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教案3

文档属性

名称 祝福 教案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8 19: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4
.5《祝福》共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2、
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2、
如何读小说
三、基本功训练: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创新思维
(2)进一步锻炼学生读说写能力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说的整体面貌:
提问:1、什么是小说?我们应该如何读小说?
明确: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叙事性的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裁之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小说不同于其他叙事性的作品,它可以用各种描写、叙述方式和各种表现手法(如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描绘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生活场景以及人物外貌、心理、言谈、举动和各种纠葛、关系等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们读小说就是要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要读情节,情节是在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读小说不仅是为了消遣、娱乐、猎奇。在课堂上读小说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学会文学鉴赏去研究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形成取决于典型环境,而小说则是通过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主题的。因此我们学习《祝福》就是要关注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明确:这篇小说的典型环境是鲁镇;典型人物是祥林嫂
(二)明确典型环境:
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
明确:发生在鲁镇。鲁镇的风貌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典型环境。
提问:就读第一、二两段,从环境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鲁镇的特点。
明确:①鲁镇这个地方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旧中国到处是鲁镇,可以说鲁镇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21·cn·jy·com
儒:旧历年底忙着“祝福”。“祝福”是这里的年终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一年的好运气。
释、道:。。。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的“寿”字;还有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一旦民俗成为人民呢的生活习惯,它就会对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中国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宗教的,统治者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他们只是利用宗教来愚昧老百姓。21·世纪
教育网

封闭保守、不开化、不理解革命;如四叔大骂新党

有严格的游戏规则封建礼教制度森严:恭请福神们来享用福礼的只限于男人
(
三)、明确小说中的人物:
提问: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哪些人物出现?
(注意:四叔、四婶、卫婆婆、柳妈、“我”,要将那些不属于鲁镇的人排除掉。)
(四)、通过人物关系分析祥林嫂的死因:
提问:这些人和祥林嫂的关系是怎样的?谁是和祥林嫂最早接触的人
明确:是有着特殊身份的“我”。(读“我”与祥林嫂的相见与对话)(第五页、第六页)
提问:1、祥林嫂在听完“我”的答话后,心理上起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恐慌和焦虑。祥林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心是矛盾的。她既希望又不希望人死了之后有灵魂:希望有是因为可以和自己的家人见面;但又害怕自己会被锯成两段,由两个男人来争。“我”的答话非但没有消除她的疑虑,反而加深了的恐慌。
2、小说中谁与祥林嫂的接触最多?
明确:是柳妈。
3、柳妈给祥林嫂带来了什么?(读二人的对话
14页
87——100段)
明确:是恐惧和不安,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双重重创。
在二人对话的时候,祥林嫂“笑“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小说中她唯一的一次笑,但给我们留下的是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无尽的思索。这笑是回忆到过去的会心的笑;是无情的显示中的含泪的笑。屠格涅夫说过:”世间有些微笑比眼泪更悲惨。”
4、柳妈的“善”却无意间伤害了祥林嫂。怎样评价柳妈的“善”?
明确: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不以为然,还将与她的对话传出去供大家谈笑。
柳妈的“善”实为对祥林嫂的“恶”。它不是对祥林嫂进行人身的压迫,而是对他进行心灵的伤害与摧残。她不杀生,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
5、四叔和四婶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鲁镇的其他人呢?
明确:冷漠、嘲讽、取笑。
6、讨论:祥林嫂是如何死的?
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用鲁迅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个拼命硬干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过早的离开的人世,为什么?21教育网

祥林嫂的本性使然。在她的骨子里封建礼教比较根深蒂固。可以说她是封建病毒的携带者。如:捐门槛

更多的人不自觉的将她往死路上赶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百年来传统积淀,已无形中根治在人的思想意识中,甚至是进入了人的遗传因子。现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残余呢?有的。这更揭示了封建文化的残害性和隐蔽性。
总结:祥林嫂的死是自杀+他杀。她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心死,然后是身死;先是灵魂死亡,然后是躯体死亡。封建礼教是一张无形的网,一条沉重的锁链,一个无底的黑洞,一点点地把祥林嫂吞噬了。www.21-cn-jy.com
五、思维拓展:
读鲁迅《祝福》补充资料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惨状触目惊心。
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了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就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
饿到第六天,它的母亲不忍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劝他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舅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么?我如何担得起?”21cnjy.com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选自20年代初《新青年》
评: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仅有的一个贞烈女子的故事。封建礼教扭曲人性、摧残精神、吞噬灵魂。翻开中国的历史
,这历史没有年代,只是写着这样的两个血淋淋的大字——吃人!祥林嫂就是这样被吃掉的。什么是理想的人生?中华民族最缺少的是什么?病根又是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如果《狂人日记》是主题曲的话,《祝福》就是它的参照本。2·1·c·n·j·y
六、总结反馈:
看课本前祥林嫂的插图,结合所学,写一段观后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