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1931.9
1932.1
1934
1935.12
1936.12
A
B
C
D
E
1.写出字母代表的历史事件。
1937
九一八事变
一 二八事变
红军长征
一二 九运动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2.属于屈辱史的是: 属于抗争史的是:
ABF
F
CD
1945
抗战胜利
By Yushen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略上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14年抗战,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时空观念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课标解读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七七事变
1.日本教科书中记载的七七事变是真实的吗?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磨擦,虽然人们希望就此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新版教科书
七七事变
2.七七事变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平绥铁路
平汉铁路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占据
日控伪蒙军
日本控制区
卢沟桥
七七事变 时间
地点
守军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⑴对中国: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⑵对日本:日军全面入侵中国
第二十九路军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
卢沟桥失守,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遭拒,炮轰我军防地
→中国守军反抗
七七事变
3.七七事变后的中国军队如何英勇抵抗?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1898—1937)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
第二次国共合作
1.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如何面对?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国
共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国共两党如何进行第二次合作的?
叶挺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八路军
新四军
改编
改编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八路军臂章
新四军臂章
朱德
南方八省游击队
(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与“新四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实际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意义:①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国共团结御侮、全民 族抗战的局面形成。
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5年瓦窑堡会议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1937年七七事变
加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 第一合作 国共两党
第二次合作
时间
目的
标志
进行的战争
建立的战线
1924-1927
1937-1945
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胜利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布《国共合作宣言》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1.淞沪会战为什么会爆发?
北平失陷(1937.7.29)
七七事变
平津失陷
天津失陷(1937.7.30)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八一三事变
2.梳理淞沪会战的概况。
开始
借口
时间
地点
战斗
首次
结果
意义
一名军官在上海被中国守军击毙
1937年8月——11月(持续3个月)
上海
①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性。
②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 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中国空军首次参战的战役
上海沦陷
八一三事件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1.淞沪会战后,你认为日本的下一个目标是哪儿?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时间
地点
罪行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刺杀、活埋、焚烧、杀人比赛等屠杀中国300000以上
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穷凶极恶、残暴野蛮的侵略本性。
2.我们国人应该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从中获取什么教训?
南京大屠杀
(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习近平(2014年12月13日)
教训:铭记历史,警钟长鸣,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本课小结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
8月
9月
12月
日本
中国
全面侵华
全民族抗战
平津保卫战
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南京大屠杀
进攻南京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南京大屠杀
1.“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北平的和平解放 D.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2.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肆
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B
C
3.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中共七大
4.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B.新四军纪念馆
C.九一八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C
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