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阿房宫赋》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2)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号_________,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_________”,以别于杜甫。与_________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2.
阿房宫(ē
páng
gōng)是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调修建阿房宫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古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灭始皇”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化为灰烬。汉代属上林苑而得以利用、扩建,汉末废毁;南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宋代演为农田。
3.《阿房宫赋》写作背景。文章写于唐敬宗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劝谏当朝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劳民伤财。
4.
杜牧作品选读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课文解析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覆压(
)三百余里,隔离(
)天日。骊(Lí)山北(
)构(
)而(
)西(
)折(
),直(
)走(
)咸阳。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五步(
)一楼,十步(
)一阁;廊腰缦(
)回(
),檐牙(
)高啄(
);各抱(
)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
)焉,囷囷(qūn)(
)焉,蜂房(
)水涡(
),矗(chù)不知其(
)几千万落。长桥卧波(
),未云何(
)龙?复道行空(
),不霁(jì)(
)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
)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
)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
)气候(
)不齐(
)。
妃嫔(pín)媵(yìng)嫱(q
( http: / / www.21cnjy.com )iáng),王子皇孙,辞(
)楼下(
)殿,辇(niǎn)(
)来于(
)秦。朝(
)歌(
)夜(
)弦(xián)(
),为(
)秦宫人。明星荧荧(yíng)
(
),开(
)妆镜(
)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huán)(
)也;渭流涨腻(
),弃(
)脂水也;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雷霆乍(
)惊(
),宫车过(
)也;辘辘(lù)远(
)听(
),杳(yǎo)不知其所(
)之(
)也。一肌一容,尽(
)态(
)极(
)妍(
),缦立(
)远(
)视(
),而(
)望(
)幸(
)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
)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
),倚叠(
)如山。一旦(
)不能有(
),输(
)来其间。鼎铛(chēng)(
)玉石(
),金块(
)珠砾(
),弃掷(
)逦(lǐ)迤(yǐ)(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爱(
)纷奢(
),人亦念(
)其(
)家。奈何(
)取(
)之尽(
)锱(zī)铢(zhū)(
),用之如泥沙?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
)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
);瓦缝参差(cēn
cī
)(
),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ōuyā)(
),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
)敢怒。独夫(
)之心,日(
)益(
)骄(
)固(
)。戍(shù)卒叫,函谷举(
),楚人(
)一炬,可怜(
)焦土(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
)六国各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
)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
)自哀(
),而后人哀(
)之;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课堂训练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ù)辘辘(lù)远听
鼎铛(dāng)玉石
B.囷囷(qūn)焉
尽态极妍(yán)架梁之椽(yuán)
C.阿(ē)房宫
剽(piāo)掠其人
珠砾(lì)
D.尽锱铢(zhīzhū)媵嫱(yìngqiáng)
逦迤(lǐyǐ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一
B.爱
C.取
D.族
六王毕,四海一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一旦不能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
B.而
C.夫 D.于
盘盘焉,囷囷焉
骊山北构而西折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多于九土之城郭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谁得而族灭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加点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5.表语气的虚词大致有以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种用法: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 c.表感叹语气 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 e.表判断语气 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请指出下列各句句尾语气词的用法,把对应的序号填写到括号里。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呜呼,亦盛矣哉!(7)欲安所归乎 (8)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9)甚矣,汝之不惠!(1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1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3)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14)滋可痛已!(15)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6)年几何矣 (17)是善恶之分也已。(18)万钟于我何加焉 (19)非死则徙尔。
请将上列句子末尾的语气词用法归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序号:
a.表陈述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的有________________
c.表感叹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e.表判断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族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田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③
D.②④⑥⑦
(3)对文中划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人;④是指宋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5)第二段文字共四句话,分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第③句是________复句,关联词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④句是________复句,关联词是________。
(7)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的问题。
(8)“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
(9)下面是对第④句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人,指秦始皇。不暇,没有空余的时间,文中是来不及的意思,指来不及作为教训加以改正秦就被推翻了。
B.不鉴之,即不之鉴,不以为鉴;鉴,“作为教训”的意思。
C.句中的三个“之”都是指代前文中秦王的骄奢淫逸。
D.句中第c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是指唐朝统治者。
答案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C(“铛”“椽”“锱”读音错。)
2.C(都是夺取,获取。)
3.D(都是介词,比。)
4.C
5.a.表陈述语气有(4)(11)
( http: / / www.21cnjy.com )(19);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有(2)(7)(8)(16)(18);c.表感叹语气(6)(9)(11)(12)(14)(15);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13);e.表判断语气(5);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1)(3)(17)。
6.(1)B(两个“之”一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顺接。) (2)B(独夫,指独裁者。) (3)B(4)C(没有同情。) (5)D (6)假设使则;转折而 (7)自己本身 (8)①和②相同,指的是六个国家③指的是六国的统治者 (9)A
8.(1)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言,以愚黔首。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参考答案: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