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培优月考卷】第一次月考(二)——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培优月考卷】第一次月考(二)——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3 11: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培优月考卷】第一次月考(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6分)
登山运动员们此时fèi téng 了,他们欣喜地看到,在xuán yá
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huā lěi qià rú
一位位美丽的仙子,在sù jìng 的山谷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
赠予奋斗者的礼物,令人jīng tàn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填序号),使句子通顺。(6分)
①流入( )( ) ②( )山( )海 ③( )高( )下
④心( )神( ) ⑤( )神( )注 ⑥千( )一( )
1、在奥运会场上,射击手们都 地盯着射靶,准备着射击。
2、会场上响起了一阵 的掌声。
3、神秘而迷人的九寨沟风光令人 。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迂回(yū) 大气磅礴(páng) B.妩媚(wǔ) 悬崖勒马(lēi)
C.芭蕉(bā) 弹丸之地(wán) D.摇曳(yè) 琼浆玉液(qióng)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C.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D.旧时茅店社林边(用茅草盖的旅舍)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旧时茅店/杜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下列句子中表示“说”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幅国画构思巧妙,用色恰到好处,他不住地赞叹:“实在是太好看了!”
B.看着满山的红叶,我不禁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我刚走进教室,就听到班长宣布:“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啦!”
D.妈妈看着我没精打采的样子,满脸焦急,窃窃私语:“难道你发烧了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可爱的乡间小路和爽朗的笑声。
B.在重温革命岁月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6、下列对亮亮笔记中所表达的观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书写难看、提笔忘字、写错别字,成为目前学生中常见的三大书写问题,而一些电视广告、网络用语,更是“混淆视听”,让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规范使用汉字。教育部调查显示,有六成老师认为现在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看来,假如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汉字书写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在此强烈呼吁社会、学校和家长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A.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的汉字书写问题日益严重。
B.由于电视广告、网络用语等“混淆视听”,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问题。
C.当今学生的汉字书写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D.教育部的调查显示,有六成老师认为现在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地名上海的拼音是 Shanghai,同桌李豪的姓名拼音是 Li hao。
B.“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两句诗和《丁香结》一文表达的感情不相近。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其中,“西江月”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D.阅读时想开去,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比如读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对秋日丰收景象的描写时,我们可以想到农民伯伯家堆满粮食的谷仓。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
祭献。(仿写一个排比句)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
首奇丽的小诗。(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3、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仿写
一个不用“说”来表达任务说话的句子。
五、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7分)
1、名家笔下的风景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2、古诗词中情境美:“ ,青山郭外斜”中美丽如画的山村风光令人入迷;“ ,听取蛙声一片”让人欣喜;“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雨景令人称奇。“ ,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金沙水拍云崖暖, ”既有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喜悦,又有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和战士的勇敢无畏。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走进九寨沟
材料一:九寨沟简介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导览图
九寨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
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
县漳扎镇境内,以其独特的高山湖泊
群、瀑布、森林等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被誉为“人间仙境”和“童话世界”。
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赏花、夏避暑、
秋观叶、冬赏雪,每一个季节都有不
同的美。
材料三:游览建议
最佳季节:秋季是九寨沟最美的季节,此时彩林斑斓,湖水碧绿,景色如画。
穿着建议:由于九寨沟地处高海拔地区,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游客携带保暖衣物。同时,穿着舒适的徒步鞋和防水衣物也是必要的。
环保出行:九寨沟景区注重环保,游客在游览时请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1、提取信息 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景区导览图上,可以看出九寨沟景区分为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主沟,呈“Y”形分布。
B.游览九寨沟最佳的季节是春天,此时万物复苏,山林间新绿初绽,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周围五彩斑斓的景色。
C.九寨沟景区有独特的高山湖泊群、瀑布、森林等自然景观,因此被誉为“人间仙境”和“童话世界”。
D.珍珠滩瀑布、熊猫海瀑布、剑岩悬泉等景点均位于日则沟,可以从上往下游览。
2、推断解释丽丽打算穿新买的红皮鞋、连衣裙游览九寨沟,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她的着装合适吗 为什么 (3分)
3、联结运用在“十一”黄金周时,九寨沟景区沿途
虽然设立了多个垃圾桶,但还是有不少游客乱扔垃圾。请
你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一条环保标语。(2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
丁香结(节选)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
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仔细阅读,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丁香花 小、十字形、像星星一样
颜色
气味 嗅觉
2、下列对选文中画“ ”的句子赏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 )(2分)
A.“透出”“参差”等词体现了花朵挨挨挤挤、绿叶从花缝中钻出来的景象。
B.“莹白”“绿”“红”等词描绘出了色彩交相辉映的画面。
C.“檐前积雪”描写的是积雪下的花朵,体现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D.作者对丁香花的颜色有着写意式的描写,使得画面色彩鲜明。
3、在古典诗词中,丁香花象征愁怨,能够引起文人的感悟。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向日葵向阳生长,象征希望。请你选择生活中的一种事物,根据它的象征意义想开去,谈一谈你的理解。(3分)
4、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结合选文和资料链接,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2分)
A.微雨中的丁香花比晴天时的丁香花显得更坚强。
B.丁香在微雨中形态模糊、色彩朦胧,有种朦胧、妩媚、梦幻之美。
C.着了水滴后的丁香花的色彩显得更加娇艳,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3分)
冰 雕 连
①风停雪住,高地上静悄悄的,一支美军队伍正往黄草岭1081高地行进。
②刚爬上山头,美国士兵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积雪覆盖的战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志愿军战士僵硬的身体。这些志愿军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
③美军指挥官看着这一幕,摇了摇头,这就是与他们(奋战 奋斗)了二十多天的中国军队,这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就是这些人,他们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人,但面对这样的中国军队,美军士兵们不由得敬了一个军礼!
④美军继续前进,阳光洒在雪原上,露出一片静谧的银白。这次,他们又遇到“冰人”,(出乎预料 意料之中)的是,这次的“冰人”竟然会动。只听冲锋号一响,无数“冰人”从雪下面冒了出来,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冲杀声震天。许多战士的腿已冻得坏死了,但他们顾不了这么多,剩一条腿的就跳着往前冲,没腿的就往前爬。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美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⑤……
⑥志愿军指导员吴铁锤一路(紧赶 追赶),夕阳西下时终于赶到了黄草岭1081高地。他没有想到这个高地是他这支部队最后的归宿,也没有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跟自己的老搭档欧阳云逸告别。
⑦ 百十号冻僵的志愿军战士,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保持着据枪射击的姿势,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美军队伍必定经过的地方。当把这些冻僵的战士全部从战壕里抬到平缓的坡地上时,他们的身体弯曲着,弯也弯不平,扳也扳不直。枪支抱在他们的怀中,冻结在他们的手上,拽也拽不下来,在夕阳昏黄余晖的照射下,晶莹夺目。
⑧吴铁锤看到了欧阳云逸,他好像完全睡着了,闭着眼睛,睡得很踏实、很安详。他的手上戴着蓝色的毛线手套,肩膀上背着他的帆布挎包。他的眼镜片冻裂了,眼镜架掉落在胸口上。吴铁锤把他的眼镜拿起来,解开欧阳云逸的挎包,用毛巾将冻裂的镜片擦了又擦,然后重新把它戴在了欧阳云逸的鼻梁上。
⑨吴铁锤看着面前熟睡的欧阳云逸,他还从来没有这样仔细地看过他。这么多年了,他跟这个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他们一起参加了新四军的抗日支队,一起打敌人,打跑了日本侵略军;他们打了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许许多多的大仗;然后过长江,打上海;最后跨过鸭绿江来到这个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打美国军队。他从没有想过会同这个人分开,可是现在,这个他非常熟悉和非常敬重的人却在极度的严寒之中彻底睡过去了,他睡在自己的阵地上,没有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吴铁锤知道这个人再也不会醒来了。
1、在短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3分)
2、涵涵认为短文中画“ ”的句子中分号的作用是 (转折 并列 承接),这几句话让我感受到吴铁锤和欧阳云逸 。(2分)
3、腾腾觉得第③自然段中,美军指挥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人”是因为
,但“美军士兵们不由得敬了一个军礼”的原因是 。(2分)
4、第⑦自然段描写了志愿军战士们的群像,第⑧自然段描写了战士欧阳云逸牺牲时的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分)
5、大家写了对短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出了下文美军指挥官的猜测。
B.短文对冰雕连的战士在被冻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战斗姿势的描写,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坚不可摧的意志。
C.作者在描写遇见冰雕连的场面时,对美军指挥官与吴铁锤都进行了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
D.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吴铁锤回忆他和欧阳云逸从抗日战争以来共同经历过的历次战役,拓展了小说的时空。
6、下面是“冰雕连”的一位战士留下的一首绝笔诗。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哪怕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句诗的理解。(2分)
综合实践
九、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6分)
1、阅读上面的演讲稿,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2、请你围绕“中华文化”展开演讲,以下选材合适的有( )。(多选)(2分)
A.在歌曲《生僻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B.积累古诗词中“柳”的意象。
C.在戏曲社团中了解脸谱色彩的秘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根据下面开头的内容展开联想,把你的所见、所感接着写下来。题目自拟,语句通顺,500字左右。
开头:今天,秋高气爽,我们全家一大早便踏上了回老家的行程……
参考答案
一、沸腾 悬崖 花蕾 恰如 肃静 惊叹
二、①云际 ②排 倒 ③居 临 ④驰 往⑤全 贯③钧 发 ⑤ ② ④
三、1、B
2、C
3、C
4、D
5、D
6、C
7、D
四、1、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诗情画意;秋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是出海归来的渔船,满载人们的欣喜。
2、这个女孩子既年轻又漂亮,既温柔又善良。
3、西湖边上,我正准备拍照,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真是太美了!”
五、1、柔美 翠色欲流
2、绿树村边合 稻花香里说丰年 黑云翻墨未遮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 大渡桥横铁索寒
六、1、B
2、不合适。因为九寨沟地处高海拔地区,早晚温差大,需要携带保暖衣物,连衣裙无法保暖,且在防水方面也不符合要求。同时,游览时需要穿着舒适的徒步鞋,红皮鞋不适合长时间行走。
3、九寨沟美如诗画,垃圾入桶靠大家。
七、1、B
2、不合适。因为九寨沟地处高海拔地区,早晚温差大,需要携带保暖衣物,连衣裙无法保暖,且在防水方面也不符合要求。同时,游览时需要穿着舒适的徒步鞋,红皮鞋不适合长时间行走。
3、九寨沟美如诗画,垃圾入桶靠大家。
4、C
八、1、奋战 出乎预料 紧赶
2、并列 深厚的革命友谊
3、志愿军战士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 这些志愿军战土的精神令他们敬佩
4、既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群体的英勇无畏,又能感受到欧阳云逸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点面结合地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
5、C
6、这句诗体现了宋阿毛这位志愿军战士誓死杀敌、坚守阵地的决心和英雄气概。在当今社会,仍有许多像他一样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后保家卫国。
九、1、读书好处多 进步的阶梯 读书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 读书能够提升我们内在的修养
2、ABC
十、 回老家之旅
今天,秋高气爽,我们全家一大早便踏上了回老家的行程。一路上,我的心情格外激动,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老家的模样。
车窗外,秋意正浓。道路两旁的树木像是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田野里,稻子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微风拂过,稻浪滚滚,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这是大自然绘制的一幅壮丽的秋景图,是秋天的“面”。
车停在了老家的小院前。爷爷奶奶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进小院,那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依然挺立,枝头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子,像一颗颗红宝石。这棵老枣树是爷爷亲手种下的,它见证了老家的变迁,也承载着我儿时的回忆,这便是独特的“点”。
走进屋里,家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墙上挂着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亲人们笑容满面。桌上摆满了各种新鲜的农产品,有刚从地里摘的新鲜蔬菜,还有自家养的土鸡蛋。奶奶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嘘寒问暖,爷爷则在一旁忙着准备饭菜。
今天的回老家之旅,既看到了秋天美丽的全景,又感受到了老家小院里浓浓的亲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