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中国的海洋国土》教学设计
(1课时)
课题 《中国的海洋国土》 单元 一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中国的海洋国土》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重要内容,它承接了之前对中国疆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海洋方面的国情,为后续学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奠定基础,在整个初中地理知识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我国的国情,增强海洋意识。2. 内容结构:教材从我国濒临的海洋、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利用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分析等方式获取知识。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海洋国土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海洋国土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国土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准确说出中国濒临的海洋,明确中国海洋国土的范围,知晓我国领海宽度及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培养区域认知素养。(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准确指出我国重要的岛屿和群岛,了解它们在中国海洋国土中的位置及战略意义,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3)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等,并能举例说明各类资源在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培养综合思维素养。(4)认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对中国的地理位置、陆地疆域等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海洋国土相关知识的认识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海洋观。2. 认知能力: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直观、生动的地理事物感兴趣,但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如海洋资源的分布规律等,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图表等形式辅助教学。
重点难点 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范围、主要岛屿和半岛,以及海洋权益相关知识。(重点)运用图表数据,深入分析海洋资源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难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宣传视频《向海图强》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我国濒临的海洋【合作探究】复习我国濒临的海洋和沿海岛屿【问题引领】读我国疆域图,完成填空题,复习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领海面积 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 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 千米。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海、 海、 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 洋。读我国疆域图,完成填空题,复习我国沿海的岛屿和群岛。我国近海分布着 岛、 岛、 群岛、南海诸岛等1.1万余个岛屿,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台湾东北部的 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与 个国家隔海相望。【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略)【自主学习1】读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引领】(1)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什么?(2)我国四大近海分别位于哪些温度带?(3)试从气候、环境等角度分析适合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的有利因素。【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略)②(略)③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自主学习2】读我国濒临海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引领】(1)读图说出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省级行政区,填入下表。(2)查阅资料,说出四大近海的分界线。(3)四大近海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属于内海?海域名称濒临的省级行政区渤 海分界线:黄 海分界线:东 海分界线:南 海【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略)【学习活动二】丰富的海洋资源【自主学习1】认识海洋资源的分类【问题引领】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认识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找出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最大渔场是哪个?【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砂矿)、海洋化学资源(海盐)、海洋能源资源(潮汐能)和海洋空间资源(港口、码头、人工岛礁等)。②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四大海产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③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自主学习2】认识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问题引领】了解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认识我国著名的四大盐场,查阅资料,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中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南海还蕴藏有丰富的可燃冰,随着开采技术的突破,将对能源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总探明储量达16亿吨,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滨海砂矿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②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四大盐场: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台湾)、莺歌海盐场。四大盐场的有利条件:——海水:含盐度较高,水质好——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地形:沿海滩涂平坦广阔。【学习活动三】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23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问题引领】举例说明我国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方面取得哪些成就?目前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面临哪些严峻的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护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在我国广阔的海域上,人们用现代工程技术“耕海牧渔”,不断把海洋变成“蓝色粮仓”。近年来,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深海科技事业加快发展,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山东舰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为我国海洋安全保驾护航。②面临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填写下表)面临主要问题采取的对策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合作探究】认识我国海水养殖的“南北转场”【问题引领】(1)阅读表1.5,说说我国四大海域平均水温的差异。(2)在图1.17上找出山东沿海和福建沿海,结合表1.5中的数据,比较两地的冬季水温差异、夏季水温差异。(3)冬季,山东沿海和福建沿海哪里更适合鲍鱼的养殖?夏季,山东沿海和福建沿海哪里更适合鲍鱼的养殖?(4)说说“南北转场”养殖模式的好处。【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从渤海到南海,随着纬度降低,平均水温逐渐升高,这主要与各海域所处纬度位置、接受太阳辐射量以及与外海海水交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②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纬度较高;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显著,寒冷干燥,水温相对较低,通常在1—10℃左右。福建濒临东海,纬度较低,沿海有暖流经过,冬季水温相对较高。③冬季,山东沿海水温在1—10℃左右,福建沿海水温10—20℃左右,福建沿海更适合养殖鲍鱼。夏季,山东沿海水温在20—25℃左右,福建沿海水温25—30℃左右,山东沿海更适合养殖鲍鱼。④我国南北海域在气候、水温等环境条件上存在差异。通过南北转场,可根据不同季节,将养殖品种转移到适宜的海域,充分利用不同时段的优势资源,实现养殖环境的高效利用,促进水产更好生长。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的岛屿和半岛,了解它们在我国海洋国土中的重要地位。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 引导学生认识领海和岛屿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引导学生从气候、环境等角度认识适合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的有利条件,培养综合思维素养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小组讨论旨在锻炼合作与探究能力,加深认识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了解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认识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取得的成就,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通过分析比较四大海域平均水温的差异,认识“南北转场”对海水养殖的积极意义,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
课堂练习 见同步教学课件第30页—35页 完成作业 教师讲评
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我国濒临的海洋、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海洋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等。(2)强调海洋国土对于我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海洋、保护海洋。 梳理知识框架,巩固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思维,利于承上启下。
板书设计 中国的海洋国土一、我国濒临的海洋1. 四大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2. 主要岛屿和半岛3.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二、丰富的海洋资源1. 生物资源:四大渔场、四大海产2. 矿产资源:南海油气资源等3. 化学资源:四大盐场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1. 问题:海洋灾害、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2. 措施:加强监测、合理捕捞、防治污染等 突出教学重点,梳理学习思路,增强理解记忆,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部分学生对海洋权益的理解仍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效果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总结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