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By Yushen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 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大概念:变革与抗争
资产阶级革命派→学制度
时空观念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1.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课标解读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帝制复辟
1.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有何打算?
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袁世凯对内独裁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
二次革命被轻易地镇压下去,这使袁世凯得意忘形。私欲无限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而渴望担任终身的正式总统以为最终称帝的目标做准备。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袁世凯对外卖国
1915年,接受日本“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帝制复辟
1.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有何打算?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思考?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对中国主权侵占最严重的是哪一项内容?
分析“二十一条”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二十一条
④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等。
①损害中国的主权;
②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帝制复辟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是怎样的?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称帝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袁世凯身着龙袍坐龙椅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国战争
3.面对袁世凯复辟帝制,革命党人采取了什么措施?
人物扫描
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早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曾赴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负责编练、统领新军,声望很高。武昌起义爆发后在云南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被调入北京,委以虚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以看病为名,化装潜出北京,转道日本抵达昆明。随后组建护国军,出兵讨袁。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与袁世凯决裂,同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
帝制复辟
①斥责称帝:指斥袁世凯称帝是“谋逆”“自为帝制”,背叛民国约法与共和誓言。
②宣示立场:以“义不从贼”表明绝不妥协,并宣布云南、贵州起兵讨伐。
③号召讨逆:通过檄文揭露其罪,呼吁各省共同捍卫共和。
材料研读
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锷等身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布四方,声罪致讨……
——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1915年12月)
阅读材料,分析蔡锷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护国战争
4.简述护国战争的过程?
◎护国战争形势图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护国运动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
(4)“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护国运动胜利结束,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进入什么样的政治局面?
护国战争
5.袁世凯83天皇帝梦至此破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派系 人物 控制区域 扶植国家
直系 江苏、江西、湖北 英美
皖系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日本
奉系 黑龙江、辽宁、吉林 日本
滇系 云南、贵州 英美
桂系 广东、广西 英美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军阀割据
6.看图说说军阀割据的表现?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1917—1918年)
直
皖
奉
滇
桂
为争夺地盘,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军阀割据混战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时间 军阀混战 时间 军阀混战
1920.7 直皖战争 1924.9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1.7 湘鄂战争 1925.10 第三次直奉战争
1922.4 第一次直奉战争
军阀割据
7.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军阀割据混战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军 阀
北 洋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集团)
清末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
北洋政府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事集团统治时期的政府
概念辨析:北洋军阀
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奖
励实业,激发了实业家投资办厂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民族
工业的热潮。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1.3亿多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总量。其中,纺织、面粉行业发展最快。然而,随着欧洲战事结束,列强卷土重来,加之军阀混战不断,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知识拓展
二次革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28
独裁统治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
时期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失败
成功
失败
革命党人
北洋军阀
继续探索
本课小结
1.某历史人物去世后,时人撰写挽联:“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入紫泥。”这反映出当时( )
A.清廷压迫百姓 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军阀割据混战 D.封建制度业已终结
肆
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B
2.下侧漫画《二五与一十之比较》选自1920年8月6日出版的《新闻报》。该漫画反映了( )
A.辛亥革命成果丧尽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五四运动呼之欲出
D.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3.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再度受挫四个阶段。下列诗句形象地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是(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呼万唤始出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