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 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阿房宫赋 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9 07: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3.2《阿房宫赋》共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掌握积累文言词语“一、爱、取、族”等,把握文中多种艺术手法并领会它们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及背诵。  
教学难点突破:
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与表现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时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训可以补察当朝为政之得失。苏洵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写下《六国论》讽喻北宋统治者,不可“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唐朝的杜牧总结了秦亡的历史教训,讽谏晚唐统治者不可“使后人复衰后人”。  
二、作者及文体  
1、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21教育网
2、关于“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汉代为赋的兴盛时代。  
赋体文历经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三、诵读  
1、录音或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  
四、阅读研习1、2段  
1、集体朗读第一段  
2、积累  
①四海一:“一”数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统一”  
例如“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意为“反复改变”。  
“四海”指天下,与之同意有“神州”、“九州”、“八荒”、“六合”、“宇内”、“乾坤”等。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加点皆为名词作状语  
③廊腰缦回
“腰”“缦”名词作状语  
④钩心斗角
注意古今义  
⑤蜂房水涡
名词作动词  
⑥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云、龙、虹名词活用为动词  
⑦歌台暖响
通感  
3、内容解读  
①全段总括  
提示:写阿房宫宏伟壮丽,着重描写了建筑  
②分层理解  
提示:共四层  
第一层:交代了阿房宫出现的背景(前四句)  
第二层:总写阿房宫宏伟的规模(至“流入宫墙”)  
第三层:渲染楼台殿阁宏伟豪华,复道桥梁的奇丽壮观(至“不知东西”)  
第四层:宫中的欢歌狂舞(起过渡作用,由写建筑转入写人。)  
4、朗读第二段  
5、积累  
①王子皇孙:子、孙,指女儿和孙女  
②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  
③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弦,名词作动词  
④望幸:幸,皇帝到达某处。  
6、内容解读  
①本段总括  
提示:极写宫中生活的侈靡  
②分层理解  
第一层:交代宫女由来,寄托盛衰兴亡之感。(至“为秦宫人”)  
第二层:铺写宫女梳妆情景,极言宫女之多。(至“焚椒兰也”)  
第三层:宫女“望幸”而不得,言其遭遇之不幸。  
五、课堂总结  
文章前两段由宫殿的描绘,自然过渡到对宫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写,顺理成章,妙造自然。写宫人,写其饮、食、起、居;宫内生活,写歌、妆、梳、洗、焚椒、驾车、望幸等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见出妃嫔彩娥,济济各殿;也见出秦皇的骄奢淫逸,糜烂不堪。  
六、作业  
背诵一、二两段  



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研读3、4段  
1、点名朗读第三段  
2、积累  
①收藏、经营
动词活用为名词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铛”、“石”、“块”、“砾”意动用法  
③日益骄固
“日”名词作状语  
④函谷举
被动句  
⑤戌卒叫,…可怜焦土!
翻译需补充完整  
3、内容鉴赏  
①本段分几层写?  
提示:三层。  
第一层:金玉珍宝弃掷逦迤,极言秦亡骄淫无度。(至“用亡如泥沙”)  
第二层: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结怨于民。(至“日益骄固”)  
第三层:积怨暴发,秦朝覆亡  
②“摽掠”二字有何作用?  
提示:揭露了六国统治者的暴行,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③导致秦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横征暴敛,加之舆论的压制,秦的掘墓人正是秦朝统治者自己。  
4、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5、文字词语解读积累  
①族秦者,秦也
族:使动,使……灭族。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假使  
③则足以拒秦
拒:抵抗,抗击  
6、内容鉴赏  
①本段层次明晰,可分三层,写了怎样的内容?  
提示:第一层
提出论点,重点在于“族秦者,秦也。”  
第二层
运用假设,展开论证。  
第三层
点题,警戒后人。  
②辩清“后人”所指  
提示:第一、二、四“后人”,婉指“唐人”;第三“后人”指唐后之人。  
三、简要赏析艺术特色  
1、欲抑先扬。  
文章一、二两段是“扬”,极力铺写阿房宫的宏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壮观,富丽豪华和穷奢极欲;三、四两段是“抑”,总结出历史教训:正因为建造了如此巨大的宫室,再加上统治者的一系列暴政,耗尽了民脂民膏,激起农民起义,导致秦王朝的必然灭亡。“大扬”、“大抑”,教训惨痛。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多种修辞综合运用。  
文中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反问等多种修辞。(具体内容略)  
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使文章气势恢弘,抨击有力,总结深刻。  
3、文章语言骈散兼行,有规律而不失变化,音韵和谐,铿锵有力,优美流畅。(具体示例略)  
四、课堂小结  
《阿房宫赋》作者泼浓墨,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彩,用优美的形式引出了历史的教训,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其振聋发聩的作用为千百年来举世公认,“古来之赋,此为第一”名副其实。  
五、作业  
背诵全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