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2 凉山州)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2.(2024秋 桓台县期末)口号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下列口号中,能反映一二 九运动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3.(2025 工业园区校级二模)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由此可知中共七大( )
A.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4.(2024 鼓楼区一模)1938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
5.(2020 永川区模拟)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2022 牡丹江)“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浴血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2022 宁波)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8.(2025 盐城一模)某集团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一场誓师大会上说:“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换帽子算不了什么,那是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不会变,红军的传统不会变,解放全中国的意志也不会动摇!”这一事件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2022 晋中)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10.(2024秋 秦都区期末)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鼎铭文写有:“卅(三十)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这是为了纪念(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11.(2024秋 中山区期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这一称谓同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一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下列有关人民军队名称演变的时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B.工农红军、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C.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工农红军
D.八路军、新四军、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人民解放军
12.(2024秋 延庆区期末)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此叙述说明了中共七大的( )
A.召开背景 B.会议过程 C.会议内容 D.深远影响
13.(2023 潍坊)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14.(2023 宝应县一模)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B.华北危机引发了一二 九运动促进抗日高潮
C.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战
15.(2024秋 顺庆区期末)某校排练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16.(2023 德庆县二模)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 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17.(2025春 英德市期末)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这个大会是一个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全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争取最后胜利的大会。”这个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8.(2022 南召县二模)据《盛京时报》(日本在华创办)报道:“18日午后,北大营西方,突然有中国正规军,依将校指挥之下,炸毁南满铁路,并向日本守备巡逻兵一齐开枪攻击……”该报道( )
A.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B.歪曲了历史事实
C.反映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D.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英雄气概
19.(2023秋 青龙县期末)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友军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我军就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也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将士应该感谢友军。”毛泽东此举旨在( )
A.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
B.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C.突出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
D.强调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胜利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0.(2024秋 嵩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南京大屠杀)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占领南京后,在南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结合材料二,归纳日本政府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的做法,并指出其目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21.(2024秋 法库县期末)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史料与哪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 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1937 平型关大捷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百团大战开始
(2)请选择材料中的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要求:运用至少两个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2 凉山州)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解答】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二 九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2.(2024秋 桓台县期末)口号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下列口号中,能反映一二 九运动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时期时代特征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能反映一二 九运动时期的时代特征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项正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时代特征,排除AC项;“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口号反映的是一二 一运动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 九运动时期时代特征的相关史实。
3.(2025 工业园区校级二模)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由此可知中共七大( )
A.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可知,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体现了中共七大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C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1927年,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排除A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
4.(2024 鼓楼区一模)1938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
【解答】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
5.(2020 永川区模拟)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的掌握,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解答】据所学知,《松花江上》这首歌反映的是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相关史实,题干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后,我国的局部抗战开始,A符合题意;BCD三项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不是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6.(2022 牡丹江)“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浴血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史实。
【解答】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争的开始,选项D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A项;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
7.(2022 宁波)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8月15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签署“双十协定”是在1945年10月10日;胜利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
8.(2025 盐城一模)某集团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一场誓师大会上说:“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换帽子算不了什么,那是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不会变,红军的传统不会变,解放全中国的意志也不会动摇!”这一事件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中共主张全民族抗敌,据题干及所学知识所学可知,题干这一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中共还没有成立,没有红军,而且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还没有创建人民军队,没有红军,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国共两党的战争,与民族危机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9.(2022 晋中)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相关史实。“民国二十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二十年”是指1931年。据“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可知,这体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一战期间是指1914——1918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相关史实。
10.(2024秋 秦都区期末)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鼎铭文写有:“卅(三十)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这是为了纪念(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国家公祭日”“卅(三十)万亡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达30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与国家公祭日无关,排除A项;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与国家公祭日无关,排除B项;旅顺大屠杀发生在1894年,与国家公祭日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
11.(2024秋 中山区期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这一称谓同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一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下列有关人民军队名称演变的时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B.工农红军、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C.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工农红军
D.八路军、新四军、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人民解放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军队名称演变的时序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解答】1927年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30年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46年人民军队名称改为人民解放军,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民军队名称演变的时序的相关史实。
12.(2024秋 延庆区期末)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此叙述说明了中共七大的( )
A.召开背景 B.会议过程 C.会议内容 D.深远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的深远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据“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可知,这说明了中共七大的深远影响,D项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是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排除A项;题干说明了中共七大的深远影响,不是会议的过程,也不是会议的内容,排除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
13.(2023 潍坊)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全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据题干信息“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飞跃”与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有关,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D项正确;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
14.(2023 宝应县一模)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B.华北危机引发了一二 九运动促进抗日高潮
C.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型关大捷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的指挥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战,体现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和与正面战场配合,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与“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不符,排除A项;“华北危机引发了一二 九运动”与“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不符,排除B项;七七事变与“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平型关大捷的相关史实。
15.(2024秋 顺庆区期末)某校排练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一二 九运动爆发的背景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一二 九运动,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场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运动,排除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排除B;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16.(2023 德庆县二模)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 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掌握,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
【解答】据题干“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 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作者经历的真实性。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7.(2025春 英德市期末)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这个大会是一个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全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争取最后胜利的大会。”这个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这个大会是一个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全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争取最后胜利的大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题干中“这个大会”是中共七大,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
18.(2022 南召县二模)据《盛京时报》(日本在华创办)报道:“18日午后,北大营西方,突然有中国正规军,依将校指挥之下,炸毁南满铁路,并向日本守备巡逻兵一齐开枪攻击……”该报道( )
A.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B.歪曲了历史事实
C.反映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D.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英雄气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盛京时报》”“18日”“北大营”“南满铁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九一八事变有关。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但是报道中说“突然有中国正规军,依将校指挥之下,炸毁南满铁路,并向日本守备巡逻兵一齐开枪攻击”,这说明该报道歪曲了历史事实,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行”“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英雄气概”,排除AD项;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排除C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19.(2023秋 青龙县期末)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友军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我军就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也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将士应该感谢友军。”毛泽东此举旨在( )
A.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
B.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C.突出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
D.强调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胜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友军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作战,……”可知,毛泽东此举旨在肯定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A项正确;“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突出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强调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在题干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0.(2024秋 嵩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南京大屠杀)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占领南京后,在南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结合材料二,归纳日本政府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的做法,并指出其目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可知,日本占领南京后,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结合材料二“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可知,日本政府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的做法是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其目的是向青少年灌输虚假的历史知识,从而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招魂,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破坏中日人民友好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认为应该大力宣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揭露日本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的错误做法,正告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行等。
故答案为:
(1)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向青少年灌输虚假的历史知识,从而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招魂,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破坏中日人民友好关系。
(3)大力宣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揭露日本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的错误做法,正告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行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大屠杀等相关史实。
21.(2024秋 法库县期末)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史料与哪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大事年表
时间 史实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 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1937 平型关大捷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 百团大战开始
(2)请选择材料中的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要求:运用至少两个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一中的史料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选取九一八事变、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百团大战开始。论述如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故答案为:
(1)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观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论述: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