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图片两组》共一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学习目标:
1、把握图片内容,领会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2、把握图文转换的技巧,培养学生赏析图片的能力。
3、通过赏析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具体认识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
学习重点:
1、把握图片内容,领会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2、把握图文转换的技巧,培养学生赏析图片的能力。
学习难点:把握图文转换的技巧,培养学生赏析图片的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溃逃(
)摄影(
)蹑手蹑脚
(
( http: / / www.21cnjy.com ))庇护(
)瞬间(
)臭名昭著(
)执著(
)盛装(
)盛饭(
)宁静(
)宁死不屈(
)
2、选择最恰切的词填空。
观念:⑴指思想意识;⑵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观点:⑴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户采取的态度;⑵特指政治观点。
⑴学点理财知识再去投资,已成为沪上年轻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健康理财(
),对此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鸿宾女士的(
)是“走好理财的平衡木”。(
观念、观点)
结果:⑴名词,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状态;⑵连词,用在下半句,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后果:指的是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⑵基金的投资比重,是影响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者心态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会影响到投资(
)。女性在投资时往往不够自信,还怕承担投资失败的(
),因此,养成了“重积蓄,轻投资”的习惯。(结果、后果)
3、重点词语解释
⑴臭名昭著:
。
⑵震撼人心:
。
4、选出最恰切的成语填空。
⑴国民党以(
)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一群手无寸铁的青年‘颠覆政府’。
(臭名昭著,声名狼藉)
⑵从隔壁的房间传过来“笃——笃——笃”的木鱼声,空灵悠远,(
)。(震撼人心、感人至深)
5、图文转换题解答技巧
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⑴把握好四个方面:
①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④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按考题要求答题,有的放矢。
⑤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⑴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①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②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⑶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③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⑶总结
“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
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
【解题规律】
做这类考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课堂学案
【新课导入】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媒载看,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不言而喻。副产品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对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进行记录、表述与传播的历史。通地影像,他们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以上就是纪试实摄影的特点和作用。
纪实摄影作品生命力在于其作品本身的美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及社会价值。反映真实,体现倾向,既反映了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又有利于发挥纪实摄影的影响力。纪实摄影的创作,必须从真切的写照生活入手,揭示影响社会变革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传递作者评价生活的倾向态度,折射深厚的思想内涵。因此,准确的把握摄影作品社会价值同时注意作品的美学意义是赏析纪实摄影的关键。
【整体感知】
内容感知
⑴、仔细观察两组画面,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画面的内涵。
第一组画面:
。
第二组画面:
。
⑵、展开想象,简述每幅图片的的画外音。
第一组:
第一幅图片:
。
第二幅图片:
。
第三幅图片:
。
第四幅图片:
。
第二组:
第一幅图片:
。
第二幅图片:
。
⑶ 第二张图片的时代背景是越南战争,这个背景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画面的中心是什么?妻子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答:
。
⑷研究第三幅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概括画面内容:
。
②分析人物的动作、表情,揣测人物的心理:
。
③这位父亲这次去战场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答:
。
⑸请用文学的语言为第四幅图片的画面写一段解说词。
答:
。
⑹通过本课所选的两组图片,看了以后你扣何感想?
答:
。
2、创作特点感知
⑴关注每幅图片中的细节,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解读作品的主旨,说说你在第一组图片中发现的细节。
答:
。
⑵研读第二组照片。看图中共同的细节是什么?第二幅图片中还有什么细节?这个细节有何作用?
答:
【思考探究】
(师生共同探究)
1、摄影作品记录的是瞬间情景,往往也能看出作者的立场或观点。这两组图片都有比较详细地说明,你能推测到图片产生的作用吗?
答:
。
2、第一组图一时记者王小亭拍下的。“但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声称照片是伪造的,他们选上购买王小亭的脑袋,王小亭逃到英国保护下的香港去。可是,这张照片已经在美国人民的良知上发生了作用。”(原照片的说明)根据当前新闻图片的现实,你怎么看待新闻图片呢?
答:
。
3、联系实际想一想,如今的中日关系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
答:
。
随堂检测
一、【语基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瞬间(shùn)摄影(shè)震撼(hàn)撤离(chè)
B、溃逃(kuì)模样(mú)勾当(gòu)庇护(pì)
C、愤怒(fèn)臭名昭著(zhāo)奴役(yì)杳无音信(chá)
D、苑囿(yòu)场景(cháng)抚慰(wǔ)振聋发聩(k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是狐狸,总是要露出尾巴的,死硬的“台独”分子吕秀莲位子还没有坐上,就忍耐不住跳了出来,公开宣扬她那一套臭名昭著的“台独”谬论。
B、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选择好起跑线,而不是越俎代疱,硬要选择跟刘翔在一个起跑线上起跑,其结果必败无疑,只会丧失孩子的信心。
C、八年前,奇瑞只不过是中国汽车界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八年后的今天,奇瑞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面旗帜。
D、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吴颂今先生表示,他将充分听取广大网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见和建议,对《娘,大哥他回来了》进一步加工润色,力争推出一首能真正抒发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统一的好歌。
B、记者赶到被打民工住处——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区南李村,看到10余名民工后背有多处条状血痕,其中伤势较重的民工童祖胜正在西安市长安医院治疗。
C、参加这次邀请赛的有“中国皇马”之称的山东鲁能队,有韩国水原三星队,还有泰国的农民银行队。
D、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处理中日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歧,体现了中国政府一贯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表明,中国政府始终恪守中日之间三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行为准则。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4、这张图片的背景是什么?
答:
。
5、小孩在这幅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
。
6、图片的意义是什么?
答:
。
延伸阅读
(二)、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图一:
1945年8月15日中午在重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热烈欢迎8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图二:
人们在纽约时报广场欢庆胜利
7、两幅图的共同细节是什么?
答:
。
8、这两幅图反映了怎样的主旨?
答:
。
9、根据说明文字提示,简析这两幅图的画外音。
答:
。
(三)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图一
图二
1945年8月14,日本天皇裕仁
在华的日军俘虏在听天皇
宣布日本正式投降
宣布投降的广播
10、这两幅图片的共同细节是什么?
答:
。
11、这两幅图片的画外音是什么?
答:
。
12、两幅图片反映的主旨是什么?答: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侵略者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语言运用】
13、欣赏下面这幅图片,配上说明文字,并写一简短的评论。
2005年10月17,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韩国的日本大使馆前。
⑴答:
。
⑵答: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两小题。
①人的血脉,必须通畅。②中医把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血液循环叫血脉,③如果某个部位阻塞了,④就会有瘫痪的危险。⑤文章必须上连下接,⑥一气呵成;⑦如果文气梗塞,⑧即使内容很精彩,⑨词句很优美,⑩也会失去完美的艺术光辉。
⑴从话题统一的角度看,应该删去地(
)句。
⑵为使上下文连贯,应在第(
)句和第(
)句之间增添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是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
1、kuì
shè
niè
bì
shùn
zhù
zhuó
shèng
chéng
níng
nìng
2、⑴观念/观点⑵结果/后果
3、⑴丑恶的名声人人都知道。昭著,明白显著。
⑵使人内心受到震动。
4、⑴臭名昭著⑵震撼人心
课堂学案
【整体感知】
1、内容感知
⑴画面内容
第一组画面: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
第二组画面:欢庆胜利。
⑵第一组
第一幅图片:人们慌乱的脚步,此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彼伏的凄厉的爆炸,流淌着的鲜血,惨不忍睹的尸体,如山坍塌的断壁残垣,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的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
第二幅图片:无声的眼泪,激动得拥抱,空旷的机场上横着拐杖,看得出出征时迈着军人步伐的军人,归来时已年迈风烛,暗示着一种强烈的对照。
第三幅图片:火车站台,汽笛已经鸣响,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正在不停的催促。要参战的悲伤的父亲和哭泣着的孩子亲别,这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
第四幅图片:“宁静的中午”,这个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无所顾忌地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
第二组
第一幅图片:14年的奴役生活终于结束了,是该欢呼的时候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消息令东北人民的多么振奋啊。
第二幅图片:在战时的德国的狂轰滥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中英国妇女的终于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了,借此胜利之际,穿上节日的盛装欢呼吧!
⑶①画面背景是空旷的飞机场,冷清,为什么没有人欢迎归来战士的人群,
②表现了人们对这场战争的不满,对政府的抗议。越南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人,30多万人受伤,给美国人民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③画面的中心:一对相拥而泣的夫妻。看不到妻子的脸,但是一定是泪流满面。妻子的心情应该是为丈夫的归来高兴,为丈夫的残废痛心。
⑷①生离死别的父子。
②父亲一手紧紧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枪的,紧紧贴着孩子的脸。孩子在放声痛哭,父亲呢?辛酸的表情告诉我们在哭,在心里哭泣。
③自此一别,父子或许永难相见,这父亲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倒在战场上永远也回不来了,再不能看一眼自己心爱的儿子了,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像他这样的父亲又何止一个,战争的残酷性不仅在于使人战死沙场,更在于它人为地拆散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让更多无辜的人心灵痛苦、备受煎熬。因此战争年代的离别总是这样让人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⑸在一个"宁静的中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路旁尸体遍地,集中营里幸存的一个小孩子步履悠闲地行走在尸体旁边的大路上,周围静极了,这个小孩为什么不害怕呢?是不是他在集中营里看到的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看来,在集中营的生活,已经对这个小孩的精神有了很严重的摧残,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变得见怪不怪了。
⑹图片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惨痛的,无法忘记的。人们反对战争,对和平充满期盼。
2、创作特点感知
⑴图片一中轰炸后的场景;图片二中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脚下的一根拐杖。空旷的机场上横着一根拐杖,今天的步履蹒跚,出征时的豪迈步伐,形成强烈对比。拐杖可引发想象,丰富内涵。图片三中的一支枪。图片四中的孩子的眼神。
⑵笑容,是冬天过去后春天一般的笑容,是像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容。
①第一幅图片笑容:记录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了十四年的苦难,所以庆祝的队伍中有少年、中年和老年,无论对谁而言,十四年都是多么漫长的岁月!他们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②第二幅图片:英国妇女的笑容是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她们的衣服必然是美丽的,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庆祝胜利的一场盛会。还要注意一个细节,黄面的左上角有两位军人在注视着他们。那军人的表情是愉快的,自豪的。
他们保卫了和平,抵制了侵略,他们也被庆祝的人们的欢乐情绪所感染了。
【思考探究】
1、 答:由以上图片,我们可以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战争中人民的命运,特别是普通人的苦难,即使是正义战争,也需要人民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战争中,最痛苦的,是妇女和孩子。
2、答:新闻图片有着不言而喻的优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可以超越时空、跨越地界,为任何民族所共享,不受读者区域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局限,是人类文化产播中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一幅不配文字水说明新闻图片,照样在各国人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参加,他们的语言各不相同,但摄影语言却高度一致。由于图像是最接近事物真实的视觉语言,因此读图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能力。另外图像语言不受读者文化水平高低的局限,可以在任何人群中传播交流。而且,图像是艺术符号,具有丰富的情感,感染力极强。所以,图像是大中华文化的最佳传播语言,图像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最佳信息资源。
3、答:2005年5月26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森冈正宏在执政的自民党国会会议上发表谬论,妄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任意以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进行单方面审判的”。27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就日本政要为日本二战战犯开脱罪责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并予以严厉谴责。
我们要增强和平意识,自觉抵制战争、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随堂检测
一、【语基检测】
1、选:A(B、“庇”应读bì
C、“杳”应读yǎo
D、“场”应读chǎng)
2、选D(“毁家纾难”是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解除困难的意思。用在此处是望文生义,不恰当。)
3、D
(A项宾语的中心语残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与“抒发”呼应的宾语;B项“其中”表意不明,若从上文上看,“其中”应指这10余名后背有多处条状血痕民工,但从下文看,不属于这些人。此处的“其中”应该换成“而”。C项成分残缺。“有”的后面应该加上“拥有”。其实,为了避免两个“有”堆积,这句话更好的表述是“参加这次邀请赛的有被称为‘中国皇马’的山东鲁能队”。)
二、【阅读检测】
4、答:照片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中的淞沪战役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面背景是上海火车南站废墟,有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瓦砾堆和废弃的车轨。画面的中心是一个哭泣的小孩,
5、答: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这么大的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站,居然只有一个孩子,可见轰炸中百姓的伤亡之多。1800人,只有300人死里逃生。看到这个孩子大家的心情怎能不痛心!震撼!他身上集中了引起我们同情的若干元素,我们看见,他还是个年幼的孩子,他受伤了;我们听到,他哭喊呼唤着亲人;我们想到,他可能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孤苦无依,他的前途没有人知道。
6、答:图片的意义: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这样的照片,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发表后,感动了整个世界。此前,美国人不大注意吊眼睛民族的战争和它的东方式的野蛮,没有人注意蒋介石的军队在上海的殊死战斗,也不注意日本飞机军舰每天对它的轰炸。突然之间,通过这个小小的哭泣的孩子,亚洲战争有了新的意义。愤怒的美国要求日本停止轰炸。美国把炸弹的原料、废钢铁卖给日本,引发了美国人民的一阵怒潮。1943年,宋美龄为争取美国援华抗战在美国活动期间,收到寄自新泽西的一张3美元的汇票。信中表达了一位妇女的心声:“我们虽然很穷,但是不能无视发生在中国的这场灾难,这3美元是我的3个女儿捐献给这个坐在中国某铁轨上的苦命的小孩的。”可以说,这张照片唤起了世界的良知,特别是唤起了美国人民的良知。。
7、答:畅快的笑容。
8、答:两幅图都是在庆祝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法西斯胜利,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反法西斯军队,不管是中国人民还是其他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的各阶层人士都为战争的结束而狂喜,这充分表明世界人民是反对战中向往和平的。
9、
答:和平共处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愿,残酷战争是各族人的共同痛恨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各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晚6时许,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经重庆电台传出,重庆市民大放爆竹,欢欣之状空前高涨。8月15日,美国隆重地欢庆和平。盼望已久的对日战争的胜利之日终于来到了。再没有战争了。纽约人民自发地走上街头载歌载舞。
10、答:沮丧的脸。
11、答:犯下滔天罪行的侵略者,不管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如何嚣张,最终要走向灭亡,他们虽然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沉重灾难,但就他们本国而言,也要付出沉重代价。正如日本天皇裕仁表示:考虑到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因而宣布无条件投降。这真是咎由自取。
12、答: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侵略者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语言运用】
13、⑴说明文字(示例):10月17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韩国抗议者在位于首都汉城的日本大使馆前高喊口号,抗议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当天上午,小泉纯一郎不顾日本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再次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
⑵简短评论(示例):靖国神社战前是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现在仍然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1972年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时,日方在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并表示深刻反省。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日时,通过中日联合宣言和双方领导人的正式会谈,日方又郑重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向中国人民表示反省和道歉。但小泉首相一意孤行,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使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再次失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
小泉首相放弃了在“8 16”这一敏感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进行参拜的原定计划,并发表了关于历史认识问题的谈话,表示承认侵略,反省历史。但他执意参拜的实际行动,与这些谈话精神自相矛盾,背道而驰。
14、⑴
②
⑵
④⑤
写作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