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By Yushen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略上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经过14年抗战,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时空观念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1.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2.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课标解读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自学提纲
圈画、秒记以下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中共召开会议,确定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共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 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
1937年8月
1937年11月后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亡国论”
“速胜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 失道寡助;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连续七天七夜,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雄文——《论持久战》。
②抗日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毛泽东认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两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别”,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短时期内没有改变的可能。“影响到红军的战略战术”,一是需要清醒地知道……战略上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二是人民的条件……离开了人民的武装和人民的游击战争,红军就没有打破敌人围攻的可能,苏区也不可能存在下去。---杨奎松《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论持久战>》
抗战是持久战、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论持久战》
意义:《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调整侵华策略,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 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9年7月,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团结抗战 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了哪些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
政治上
晋冀鲁豫边区实行民主选举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群众性的纺纱运动
经济上
八路军开展
大生产运动
太行区减租,抗战后有我工作的地方,做了一些,但极不深入。真正执行,是在中央土地政策指示后。一九四二年下半年,做得轰轰烈烈,基本群众大大发动起来了,根据地面貌完全改观。尔后,一切工作都好做了,一切任务完成都容易了,党政军与人民的关系密切了。如去秋公粮,人民自动缴纳,超过了计划。又如今年扩兵送延安,两次约二千人,每次回去就完成了。1944年8月24日《邓小平答复毛泽东的十项问题》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了哪些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 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根据地民主政权成为全国政权建设的模范。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军事
政治
经济
展开群众性的
人民游击战争
减租减息
大生产运动
建立
抗日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
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5.梳理中共七大的相关信息。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总结经验
制定党的
政治路线
领导机关
指导思想
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945年4月 延安
意义: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6.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七大确立的政治路线: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如何夺取抗战胜利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1.促使日本投降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国 外 因 素
(2)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4)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1)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5)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进攻关东军。
(3)美英中《波茨坦公报》,敦促日本投降,强调《开罗宣言》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2.说一说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的经过?
1944-
1945初
1945.8.6
1945.8.9
1945.8.8
1945.8.9
1945.8.15
德国败局已定
1945.9.2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
毛泽东《对日寇最后一战》
日本宣布投降
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
台湾光复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9.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加速了日本投降
3.近代台湾是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根据哪个条约?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历经50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1938.10
局部抗战
1931.9.18
1945
十四年抗日战争
1937.7.7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全面抗战
经过14年抗战,特别8年全民族抗战,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4.梳理中国14年抗战的阶段特征。
5.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1-1945
胜利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 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 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
鸦片战争
1840-1842
5.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③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 崇高的声誉。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①1945年5月,欧洲战事结束。
②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发表
③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
④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⑤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⑥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
坚强核心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准备条件
国内:
①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②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 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③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④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
国际①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②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意义
本课小结
1.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这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由于(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中国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
C.日本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舟山有本红色教育书籍《红色印迹》。据其所述,1939年定海沦陷后,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这段史实反映出( )
A.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
B.共产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
C.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
肆
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B
C
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钳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丘吉尔曾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据此可知( )
A.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抗外敌入侵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