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阿房宫赋》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
逦迤(lǐ)
骊山(lí)
妃嫔(pín)
剽掠(piào)
B.
横槛(jiàn)
椒兰(jiāo)
秀妍(yán)
突兀(wù)
C.
媵嫱(yìng)
涨腻(nì)
横祸(héng)
鼎铛(chēng)
D.
椽子(chuán)
发生口角(jiǎo)
不霁何虹
(jì)
2.
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
六王毕,四海一
B.
辇来于秦
C.
燕赵之收藏
D.
鼎铛玉石
E.
楚人一炬
F.
族秦者秦也
3.
选出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六王毕,四海一
B.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C.
用心一也
D.
古今一也
E.
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何约束
4.
选出对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曹军破,必北还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⑤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A.
①④⑥/②③⑤
B.
①③⑤/②④⑥
C.
②⑤⑥/①③④
D.
①②⑥/③④⑤
5.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
明星荧荧
B.
雷霆乍惊
C.
缦立远视
D.
杳不知其所之也
6.
对划线词语的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
①②“后人”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
B.
①②③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
C.
③指唐以后的统治者
D.
④
指唐朝统治者
7.
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用了夸张的手法
B.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写的是实际的东西
C.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8.
翻译下列各句
A.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B.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C.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9.
填空
《阿房宫赋》选自
。杜牧是
时杰出的
,颇负盛名的
,后人将他与
并称为“
”。
10.
填空
“赋”是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一种文体。句式多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在铺陈中又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1——15题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尧
( http: / / www.21cnjy.com )、舜、禹)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去其君,如此之厚也。公孙丑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何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11.
对“之”字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愚观贾生之论
②苟非大无道之国
③将之荆
④君子之欲得其君
⑤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
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②/④⑤/③⑥
12.
对“庶几一日得行其道”中的“道”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政治主张
B.
道理
C.
法则、法律
D.
道路
13.
对“何为不豫”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什么不高兴呢?
B.
为什么不多作考虑呢?
C.
为什么不作预备呢?
D.
为什么不再犹豫呢?
14.翻译“舍我其谁哉”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除了汉文帝没有谁能重用贾谊,可是贾谊的主张却又偏偏不宜用于汉文帝
B.
汉文帝没能始终重用贾谊,这不能全怪汉文帝,因为贾谊并没有竭尽全力去让汉文帝重用自己
C.
并不是汉文帝不愿重用贾谊,而是贾谊不愿为汉文帝所用
D.
汉文帝不能始终重用贾谊,是因为贾谊不是汉文帝所需用的人才
【试题答案】
1.
B
A剽
piāo
C横祸
hèng
D发生口角
jué
2.
E
A一,数词活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动词
B辇,乘辇车,名词用作动词
C
收藏,金玉珠宝
动词作名词
D鼎、玉,名词作状语;铛、石,名词作动词
F
族,灭族,用作动词
3.
E
完全
A统一
B数次
C专一
D一样
4.
C
宾前句/被动句
5.
A荧荧:明亮的样子
B
乍:忽然
C缦立:久立
D杳:无影无踪;之:到
6.
C
7.
B
夸张
8.
A(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B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
C各随地形,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D(两层)通道跨越天空,没雨过初晴,哪里来的虹
9.
《樊川文集》/晚唐/诗人/文学家/李商隐/小李杜
10.
诗/散文/四、六/排比/对仗/夸张
11.
D
①②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④⑤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③⑥中的“之”是动词,意为“到”。
12.
A
13.
A“豫”是高兴、快乐的意思
14.
D除了我还有谁(能治理天下)呢
15.B
贾谊未被汉文帝重用,原因在于贾谊不能“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