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By Yushen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 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大概念:变革与抗争
资产阶级革命派→学制度
时空观念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2025年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你了解孙中山吗?
1.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
课标解读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孙中山个人名片
名:
号:
化名:
兴趣爱好:
地位: 。
文
逸仙
中山樵
听故事(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为“反清英雄第一人”
孙中山(1866—1925)
1.孙中山简介
籍贯:
广东香山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材料1: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1894年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2: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1反映了孙中山什么主张?
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
材料2反映了孙中山什么主张?
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适应客观情况
被压迫阶级夺取政权,
推毁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
医人
医国
第二次转变:
改革
革命
2.他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①时间:
②地点:
③创建者:
④纲领:
⑤宗旨:
⑥性质:
1894年11月
檀香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孙中山
兴中会誓词
清朝统治者
民主共和国
汉族政权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3.梳理兴中会成立的概况。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物:
④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
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4.说一说广州起义的概况。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章炳麟
(1869—1936)
邹[zōu]容
(1885—1905)
陈天华
(1875-1905)
我们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陈天华:《警世钟》
公历未名,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jī]缚[fù],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邹容:《革命军》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5.说一说他们的著作有什么共同思想?
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1900年10月惠州起义,失败
1904年9月,长沙起义,失败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6.在示意图中找出1905年以前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革命团体的成立
武装起义相继失败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实践基础
领袖人物
中
国
同
盟
会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7.小结: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1905年
(1)时间:
(2)地点:
日本东京
(3)领导机构:
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6)机关报:
《民报》
(7)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
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内涵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三民主义意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8.归纳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8)地位: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9)意义: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 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兴中会 对比项 中国同盟会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创建人
纲领
性质
1894年
1905年
美国檀香山
日本东京
孙中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对比项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创建人
纲领
性质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9.比较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异同。
(1)萍浏醴(lǐ)起义
时 间
地 点
规 模
结 果
地 位
意 义
1906年冬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3万余人参加
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革命志士的奋斗
10.梳理革命志士的三次起义。
(2)浙皖起义
时 间
领导人
地 点
成 果
结 果
1907年夏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安庆、绍兴
刺杀安徽巡抚
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后英勇就义
革命党人秋瑾
革命志士的奋斗
10.梳理革命志士的三次起义。
(3)黄花岗起义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经 过
结 果
1911年4月
广州
100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黄兴
革命志士的奋斗
10.梳理革命志士的三次起义。
(1)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3)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阅读材料,说说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3)黄花岗起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
10.梳理革命志士的三次起义。
本课小结
1.革据统计,1894—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
A.思想基础 B.群众基础
C.阶级基础 D.组织基础
2.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肆
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D
C
3.革命党人秋瑾曾写下“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体现了革命志士( )
A.支持虎门销烟的决心 B.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C.创办洋务企业的热情 D.坚定捍卫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意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