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本章总结提升
热点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张老师布置了一道作图题:“将一条12厘米的线段分成三段,然后用这三段为边作一个三角形.”下面是四个同学分线段的结果:小李:5 cm、5 cm、2 cm;小赵:3 cm、3 cm、6 cm;小王:3 cm、4 cm、5 cm;小孙:4 cm、4 cm、4 cm.其中分法不正确的是( B )
A.小李 B.小赵 C.小王 D.小孙
2.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倍长三角形”.若△ABC是“倍长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3,则第三条边的长为 4 .
3.[情境题·现实生活]小刚准备用一段长32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场地,用于饲养鸡,已知第一条边长为m m,由于条件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比第一条边长的2倍少3 m.
(1)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第三条边长;
(2)第一条边长能否为10 m?为什么?
解:(1)∵第一条边长为m m,第二条边长只能比第一条边长的2倍少3 m,∴第二条边长为(2m-3)m,∴32-m-(2m-3)=(35-3m)m,∴第三条边长为(35-3m)m.
(2)不能.∵当m=10时,三边长分别为10,17,5,由于10+5<17,∴不能构成三角形,即第一条边长不能为10 m.
热点二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AF是中线,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BF=CF B.∠C+∠CAD=90°
C.∠BAF=∠CAF D.S△ABC=2S△ABF
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
(1)若∠1=∠2=35°,∠3=∠4,求∠DAC的度数;
(2)若AD为△ABC的中线,△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AB=9,求AC的长.
解:(1)∵∠1=∠2=35°,∴∠3=∠1+∠2=70°,∴∠3=∠4=70°,∴∠DAC=180°-∠3-∠4=40°.
(2)∵AD为△ABC的中线,∴BD=CD.∵△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AB+AD+BD-(AC+AD+CD)=3,∴AB+AD+BD-AC-AD-CD=3,∴AB-AC=3.∵AB=9,∴AC=6.
热点三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
6.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BAC=∠EDF=90°,∠E=45°,∠C=30°,AB与DF交于点M,若BC∥EF,则∠BMD的大小为( C )
A.60° B.67.5° C.75° D.82.5°
7.如图,已知在△ABC中,∠A=4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放在△ABC上,使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经过B,C,直角顶点D落在△ABC的内部,则∠ABD+∠ACD=( C )
A.90° B.60° C.50° D.40°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分类讨论思想]如图,已知∠MON=72°,OE平分∠MON,点A,B,C分别是射线OM,OE,ON的动点(A,B,C不与点O重合),连接AC交射线OE于点D,当AB⊥OM,且△ADB有两个相等的角时,∠OAC的度数为 18°或27°或36° .
9.[新课标·推理能力]
【综合与探究】小明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MON=90°,点A,B分别在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
【探究与发现】若BC是∠ABN的平分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与∠BAO的平分线交于点D.
图1 图2 图3
(1)①若∠BAO=70°,则∠D= 45° ;
②猜想:∠D的度数是否随A,B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拓展延伸:如图2,若∠ABC=∠ABN,∠BAD=∠BAO,求∠D的度数;
(3)在图1的基础上,如果∠MON=α,其余条件不变,随着点A,B的运动(如图3),请直接写出∠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解:(1)②不变化.理由:∵AD平分∠BAO,BC平分∠ABN,∴∠BAD=∠BAO,∠CBA=∠NBA.∵∠D+∠BAD=∠CBA,∴∠D=∠CBA-∠BAD=∠NBA-∠BAO=(∠NBA-∠BAO) =∠MON.∵∠MON=90°,∴∠D=45°,∴∠D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2)由(1)②知∠D=∠CBA-∠BAD.∵∠ABC=∠ABN,∠BAD=∠BAO,∴∠D=∠ABN-∠BAO=(∠ABN-∠BAO)=∠MON.∵∠MON=90°,∴∠D=30°.
(3)∠D=α
热点四 命题与证明
10.用三个不等式a>b,ab>0,中的两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则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D )
A.0 B.1 C.2 D.3
11.【证明】如图,已知∠A=∠C,AB∥CD.求证:BC∥AD.请补全证明过程.
证明:∵AB∥CD(已知),
∴∠ABE=∠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C(已知),
∴∠ABE= ∠A (等量代换),
∴BC∥A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延伸】若前提“∠A=∠C”不变,将题设“AB∥CD”与结论“BC∥AD”调换,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写出证明过程;如果是假命题,举出反例.
【拓展】已知有三个条件:①∠A=∠C;②AB∥CD;③BC∥AD.从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能组成多少个真命题?
【延伸】真命题.证明:∵BC∥AD,∴∠ABE=∠A.∵∠A=∠C,∴∠ABE=∠C,∴AB∥CD.
【拓展】解:根据题意可知①②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为真命题;①③作为题设,②作为结论,为真命题;②③作为题设,①作为结论,为真命题.综上所述,能组成3个真命题.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本章总结提升
热点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张老师布置了一道作图题:“将一条12厘米的线段分成三段,然后用这三段为边作一个三角形.”下面是四个同学分线段的结果:小李:5 cm、5 cm、2 cm;小赵:3 cm、3 cm、6 cm;小王:3 cm、4 cm、5 cm;小孙:4 cm、4 cm、4 cm.其中分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李 B.小赵 C.小王 D.小孙
2.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倍长三角形”.若△ABC是“倍长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3,则第三条边的长为 .
3.[情境题·现实生活]小刚准备用一段长32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场地,用于饲养鸡,已知第一条边长为m m,由于条件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比第一条边长的2倍少3 m.
(1)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第三条边长;
(2)第一条边长能否为10 m?为什么?
热点二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AF是中线,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F=CF B.∠C+∠CAD=90°
C.∠BAF=∠CAF D.S△ABC=2S△ABF
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
(1)若∠1=∠2=35°,∠3=∠4,求∠DAC的度数;
(2)若AD为△ABC的中线,△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AB=9,求AC的长.
热点三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
6.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BAC=∠EDF=90°,∠E=45°,∠C=30°,AB与DF交于点M,若BC∥EF,则∠BMD的大小为( )
A.60° B.67.5° C.75° D.82.5°
7.如图,已知在△ABC中,∠A=4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放在△ABC上,使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经过B,C,直角顶点D落在△ABC的内部,则∠ABD+∠ACD=( )
A.90° B.60° C.50° D.40°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分类讨论思想]如图,已知∠MON=72°,OE平分∠MON,点A,B,C分别是射线OM,OE,ON的动点(A,B,C不与点O重合),连接AC交射线OE于点D,当AB⊥OM,且△ADB有两个相等的角时,∠OAC的度数为 .
9.[新课标·推理能力]
【综合与探究】小明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MON=90°,点A,B分别在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
【探究与发现】若BC是∠ABN的平分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与∠BAO的平分线交于点D.
图1 图2 图3
(1)①若∠BAO=70°,则∠D= ;
②猜想:∠D的度数是否随A,B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拓展延伸:如图2,若∠ABC=∠ABN,∠BAD=∠BAO,求∠D的度数;
(3)在图1的基础上,如果∠MON=α,其余条件不变,随着点A,B的运动(如图3),请直接写出∠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热点四 命题与证明
10.用三个不等式a>b,ab>0,中的两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则组成真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11.【证明】如图,已知∠A=∠C,AB∥CD.求证:BC∥AD.请补全证明过程.
证明:∵AB∥CD(已知),
∴∠ABE=∠C( ).
∵∠A=∠C(已知),
∴∠ABE= (等量代换),
∴BC∥AD( ).
【延伸】若前提“∠A=∠C”不变,将题设“AB∥CD”与结论“BC∥AD”调换,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写出证明过程;如果是假命题,举出反例.
【拓展】已知有三个条件:①∠A=∠C;②AB∥CD;③BC∥AD.从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能组成多少个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