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25年)科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的用途》教学设计
课题 2.6材料的用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常见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典型用途。
科学思维: 结合生活实例归纳“同一种材料多种用途”“不同材料同一用途”的规律,提升归纳与迁移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掌握简单的实验观察与记录方法,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 认识到材料选择需兼顾特性与需求,树立“合理选用材料”的意识,初步感知材料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材料的特性。
难点:认识新材料。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导入 (出示相关图片) 1.同学们,金属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你知道哪些金属材料呢? (学生反馈) 2.金属材料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反馈)
课 程 学 习 二、新授 活动二:金属的特性 (出示相关图片) 1.我们常见的金属包括铜、铁、铝等,它们有哪些特性 (学生反馈)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学生反馈) 归纳: 看一看 掂一掂 折一折 磨一磨 3.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反馈) 4.不同金属材料有哪些优缺点呢? (学生反馈) 归纳: 铜:导电性出色,导热性好,安全性能高。 资源总量较少,加工难度较大。 铁:总量较多,强度高,可塑性强。 容易生锈,熔点高。 铝:导电性和导热性好,不易生锈。 硬度低,熔点低。 活动三:新材料大搜索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以满足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什么是新材料呢?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呢? (学生反馈) 归纳:新材料是指新近出现的具有更优异性能的材料。新材料涉及的领域众多,对国家尖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结合图片讲解) 石墨烯的导电性和透光性极好,且强度高、韧性好。 柔性玻璃的柔韧性好,柔软可弯曲。 强化磁铁——钕铁硼磁铁具有非常优异的磁性。 气凝胶有“世界最轻固体”的称号。 纳米陶瓷克服了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属一样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形状记忆合金形状改变后,能够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自动恢复其初始形状。 3.新材料的研发和利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反馈) 新材料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以及衣食住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危害 拓展·迁移 1.新材料可以促进产品的革新,人们使用新材料制成了许多特殊的服装。 (出示图片)
课堂 小结 新材料是指新近出现的具有更优异性能的材料。新材料涉及的领域众多,对国家尖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提问和讨论多集中在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对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弱的学生缺乏针对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