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4《鸟啼》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2)
1.为下列加线字词注音
慰藉:(
jiè)
跌宕:(dàng)
蛰伏:(zhé)
炽烈:(chì)
攫住:(jué)
隐遁:(dùn)
摇曳:(yè)
残骸:(hái)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安装
跌宕
粗犷
摇曳
B.青睐
遁形
竣工
攫取
C.蜇伏
痉挛
慰籍
赃款
D.崭新
斑鸠
炽热
骸骨
答案:C
(蛰伏
慰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缓缓后移,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
。
②死亡
了我们,一切残断,沉入黑暗。
③那些强者将跟随冬天从大地上
。
A.摇晃
拖住
隐遁
B.摇曳
攫住
隐退
C.摇动
拉住
隐遁
D.摇曳
攫住
隐遁
答案:D
(攫住:攫,抓;夺。隐遁:躲藏,消失。摇曳:摇荡。)
阅读课文1—5自然段,回答4——7题。
4.“鸟啼”象征什么?
答案:鸟啼是新生命的象征,象征着严寒过后新生命的到来。
5.“鸟尸”象征什么?
答案:鸟尸是死亡的象征。
6.“鸟啼”和“鸟尸”这两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两者在文中起到了
强烈的对比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7.结合整篇文章,说说作者从给人类很多启示的“鸟啼”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21教育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逃
离
食堂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说不出的拙扑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夜夜为人们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21cnjy.com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朝夕相处的同学,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21·cn·jy·com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www.21-cn-jy.com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开放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而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剧院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趣盎然而去,还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廖落寞。
想起王维的诗《竹里馆》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人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避现实的喧嚣,终逃脱不了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21·世纪
教育网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www-2-1-cnjy-com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2·1·c·n·j·y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8.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拙朴而奇异,勇敢地承受刺痛和寂寞。(2)A、引发思考,领起下文;B、为末尾的感悟作铺垫。
9.联系全文看,“逃离”的含义是什么?
摆脱世俗的羁绊和喧嚣,获得理想的快乐、自由和幸福。
10.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以“逃离”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活中的几次“逃离”,说明了“与其逃离,不如归来”的道理。
B.文章引用米兰•昆德拉小说《玩笑》中的话,是为了说明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应及时对生活细细品味,不要陷于黑色的幽默之中。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们在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奈。
D.王维的诗《竹里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消极遁世的懦弱的诗人形象。
E.“生活的网无处不在”,文章在末尾告诉人们: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
BD
[解析]B对引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玩笑》中的话的用意理解不当,作者的引用主要表达“逃离”免不了会遇到尴尬。D对王维《竹里馆》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不当,该诗塑造了一个隐士的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