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百分数(一)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甲仓货存量比乙仓多10%,乙仓货存量比丙仓少10%,那么货存量( )。
A.甲仓最多 B.乙仓最多 C.丙仓最多 D.甲和丙同样多
2.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比( )。
A.不变 B.降低了 C.提高了 D.无法确定
3.李先生把某件商品按进价加价20%作为定价出售,可是总也卖不出去,于是他把定价降价20%以96元卖掉了,这次生意的盈亏情况是( )。
A.亏了4元 B.亏了24元 C.不赚不亏 D.赚了6元
4.修一条路,已经修了1200米,还剩60%没修,这条路全长是( )。
A.1200×60%=720(米) B.1200÷60%=2000(米)
C.1200×(1-60%)=480(米) D.1200÷(1-60%)=3000(米)
5.有一品牌方便面的广告语这样宣传:“增量20%,加量不加价”。该品牌方便面现在每袋的质量是120克,要计算增量前每袋多少克,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20÷(1-20%)B.120÷(1+20%) C.120×(1+20%) D.120×(1-20%)
6.有含糖率为7%的糖水600克,为了得到含糖率为10%的糖水,需要加入糖( )。
A.19克 B.20克 C.21克 D.22克
二、填空题
7.。
8.明明做对了20道题,做错了5道题,他的错误率是( )%。
9.某部门检测120袋大米,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5%,那么不合格的大米有( )袋。
10.6m是5m的( )%。7m比5m长( )%。比40kg轻20%是( )kg。48kg比( )kg多20%。
11.某商品标价120元,按标价的80%出售仍可获利20%,该商品进价( )元。
12.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女生比男生多( )%。
三、判断题
13.苹果的个数比桃多,就是桃的个数比苹果少40%。( )
14.5米长的绳子,先剪去10%后再接上米,现在与原来一样长。( )
15.定价25元的商品,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6%。( )
16.某工厂引进智能机器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了150%,现在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5倍。( )
17.如果 a×0.8=b÷=c×25%=1(a、b、c均不为0),那么。(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7.25-3.5=
18×20%=
1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解方程。
0.36×5-2x=0.4
五、解答题
21.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20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0%,故事书有多少本?
22.一件商品原价200元,商店搞活动降价20%,活动结束后又提价20%。这件商品现在售价多少元?
23.明明在网上买了一本《西游记》和一本《三国演义》。一本《西游记》比一本《三国演义》便宜7.4元,《西游记》的单价是《三国演义》的80%。这两本书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4.王叔叔要到深圳出差,全程545千米,行驶330千米后,剩余电量如图所示,能不能开到目的地?请说明理由。(不考虑其他因素,且每千米耗电量不变)
25.某新款折叠手机,甲店进货的价格比乙店的低10%,甲店按30%的利润率定价,乙店按20%的利润率定价,甲店的售价比乙店的还便宜30元。甲店这款手机的进价是多少元?
26.某市一家三甲医院规定:住院起付标准为本年度第一次住院1300元,第二次以上住院650元。超过起付标准的部分,退休人员按照80%报销。王爷爷是一名企业退休工人,去年3月份和9月份各住院1次,医院给出的一次医疗费用单据显示两次住院花费分别为5300元和7250元,那么报销后王爷爷实际花了多少元?
《第6单元百分数(一)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A D B B
1.C
【分析】假设丙仓货存量有100吨,已知乙仓货存量比丙仓少10%,则乙仓是丙仓的90%(1-10%=90%),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计算出乙仓的货存量;甲仓货存量比乙仓多10%,则甲仓是乙仓的110%(1+10%=110%),同理计算出甲仓的货存量;最后比较三个仓的货存量,确定货存量最多的仓。
【详解】假设丙仓货存量有100吨,
100×(1-10%)
=100×90%
=100×0.9
=90(吨)
90×(1+10%)
=90×110%
=90×1.1
=99(吨)
90<99<100
所以丙仓货存量最多。
故答案为:C
2.B
【分析】设商品的原价为1,商品先提价10%,提价后的价格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增加10%,即提价后的价格为:1×(1+10%)=1×1.1=1.1,再在提价后的价格1.1的基础上降价10%,那么降价后的价格(现价)为:1.1×(1-10%)=0.99,0.99<1,据此解答。
【详解】设商品的原价为1。
1×(1+10%)×(1-10%)
=1×1.1×0.9
=0.99
0.99<1
所以现价与原价相比降低了。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根据题意,定价降价20%后的售价是96元,把定价看作单位“1”,售价96元是定价的(1-20%),单位“1”未知,用售价除以(1-20%),求出定价;
已知按进价加价20%作为定价出售,把进价看作单位“1”,定价是进价的(1+20%),单位“1”未知,用定价除以(1+20%),求出进价;
最后把进价与售价进行比较,若售价比进价高,则盈利;若售价比进价低,则亏损;再用减法求出盈亏的钱数。
【详解】定价为:
96÷(1-20%)
=96÷0.8
=120(元)
进价为:
120÷(1+20%)
=120÷1.2
=100(元)
96<100
亏了:100-96=4(元)
这次生意的盈亏情况是亏了4元。
故答案为:A
4.D
【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已知还剩60%没修,那么已修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为1-60%=40%;又已知修了1200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A.60%的单位“1”是全长,不是1200米,不能相乘计算,该选项错误;
B.60%是未修部分占全长的分率,1200米是已修的长度,两者不对应,不能计算,该选项错误;
C.“1-60%”计算的是已修部分占全长的分率,1200米是已修的长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该用除法计算,不能用乘法计算,该选项错误;
D.“1-60%”计算的是已修部分占全长的分率,1200米是已修的长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00÷(1-60%)=3000米,该选项正确。
1200÷(1-60%)
=1200÷40%
=1200÷0.4
=3000(米)
所以这条路的全长是3000米。
故答案为:D
5.B
【分析】把增量前每袋的质量看作单位“1”,已知现在每袋质量是120克,现在的质量是在增量前的基础上增加20%,那么现在的质量对应的分率就是(1+20%);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所以用现在的质量除以现在质量对应的分率即为增量前的质量,即增量前每袋质量为120÷(1+20%)。
【详解】把增量前的质量看作单位“1”,现在的质量对应的分率就是(1+20%),用现在的质量除以现在质量对应的分率即为增量前的质量,即增量前每袋质量为120÷(1+20%)。
120÷(1+20%)
=120÷120%
=120÷1.2
=100(克)
所以增量前每袋100克。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含糖率”可得出等量关系:原来糖水的质量×原来的含糖率+新加入的糖的质量=(原来糖水的质量+糖的质量)×新的含糖率,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需要加入糖克。
600×7%+=(600+)×10%
600×0.07+=(600+)×0.1
42+=60+0.1
-0.1=60-42
0.9=18
=18÷0.9
=20
为了得到含糖率为10%的糖水,需要加入糖20克。
故答案为:B
7.15;40;18;60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与比的关系:分子做比的前项,分母做比的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做被除数,分母做除数;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就是小数;
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即可。
【详解】==
=3∶5
3∶5
=(3×8)∶(5×8)
=24∶40
=3÷5
3÷5
=(3×6)÷(5×6)
=18÷30
=3÷5=0.6
0.6=60%
=24∶40==18÷30=60%
8.20
【分析】错误率是指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比。总题数等于做对的题数加上做错的题数,即20+5=25道。错误率的计算公式为:错误率=(做错的题数÷总题数)×100%,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20+5=25(道)
5÷25×100%
=0.2×100%
=20%
他的错误率是20%。
9.
6
【分析】根据题意,检测不合格的大米袋数为:总袋数×(1-合格率),据此运用百分数乘法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袋)
因此,不合格的大米有6袋。
10. 120 40 32 40
【分析】求6m是5m的百分之几,用6除以5再乘100%即可。
求7m比5m长百分之几,先算7与5的差值,再除以单位“1”(5m)并乘100%。
求比40kg轻20%是多少kg,把40kg看作单位“1”,所求数是40kg的(1-20%),即用40乘(1-20%)即可。
求48kg比多少kg多20%,把所求数看作单位“1”,48kg是它的(1+20%),即用48除以(1+20%)即可。
【详解】6÷5×100%
=1.2×100%
=120%
所以6m是5m的120%。
(7-5)÷5×100%
=2÷5×100%
=0.4×100%
=40%
7m比5m长40%。
把40kg看作单位“1”。
40×(1-20%)
=40×(1-0.2)
=40×0.8
=32(kg)
比40kg轻20%是32kg。
把所求数看作单位“1”。
48÷(1+20%)
=48÷(1+0.2)
=48÷1.2
=40(kg)
48kg比40kg多20%。
11.80
【分析】已知某商品标价120元,按标价的80%出售,把标价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标价乘80%,求出售价;
按此售价仍可获利20%,即售价比进价高20%,把进价看作单位“1”,则售价是进价的(1+20%),单位“1”未知,用售价除以(1+20%),求出进价。
【详解】售价:
120×80%
=120×0.8
=96(元)
进价:
96÷(1+20%)
=96÷(1+0.2)
=96÷1.2
=80(元)
该商品进价80元。
12. 4 9 25
【分析】已知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即男生人数占4份,女生人数占5份,全班人数是(4+5)份;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
求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女生比男生多的份数,再除以男生的份数即可。
【详解】4∶(4+5)=4∶9
(5-4)÷4×100%
=1÷4×100%
=0.25×100%
=25%
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女生比男生多25%。
13.×
【分析】将桃的数量看作单位“1”,苹果的数量是桃的1+=。比较桃比苹果少的百分比时,单位“1”变为苹果的数量。通过假设桃的具体数量,计算苹果的数量及差值,再用差值除以苹果的数量验证百分比是否为40%。
【详解】假设桃有5个,则苹果有:
5×(1+)
=5×
=7(个)
桃比苹果少7-5=2(个),少的百分比为2÷7≈28.57%,而非40%。因此,原题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将原来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原来的长度乘10%,先计算剪去的10%是多少米,再用原长减去剪去的长度,加上接上的长度,最后比较现在长度与原长是否相等。
【详解】5-5×10%+
=5-0.5+0.5
=5(米)
所以,现在与原来一样长。
故答案为:√
15.√
【分析】降价20%,把定价看作单位“1”,即现价是定价的1-20%=100%-20%=80%。定价25元,降价后价格为:25×80%=25×0.8=20(元)。提价20%,把第一次降价后价格看作单位“1”,即现价是第一次降价后价格的1+20%=100%+20%=120%。第一次降价后价格为20元,最终售价为:20×120%=20×1.2=24(元)。用最终售价除以原价,再转化为百分数。
【详解】把定价看作单位“1”。
1-20%=100%-20%=80%
25×80%=25×0.8=20(元)
把第一次降价后价格看作单位“1”。
1+20%=100%+20%=120%
20×120%=20×1.2=24(元)
24÷25×100%
=0.96×100%
=96%
因此,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6%,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生产效率提高了150%,即增加的生产效率是原来的150%。就是把原生产效率看作单位“1”,提高后为:1+150%=1+1.5=2.5,2.5÷1=2.5,即2.5倍。
【详解】就是把原生产效率看作单位“1”。
1+150%=1+1.5=2.5
2.5÷1=2.5
即现在的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5倍,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设a×0.8=b÷=c×25%=1,分别求出a、b、c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设a×0.8=b÷=c×25%=1
a×0.8=1
a=1÷0.8
a=1.25
b÷=1
b=1×
b=0.2
c×25%=1
c=1÷25%
c=4
4>1.25>0.2,即c>a>b。
如果 a×0.8=b÷=c×25%=1(a、b、c均不为0),那么c>a>b。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13.75;1;;
3.6;;
【解析】略
19.2.5;;
【分析】(1)根据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把25%化成0.25,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根据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把60%化成,再把算式转化成分数连乘进行计算。
(3)根据去括号的法则去掉小括号,然后中括号里面利用带符号交换后面两个数的位置的方法进行简算。
【详解】
20.=0.06;=0.01;=0.7
【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50%,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0,计算即可得解。
(3)先计算等式左边的乘法,再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
解:
0.36×5-2=0.4
解:
21.240本
【分析】分析题目,把科技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则故事书的本数等于科技书本数的(1+2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科技书的本数乘(1+20%)即可得到故事书的本数。
【详解】200×(1+20%)
=200×1.2
=240(本)
答:故事书有240本。
22.192元
【分析】将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20%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20%),那么将原价乘(1-20%),求出降价后的价格。再将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将其乘(1+20%),求出又提价20%后的价格,即这件商品现在的售价。
【详解】200×(1-20%)×(1+20%)
=200×80%×120%
=160×120%
=192(元)
答:这件商品现在售价192元。
23.《三国演义》37元;《西游记》29.6元
【分析】把《三国演义》的单价看作单位“1”,《西游记》的单价是《三国演义》的80%,则《西游记》的单价比《三国演义》便宜(1-80%),《三国演义》的单价=《西游记》比《三国演义》便宜的钱数÷(1-80%),《西游记》的单价=《三国演义》的单价-7.4元,据此解答。
【详解】7.4÷(1-80%)
=7.4÷0.2
=37(元)
37-7.4=29.6(元)
答:《三国演义》的单价是37元,《西游记》的单价是29.6元。
24.能;车辆能行驶的路程比需要行驶的路程远
【分析】由图可知,剩余电量为40%,把总电量看作单位“1”,那么已耗电量为1-40%=100%-40%=60%;行驶了330千米,所对应的耗电量为60%,那么将满电时能行驶的千米数看作单位“1”,用330除以60%可以计算出满电时能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满电时能行驶的千米数与王叔叔需行驶的全程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40%=100%-40%=60%
330÷60%=550(千米)
550>545
答:能开到目的地,因为车辆能行驶的路程比需要行驶的路程远。
25.900元
【分析】本题可通过设未知数解答。设乙店这款手机的进价为x元。因为甲店进货价格比乙店低10%,把乙店进价看作单位“1”,所以甲店的进价为乙店进价的(1-10%),即甲店进价为:(1-10%)x。乙店按20%的利润率定价,售价=进价×(1+利润率),因此乙店售价为:x×(1+20%)。甲店按30%的利润率定价,同理可得甲店售价为:0.9x×(1+30%)。已知甲店售价比乙店便宜30元,所以可列方程:x×(1+20%)-0.9x×(1+30%)=30。然后解方程后得出乙店的进价,代入:(1-10%)x计算即可。
【详解】解:设乙店这款手机的进价为x元。
x×(1+20%)-0.9x×(1+30%)=30
x×(1+0.2)-0.9x×(1+0.3)=30
x×1.2-0.9x×1.3=30
1.2x-1.17x=30
0.03x=30
x=30÷0.03
x=1000
(1-10%)×1000
=(1-0.1)×1000
=0.9×1000
=900(元)
答:甲店这款手机的进价是900元。
26.4070元
【分析】求出第一次住院花费超出1300元的部分,将第一次住院花费超出1300元的部分看作单位“1”,按照80%报销,这部分实际花费是超出1300元部分的(1-80%);求出第二次住院花费超出650元的部分,将第二次住院花费超出650元的部分看作单位“1”,这部分实际花费是超出650元部分的(1-80%),第一次住院花费超出1300元的部分×实际花费对应百分率+第二次住院花费超出650元的部分×实际花费对应百分率+1300元+650元=两次住院的实际花费。
【详解】(5300-1300)×(1-80%)+(7250-650)×(1-80%)+1300+650
=4000×0.2+6600×0.2+1300+650
=800+1320+1300+650
=4070(元)
答:报销后王爷爷实际花了4070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