师带的钱可以买1个第一种和1个第二种的文具盒。
故答案为:D
7.二;2.4;三;2.37;多;四舍五入
【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如果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即看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如果商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即看千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总之,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详解】28.46÷12≈2.4;
保留一位小数,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
28.46÷12≈2.37
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进行“四舍五入”;
我发现:求商的近似数时,先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8.7
【分析】循环节是“788”,共3位。用100除以3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就说明最后一个数字是每个循环节中的第几个数字。
【详解】100÷3=33……1,余数是1。
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字是7。
9.(1)0.045045…;0.063063…;0.081081…
(2)0.108108…;
0.135135…;
0.153153…
0;循环;3;9
【分析】(1)直接用计算器计算,找出循环的数字,写出循环小数
(2)根据(1)的得数找出规律:它们的商的整数部分都是0,商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3个数字,都是被除数的9倍。据此分别写出12÷111;15÷111;17÷111的商即可。
【详解】(1)5÷111=0.045045…;7÷111=0.063063…;9÷111=0.081081…
(2)12÷111=0.108108…;
15÷111=0.135135…;
17÷111=0.153153…
我发现:它们的商的整数部分都是0,商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3个数字,都是被除数的9倍。
故答案为:0.108108…;0.135135…;0.153153…;0;循环;3;9
10. > =
【分析】265×301将301写成300+1,即265×(300+1),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将算式265×(300+1)变成265×300+265×1,据此比较即可;根据除法的性质,可以将算式变为a×4÷b×0.25,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继续变为a÷b×(4×0.25),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265×301
=265×(300+1)
=265×300+265×1
265×300+265×1和265×300+1比较,前面都是265×300,265×1>1,所以265×301>265×300+1;
(a×4)÷(b÷0.25)
=a×4÷b×0.25
=a÷b×(4×0.25)
=a÷b×1
=a÷b
所以,(a×4)÷(b÷0.25)=a÷b(a,b都不为0)。
11.0.5
【分析】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把原数看作1份,那么扩大后得到的数就看作100份,则扩大后的数比原数大100-1=99(份),已知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大49.5,那么用49.5除以99可以计算出1份所表示的数,也就是原数。
【详解】
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大49.5,这个数是0.5。
【点睛】把原数看作1倍量,利用差与倍数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12.
75.8
【分析】将这5个国家的奖牌数相加,再除以5,即可求出这5个国家获得奖牌的平均数。
【详解】(126+91+45+53+64)÷5
=379÷5
=75.8(枚)
第33届巴黎奥运会中,排在前五名的国家获得的奖牌数分别是126枚、91枚、45枚、53枚、64枚。这5个国家获得奖牌的平均数是75.8枚。
13.
×
【分析】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对于32.323232,它的小数部分是有限的,只有6位,它是有限小数,不满足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这一关键条件。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32.323232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属于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2.4-2.4÷2应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2.4-2.4÷2
=2.4-1.2
=1.2
1.2>0
2.4-2.4÷2=1.2。
故答案为:×
15.×
【分析】34.5÷1.25×8,先算除法,再算乘法。34.5÷(1.25×8)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进行判断。
【详解】34.5÷1.25×8
=27.6×8
=220.8
34.5÷(1.25×8)
=34.5÷10
=3.45
两个算式的结果不相等,则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先把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改写成无限小数形式,然后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详解】=0.6767…
=0.6777…
0.6777…>0.6767…>0.67
即>>0.67。
所以,在、、中,最大的数是。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观察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可以设它们的积都是1,再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求出a、b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设a×0.4=1.25×b=1;
a=1÷0.4=2.5
b=1÷1.25=0.8
2.5>0.8,a>b。
如果a×0.4=1.25×b(a、b均不为0),那么a>b。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27.6;3.648;3.9;0.13;0
26;1;6;4.8;7
【解析】略
19.6.4;31.484;4.3
【分析】小数除法法则是: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几位(位数不够时补 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按照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到商的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要保留一位小数,需看第二位来判断是否进位)。若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大于等于5,则向第一位进1;若小于5,则舍去第二位及后面的数。
小数乘法法则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详解】 9.26×3.4=31.484 9.46÷2.2=4.3
20.9;62;70.2
【分析】“(1.25-0.125)×8”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展开计算;
“6.2÷0.4÷0.25”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计算;
“5.4×[(1.3+2.6)÷0.3]”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内的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25-0.125)×8
=1.25×8-0.125×8
=10-1
=9
6.2÷0.4÷0.25
=6.2÷(0.4×0.25)
=6.2÷0.1
=62
5.4×[(1.3+2.6)÷0.3]
=5.4×[3.9÷0.3]
=5.4×13
=70.2
21.7.2吨
【分析】根据原计划每天处理5.4吨,8天完成,用原计划每天处理的数量×计划的天数可求出垃圾总量;再用总量除以实际处理天数6天,即可得到实际每天处理量。
【详解】5.4×8=43.2(吨)
43.2÷6=7.2(吨)
答:垃圾处理站实际每天处理7.2吨垃圾。
22.1.67分钟
【分析】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大桥,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大桥长度加上火车车身长度,即2500+200=2700米,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火车行驶的路程除以火车每秒行驶的路程,求出一共需要多少秒,再根据1分钟=60秒,把秒转换成分钟即可。
【详解】(2500+200)÷27
=2700÷27
=100(秒)
100÷60≈1.67分钟
答:一共需要1.67分钟。
23.14次(分析与解答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甲货车每次运的吨数乘运的次数,求出甲货车运粮食的吨数;
再用粮食的总吨数减去甲货车运的吨数,即是剩下的吨数,由乙货车来运;
求乙货车至少需要几次才能全部运完,用乙货车运粮食的吨数除以乙货车每次运的吨数,如果有余数,无论结果剩几吨,都需要增加1次,所以得数采用“进一法”取整数。
【详解】甲运了:8×15=120(吨)
还剩下:232.5-120=112.5(吨)
乙车需运:112.5÷8.5≈14(次)
答:乙货车至少需要14次才能全部运完。
24.思考过程见详解;304元
【分析】由题可知,支出款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现金多了273.6元,则表示支出款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支出款是原金额的0.1倍,即(1-0.1)倍的钱,用273.6元除以0.9求出这笔支出款。
【详解】思考过程:现金多了273.6元,即记录支出部分少算了273.6元,结合“一笔支出款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可知,记录这笔支出款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那么实际支出是记录支出的(1-0.1)倍,多算的部分是记录支出的0.9倍。
273.6÷(1-0.1)
=273.6÷0.9
=304(元)
答:这笔款是304元。
25.① ② ③ ④
50-14.5-0.5=35(元)
35÷2.8=12.5(元)
【分析】买一条鱼、一个购物袋和一包酸菜鱼料包的总价一共是50元,已知酸菜鱼料包每包14.5元,一条鱼重2.8千克,用总价减去买酸菜鱼料包的用去的钱和买一个购物袋用去的钱,所得差即为买鱼用去的钱;最后用买鱼的总钱数除以鱼的重量,所得结果即为这条鱼每千克多少元。所以①②③④4条信息都需要用到。
【详解】
① ② ③ ④
买鱼钱:
鱼每千克多钱:
答:这条鱼每千克12.5元。
26.(0.3+0.08)÷0.08=4.75
【分析】由题意知,鸡蛋浮起来时盐0.08kg,水0.3kg,可求出盐水=盐+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盐水质量÷盐的质量即可。
【详解】(0.3+0.08)÷0.08
=0.38÷0.08
=4.75
答:盐水质量是盐的4.75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