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小二黑结婚 提供者 -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对《小二黑结婚》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和探讨中国现代农村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赵树理独特的叙事风格等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理解小说如何展现封建迷信与新思想的冲突,以及解放区政策对民众生活的积极影响。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在理解小说主题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到个体在社会变革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此外,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小二黑结婚》,学生能够掌握赵树理作品的语言风格,理解其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并能在讨论中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并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能够感受小说中讴歌新社会、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体会作者对农民胜利的赞美,并通过角色扮演或分角色朗读,创造性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赵树理小说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 “山药蛋派” 文学流派的风格,并通过讨论和写作,传承和弘扬中国农村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角度:理解《小二黑结婚》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尤其是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封建思想与性格特征,分析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2)知识角度:把握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体会其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且充满乡土气息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对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角色阅读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小二黑结婚》的片段,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此外,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情节结构示意图及相关字词解释,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2)《小二黑结婚》原文。 为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需提前准备好《小二黑结婚》的完整文本。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及语言风格,从而为后续的分析讨论奠定基础。 (3)相关背景资料。 收集关于赵树理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包括赵树理的生平经历、“山药蛋派” 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 引入背景:教师通过介绍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引出赵树理的独特贡献,特别是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影响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但你们知道吗?在鲁迅之后,还有一位作家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他就是被誉为 “农民作家” 的赵树理。) 观看影片片段 播放电影《小二黑结婚》中的精选片段,帮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观看电影《小二黑结婚》的片段,感受一下这部作品的魅力。) 作者简介 介绍赵树理:详细讲述赵树理的生平、代表作及艺术风格,强调其作品的乡土气息和大众化特点。 (师:赵树理是山西沁水人,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变革……) 简介 “山药蛋派”:解释 “山药蛋派” 的形成背景及其主要特点,让学生了解这一文学流派的特色。 (师:“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作家,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二、初读感知 略读明事件 快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标出重要字词,并画出情节结构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标出你不熟悉的字词,并尝试画出情节结构示意图。) 字词积累:讲解并巩固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师:请大家注意这些字词,如 “拍手称快”、“莫名其妙”,我们一起理解它们的意思。)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绘制情节结构图,明确故事主线。 (师:谁来说说你画的情节结构图? 生:我画的是……) 教师补充并点评学生的情节梳理图,确保学生理解故事的主线。 三、精读分析 演读析形象 分角色朗读:选择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分角色进行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对话,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朗读。) 分析人物形象 二诸葛 (师:二诸葛是一个迷信、胆小怕事的人物,他的一些言行反映了封建思想的顽固和落后。比如他听说小二黑被捆走后,不是想办法而是做起了 “事后诸葛亮”。)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二诸葛的性格特征及其表现。 (师:你们觉得二诸葛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是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但同时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 三仙姑 (师:三仙姑则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的人。她不合时宜的打扮和自私冷漠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妇女的悲哀。)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三仙姑的性格特点及其成因。 (师:三仙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生:因为她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 小二黑和小芹 (师: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敢于斗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 学生讨论: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小二黑和小芹的性格特点。 (师:他们在斗争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生:他们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恶势力……)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 对比分析二诸葛和三仙姑的性格异同及原因。 (师:二诸葛和三仙姑都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但他们也有不同之处。谁能具体说说这些不同? 生: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而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 总结: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师: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差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以及新社会的胜利。) 四、品味语言 朗读赏语言 朗读重要段落:选择课文中的经典段落,让学生朗读,感受赵树理的语言特色。 (师:请大家朗读下面这段文字,感受赵树理的语言魅力。“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分析语言特色 (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赵树理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生: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生动形象……) 总结:归纳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特点。 (师:赵树理的小说语言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幽默而又充满乡土气息,这正是他的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五、研读悟主旨 探讨主题 提问:小说的主题仅仅是在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吗?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仅仅是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吗? 生:不是,它还讴歌了农民的胜利,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胜利,以及新社会的胜利……) 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说的多重主题。 (师:小说不仅讴歌了自由恋爱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农民在新社会中的觉醒和斗争。谁能具体说说这种觉醒和斗争是如何体现的? 生:小说通过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推动了二诸葛和三仙姑的改造,引发了刘家峧清算金旺兄弟恶霸劣迹的斗争……) 总结:明确小说的多重主题及其意义。 (师:通过对小说主题的探讨,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英雄美人故事,更看到了 1942 年和 1943 年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 六、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我们不仅了解了赵树理的艺术风格,还深入探讨了小说的多重主题。) 学生回顾: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师:谁能说说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生:我学到了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新社会的胜利……)
作业布置
(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二诸葛和三仙姑的人物形象,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2)阅读小说《小二黑结婚》全文,探讨小说的主题及其反映的民族文化特色。