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沪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数学沪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3 20:14:40

文档简介

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表示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y=2x+1 B.y=2x2 C.y2=2x D.y=2x
2.一次函数y=7x+6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函数y=(k+1)x+b-2是正比例函数,则( )
A.k≠-1,b=-2 B.k≠1,b=-2 C.k=1,b=-2 D.k≠-1,b=2
4.已知一次函数y=kx+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k,b的取值情况为( )
A.k>1,b<0 B.k>1,b>0 C.k>0,b>0 D.k>0,b<0
5.关于一次函数y=-2x+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 B.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
C.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6.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点坐标为( )
A.(3,-1) B.(-3,1) C.(1,-3) D.(-1,3)
7.要使函数y=(2m-3)x+(3n+1)的图象经过x,y轴的正半轴,则m与n的取值应为( )
A.m>,n>- B.m>3,n>-3
C.m<,n<- D.m<,n>-
8.若点A(,y1),B(-2,y2)都在直线y=-x+n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 B.y1>y2
C.y1=y2 D.以上都有可能
9.如图,直线y=kx+b交x轴于点A(-2,0),直线y=mx+n交x轴于点B(5,0),这两条直线相交于点C(1,p),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A.x<5 B.x<-2 C.-2<x<5 D.-2<x<1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10.张师傅驾车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500 km,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25 L,途中加油若干升,加油前、后汽车都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油箱中剩余油量y(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前油箱中剩余油量y(L)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关系是y=-8t+25
B.途中加油21 L
C.汽车加油后还可行驶4 h
D.汽车到达乙地时油箱中还余油6 L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点P(a,b)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则代数式3a-b+1的值等于   .
12.现有甲、乙两个长方体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m)与注水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注水时间为  h.
13.已知x,y满足2x·4y=8,当0≤x≤1时,y的取值范围是  .
14.当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h(单位:cm)是指距d(单位:cm)的一次函数.部分测量数据如下表:
指距d/cm 20 21 22 23
身高h/cm 160 169 178 187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h与d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2)如果某人的身高为226 cm,那么他的指距约是   cm(结果精确到0.1 cm).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5.已知y+3与x成正比例,当x=2时,y=7.
(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当x=-时,求y的值.
16.已知一次函数y=(2m+4)x+(3-m).
(1)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2)当m为何值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3)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四、(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且过点A(-4,2),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18.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1 1 2 …
y … 5 1 -1 …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2<x<3时,求函数y的取值范围.
五、(每小题8分,共16分)
19.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1)求m,a的值;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x>ax+4的解集.
20.如图,已知直线l1:y1=x+b经过点A(-5,0),交y轴于点B,直线l2:y2=-2x-4与直线l1交于点C,交y轴于点D.
(1)求b的值;
(2)求三角形BCD的面积;
(3)当0≤y2<y1时,则x的取值范围是   .(直接写出结果)
六、(本题满分10分)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的坐标为(0,24),经过原点的直线l1与经过点A的直线l2相交于点B,点B的坐标为(18,6).
(1)求直线l1,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点C为线段OB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O,B重合),作CD∥y轴交直线l2于点D,设点C的纵坐标为a,求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七、(本题满分10分)
22.甲、乙两地相距300 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向乙地出发,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 h,两车距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析下列问题:
(1)货车的速度为   ;BC段的函数表达式为  ;
(2)轿车出发后,用了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八、(本题满分12分)
23.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学案.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方式不需要.两种印刷方式的费用y(元)与印刷数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甲种收费方式和乙种收费方式的函数解析式;
(2)该校某年级每次需印制100~450(含100和450)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较合算?第12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 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表示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D )
A.y=2x+1 B.y=2x2 C.y2=2x D.y=2x
2.一次函数y=7x+6的图象不经过( D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函数y=(k+1)x+b-2是正比例函数,则( D )
A.k≠-1,b=-2 B.k≠1,b=-2 C.k=1,b=-2 D.k≠-1,b=2
4.已知一次函数y=kx+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k,b的取值情况为( A )
A.k>1,b<0 B.k>1,b>0 C.k>0,b>0 D.k>0,b<0
5.关于一次函数y=-2x+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 B.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
C.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6.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点坐标为( B )
A.(3,-1) B.(-3,1) C.(1,-3) D.(-1,3)
7.要使函数y=(2m-3)x+(3n+1)的图象经过x,y轴的正半轴,则m与n的取值应为( D )
A.m>,n>- B.m>3,n>-3
C.m<,n<- D.m<,n>-
8.若点A(,y1),B(-2,y2)都在直线y=-x+n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A )
A.y1<y2 B.y1>y2
C.y1=y2 D.以上都有可能
9.如图,直线y=kx+b交x轴于点A(-2,0),直线y=mx+n交x轴于点B(5,0),这两条直线相交于点C(1,p),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B )
A.x<5 B.x<-2 C.-2<x<5 D.-2<x<1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10.张师傅驾车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500 km,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25 L,途中加油若干升,加油前、后汽车都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油箱中剩余油量y(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加油前油箱中剩余油量y(L)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关系是y=-8t+25
B.途中加油21 L
C.汽车加油后还可行驶4 h
D.汽车到达乙地时油箱中还余油6 L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点P(a,b)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则代数式3a-b+1的值等于 -1 .
12.现有甲、乙两个长方体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m)与注水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注水时间为  h.
13.已知x,y满足2x·4y=8,当0≤x≤1时,y的取值范围是 1≤y≤ .
14.当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h(单位:cm)是指距d(单位:cm)的一次函数.部分测量数据如下表:
指距d/cm 20 21 22 23
身高h/cm 160 169 178 187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h与d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h=9d-20 ;
(2)如果某人的身高为226 cm,那么他的指距约是 27.3 cm(结果精确到0.1 cm).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5.已知y+3与x成正比例,当x=2时,y=7.
(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当x=-时,求y的值.
解:(1)设y+3=kx,把x=2,y=7代入得2k=7+3,解得k=5,所以y+3=5x,所以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5x-3.
(2)当x=-时,y=5×(-)-3=-.
16.已知一次函数y=(2m+4)x+(3-m).
(1)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
(2)当m为何值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3)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解:(1)由2m+4<0,可得m<-2,所以当m<-2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2)因为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所以2m+4≠0,3-m=0,所以m=3.
(3)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所以所以-2<m<3,所以当-2<m<3时,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四、(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且过点A(-4,2),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由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2x,得k=-2.因为图象经过点A(-4,2),所以2=-2×(-4)+b,解得b=-6,所以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y=-2x-6.
18.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1 1 2 …
y … 5 1 -1 …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2<x<3时,求函数y的取值范围.
解:(1)设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将(1,1),(-1,5)代入,得解得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2x+3.
(2)因为-2<0,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y=7;当x=3时,y=-3,所以当-2<x<3时,函数y的取值范围是-3<y<7.
五、(每小题8分,共16分)
19.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
(1)求m,a的值;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x>ax+4的解集.
解:(1)把(m,3)代入y=2x,得2m=3,解得m=,所以点A的坐标为(,3).因为函数y=ax+4的图象经过点A,所以a+4=3,解得a=-.
(2)由图象得,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
20.如图,已知直线l1:y1=x+b经过点A(-5,0),交y轴于点B,直线l2:y2=-2x-4与直线l1交于点C,交y轴于点D.
(1)求b的值;
(2)求三角形BCD的面积;
(3)当0≤y2<y1时,则x的取值范围是 -3<x≤-2 .(直接写出结果)
解:(1)把A(-5,0)代入y1=x+b,得-5+b=0,解得b=5.
(2)由(1)知,直线l1:y1=x+5,即B(0,5).根据题意知,解得即C(-3,2).又由y2=-2x-4知,D(0,-4),所以BD=9,所以S三角形BCD=BD·|xC|=×9×3=.
六、(本题满分10分)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的坐标为(0,24),经过原点的直线l1与经过点A的直线l2相交于点B,点B的坐标为(18,6).
(1)求直线l1,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点C为线段OB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O,B重合),作CD∥y轴交直线l2于点D,设点C的纵坐标为a,求点D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解:(1)设直线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1x,把点(18,6)代入得18k1=6,解得k1=,所以直线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设直线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2x+b,把点A(0,24),B(18,6)代入得解得k2=-1,b=24,所以直线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4.
(2)因为点C在直线l1上,且点C的纵坐标为a,所以a=x.所以x=3a,所以点C的坐标为(3a,a).因为CD∥y轴,所以点D的横坐标为3a.因为点D在直线l2上,所以y=-3a+24,所以点D的坐标为(3a,-3a+24).
七、(本题满分10分)
22.甲、乙两地相距300 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向乙地出发,轿车比货车晚出发1.5 h,两车距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析下列问题:
(1)货车的速度为 60 km/h ;BC段的函数表达式为 y=80x-120(1.5≤x≤2.5) ;
(2)轿车出发后,用了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解:把C(2.5,80),D(4.5,300)代入,得解得所以CD段解析式为y=110x-195.又因为OA段解析式为y=60x,所以110x-195=60x,所以x=3.9.因为3.9-1.5=2.4(h),所以轿车出发2.4 h追上货车.
八、(本题满分12分)
23.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学案.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方式不需要.两种印刷方式的费用y(元)与印刷数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甲种收费方式和乙种收费方式的函数解析式;
(2)该校某年级每次需印制100~450(含100和450)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较合算?
解:(1)设甲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为y1=kx+b,由题意得解得所以甲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为y1=0.1x+6.设乙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为y2=k1x,由题意得12=100k1,解得k1=0.12,所以乙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为y2=0.12x(x≥0).故函数解析式为y1=0.1x+6(x≥0),y2=0.12x(x≥0).
(2)由题意得,当y1>y2时,0.1x+6>0.12x,得x<300;当y1=y2时,0.1x+6=0.12x,得x=300;当y1<y2时,0.1x+6<0.12x,得x>300.当100≤x<300时,选择乙种方式合算;当x=300时,甲、乙两种方式一样合算;当300<x≤450时,选择甲种方式合算.所以印制100~300(含100)份学案,选择乙种印刷方式较合算,印制300份学案,甲、乙两种印刷方式都一样合算,印制300~450(含450)份学案,选择甲种印刷方式较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